古玩赏析:中国李可染书画艺术院理事杨旭尧——“李家山水”经典传承
大家好,艺术风格游戏「游戏与艺术有哪些不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欧普艺术(OP Art)源于20世纪60年代,可译为“视觉的,光学的”。强调对观众生理直觉的直接作用,运用抽象几何风格的形式在画面上创造炫目、动态、兴奋、眩晕等错觉。艺术家运用视错觉技巧激活图像,不仅带给观者迷幻、动感的感官体验,也在抽象中传特殊情感与心理信息。在数字媒体时代的当下,欧普艺术与科技结合日益紧密,迎来了更多元的发展态势。
布里奇特·赖利《Streak 2》,1979年
欧普艺术的起源与“敏感的眼”
作为当时的一种新的思潮,欧普艺术都受到西欧国家科技革命的影响。“OP”是“Optical”的缩写。就图形和色彩效果而言,欧普艺术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印象派艺术、抽象主义、未来主义和包豪斯。这些艺术流派在不同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对欧普艺术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MOMA“敏感的眼”展览现场,1965 年
而“欧普艺术”一词出现在1964 年10 月。1965 年在MOMA 举办的“敏感的眼”(The Responsive Eye)展览被认为是欧普艺术表达巅峰的标志。这场展览使得这一艺术形式得到了国际关注。“敏感的眼”由威廉塞茨(William C. Seitz)策划。
1996年,拍摄《碟中谍》的导演布赖恩·拉塞尔·德·帕尔马(Brian Russell De Palma)曾拍摄过关于此次展览的纪录片,他用镜头记录下了这段历史
展览展示了包含弗兰克· 斯特拉(Frank Stella)、埃尔斯沃思· 凯利(Ellsworth Kelly)、亚历山大· 利伯曼(Alexander Liberman)、维克多· 瓦萨雷里(Victor Vasarely) 和理查德· 阿努什基凯维奇(Richard Anuszkiewicz)等艺术家的作品。这场展览不仅成就了欧普艺术的流行,也展现了“欧普艺术”这个词的含义,这个展览的影响之大,几乎使它和“欧普艺术”的意义画上了等号。尽管参加这次展览的艺术家某种程度上被自然地认为是“欧普艺术家”,但在后来的艺术史归类里,可能他们和欧普艺术的宗旨有所相离。
展览“The Responsive Eye”
维克多· 瓦萨里利《Vega-Nor》,布面油画
203×204×7.6cm,1969年
“乱花渐入迷人眼”般的视错觉
布里奇特·赖利《Fall》,141×140cm,1963年
埃尔斯沃思· 凯利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欧普艺术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展示了强调线条、色彩和形式等朴素的绘画技巧,他说:“我努力使形状脱离其地面,然后对其进行加工,以使其与周围的空间具有确定的关系;以便使它的各个部分(角度,曲线,边缘)本身具有清晰度、尺寸和质量;因此,通过颜色和色调,形状可以找到自己的空间,并始终要求其自由和分离。”
凯利希望观众通过对作品的结构、色彩和周围空间进行直接的直觉和物理反应来体验他的作品,而不是进行上下文或解释性分析。他鼓励观众进行一种无声的相遇或身体参与,主要是通过呈现没有手势笔触或可识别图像的大胆而鲜明的色彩——这些图像也不需要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展现,观众也不需要拥有特定的知识也能清楚地感受到图形和色彩的美感。
埃尔斯沃思· 凯利,《城市》,1951 年
维克多 · 瓦萨里利1925 年在埃洛斯(EötvösLoránd)大学接受医学研究的教育。1927 年,他放弃了医学,前往私立的波多利尼- 沃尔克曼学院学习传统的绘画技术。1930 年,他移居到巴黎,成为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顾问。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他对几何图形倾注了所有的热情。
维克多· 瓦萨里利,《斑马》,1937 年
瓦萨里利在20 世纪30 年代创作的题为《斑马》的作品被某些人视为欧普艺术的最早典范之一:两只斑马在黑色背景下彼此缠绕。它们的四肢交叠,形成一种微妙的棋盘图案,暗示空间深度,并产生亲密感,活力和游戏感。这两种形式没有轮廓,而是通过起伏的黑白条纹来展现的,它们的曲线暗示了动物身体的体积。瓦萨里利使用这种光学进行视觉上的实验,因此,《斑马》通常被认为是欧普艺术的最早作品之一。
大卫·鲍伊(David Bowie)最出名的一张专辑《Space Oddity》的背景正是出自欧普艺术运动的发起人维克托·瓦萨雷里之手
欧普艺术中的视幻图形是由几何形元素经过一定的排列组合在视觉上产生不确定性,最终导致视觉感知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一类图形。观众在看到这些通过重复、重叠等方式而组成的视幻觉图形时,由于密集或是重叠等种种原因,眼睛因无法分辨纷繁复杂的图形,从而形成视觉的刺激,视幻图形通过特定的手法,使图形形成具有光感效果和多重视觉空间的现象。
布里奇特·赖利的作品
视错觉给人的感受更多的是技巧,与美学欣赏无关;欧普艺术所表现出的是幻觉使用了视错觉的技巧,使作品活图形给人带来美学方面的欣赏。视幻觉图形不仅起到普通的装饰性作用,还因其特殊的图形视觉效果起到一定的心理信息等传达功能。
维克多· 瓦萨里利,Sign Sculpture,porcelain tile sculpture,1977
当欧普艺术进入数字媒体时代
欧普艺术在20 世纪60 年代昙花一现,然后又迅速地淹没在各式各样新型的艺术潮流中,甚至,在许多主流艺术通史都鲜有提及。
在数字化的今天,艺术家已不再单纯地以传统的媒介去创造艺术,它已经不是艺术家的专利,科技的发达使欧普艺术拥有其他的可能。随着技术的进步,图像的制作和软件的发展越来越迅猛。现在人类视知觉的研究和计算机图像技术的进步,已经可以制作和生成出效果更加丰富和更加绚烂的“欧普艺术”。例如意大利艺术家大卫· 伯里阿尼(Davide Boriani,1936—)的作品《超立方》,艺术家将四个正方体一个套一个地垂直放置,在运动中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心理反应。
大卫· 伯里阿尼,《超立方》,1961-1965 年
日本立命馆大学(Ritsumeikan University)教授北冈明佳(Akiyoshi KITAOKA)设计的各种视错觉图像,能让计算机自动生成欧普艺术图形,实现将普通彩色图片转化成有欧普艺术效果图形的可能。
北冈明佳作品,通过巧妙的色块变化,让观者产生图像在转动的错觉
数字媒体的欧普艺术,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装置与灯光相结合,使这一类的欧普艺术作品更多了一些互动的趣味,也在当下,依然焕发出新的活力。
Carlos Cruz-Diez《Induction du Jaune Panam A》,2010年
布里奇特·赖利《Blaze 4》,1964年
-END-
今日编辑/寺贝通津
梵高生日当天作品被盗,疫情期间海外博物馆快被急哭了世界名画频现《动物之森》,虚拟的艺术鉴赏家设计真实理想生活
《收藏/拍卖》杂志现进驻媒体平台有: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网易艺术、新浪微博、搜狐新闻、腾讯天天快报、大粤艺术、一点资讯、雅昌艺术网、时代财经APP等主流媒体平台,部分文章
同步更新,形成新一媒体传播矩阵。
欢迎邀请加入更多媒体平台!如想商务合作,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scpm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