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蒲松龄画像印章之谜
大家好,菩萨造像艺术论述「佛教对中国造像艺术的影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白头翁
佛教传入中国,起源于东汉明帝的“洛阳梦”,一梦成真。明帝刘庄在永平十年,公元67年初夏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睡在洛阳皇宫中的刘庄梦发奇想,梦见“有金人飞空而至”。《后汉书》中再无人追究刘庄为何能梦见这种奇特的科幻现象,梦应为日有所思,梦有所见;日有所闻,梦中忽现。刘庄深居皇帝禁宫何所思?何所见?又因何而梦?因为这一梦在梦后两千年中曾改变了多少人的信仰?改变了多少人的生活?甚至改变了多少人的一生。刘庄一生无能无德,无功无绩,唯此一梦,垂史二千多年。他绝非庄子所讲南柯一梦,那梦乃短梦、残梦、荒唐梦。而刘庄是实实在在作了一个近乎伟大的梦。刘庄是位追梦人,第二天上朝,把追梦、释梦、圆梦作为国之大事朝议。
这种梦之显灵,史上鲜述,刘庄有灵有感。众臣所议,梦之所想集中到有仙有神自西而来,此乃梦之所示。夜梦金人是飞天自西天而来,于是才引出去西天取经。
据佛家考证,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像也随之而来。佛像在中国传播是由南向北,由西向东。佛像随着寺院的建设几乎家喻户晓了,到南梁朝时,佛教被尊为国教,佛像已经深入到“寻常百姓家”,“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值得研究的是,现在发现最早的佛像雕塑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千年未变。可称千佛一面,万佛如一,圆髻方额,高鼻深目,眉眼细长,嘴唇紧闭,巨耳垂肩,身躯健硕,禢表威严。佛教中讲三世十方有佛十万,但未见佛有两样。这犹如耶稣和上帝,也彰显宗教的伟力,凡人焉敢动其一神一态,一手一足?但菩萨非同。
菩萨雕塑的变化大,历朝历代的审美观都在菩萨身上有所表现。因为菩萨在善男信女中,在民间百姓中,享有很高威望,几乎是真、善、美的化身。金有足赤,人有完人,就体现在菩萨身上,在中国数百年间,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岁月如何变幻,菩萨在百姓心目中未变,四大菩萨,尤其是观世音菩萨可以说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拜过观音的人甚至不会少于拜过佛祖的人。
菩萨传入中国时,还是男身,面有八撇黑须,据说这是在印度雕塑中的原型,但现在在印度已找不见有关菩萨在佛教传播中是如何出现的。有一说法是释迦牟尼圆寂后,由西天青风白云送来一尊佛祖雕塑,从此佛像遍天下。而菩萨是佛祖的弟子,随而学习之,随而修行之。也有一说菩萨是跟随达摩法师而来,为传播佛教,分派其四大弟子云游四方,居四大佛山,开辟四大道场,传经颂佛,居五台山的为文殊菩萨,居普陀山的为南海观音菩萨,居峨眉山的为普贤菩萨,居九华山的为地藏王菩萨。菩萨是梵语,在梵语中究竟是什么意思?从古自今未见有解释,我去尼泊尔访问时,曾经请教过当地学者,言为雨后七彩的菩提树。
随着菩萨的逐渐中国化、民间化、艺术化,菩萨既是走上神坛上的佛,又是走下神坛的人,这正是菩萨的特殊文化背景。菩萨逐渐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其人格化,自然化的进程,到南北朝时,菩萨身上的威严庄重一步步褪化,更多的美丽、善良、可亲、可爱的因素逐步加强。菩萨美,美在自然,美在回归,美在人情,人的性格化越来越浓,不是那一身扮妆,不是那一头花冠,她就是一位人间的美女。
菩萨源于印度、尼泊尔,但其再创造应在中国,正像佛教中的罗汉,虽然其起源于印度,但罗汉直到南宋时期才开始走进寺院,罗汉的队伍不断在扩大,由最初的十八罗汉,三十六罗汉,到南宋末年,已经建有五百罗汉殿了。但中国的四大菩萨一直俨然独立于其四大道场,数百年过去了,再未发展,这正是佛教中的菩萨文化。
菩萨造像和佛造像的最大区别就是人与神的区别。菩萨造像是毫无掩饰地把内心表现在表情上,内情外表,和谐、超脱、恬静、安宁、自在、美好、平淡、自由、亲善、美丽。有时会散闲,自逸,一腿架在坐床上,一臂立在腿上。佛造像何止万千?但清一色一律结跏跌坐,互交二足,左上右下,威不可犯,神不可看。
河北正定有一兴隆寺,寺中有一名造像,即“倒坐观音像”,坐南向北,与大殿中的佛祖造像坐向相背,关键是这尊菩萨造像,是斜坐,非正襟危坐;一腿自然下垂,一腿随意踞起,民间呼为“二郎腿”;双手抱膝,身体微微前倾,似动非动,优雅端庄,面带微笑,自然放松,似无拘无束,一点神仙劲皆无,倒像人间一美女。笑得也自在,一点不僵、不装、不假、不傻,不像泥胎,一身的活气,一身的灵气。鲁迅来看时,伫立良久,称之为“东方美神”,民间唤之为“最美观音”。
我在山西博物馆见到一座直立的菩萨造像,是北齐时代的,距今已1500年,虽然失去了两手,但依然很美。两脚赤足,装饰很美,肚脐处有一美玉环饰,拉紧衣裙,显得亭亭玉立,杏眼细眉条鼻合唇,下巴微突,两足足甲清晰可见,十分写实。依造像而论,当为北齐之美人。大同下华严寺有尊辽代的菩萨造像极其罕见,那是尊合十临风观世音造像,其难得在是其笑而露齿,徒增人间之气。辽代的菩萨造像更趋人间世俗化,也更有亲和力。
北魏时的造像更注重服饰、项圈、臂钏、璎珞、天衣,无不逼真神奇,已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感。
北魏时期的飞天造像尤为突出。飞天在印度也是菩萨的一种化身。东汉明帝刘庄梦中的“飞空而至”,刘庄能梦见飞天,可以判断此人极可能像唐玄宗一样爱美人,也爱美人跳舞,自己也可能是位舞蹈家,才梦见美人舞时飘飞起来。在敦煌莫高窟第249窟即为西魏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窟内绘两飞天,上下飞舞,上者褒衣博带,清瘦柔弱,飞飘呈V型,下者为半身裸露,强壮有力,呈U型。我认为那两个飞天是一男一女,早期的飞天是成双成对,男女结伴同飞,这在中国社会被认为不雅,故以后少见。着装、体态、姿势有同有异,身着透明薄纱,飘带萦回,飞在空中,北魏的造像艺术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景仰的高峰,也对其后的菩萨造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唐时代的菩萨造像趋向丰满、丰润、饱满、精神,更趋向生机、活力,更注重雕塑的线条美和整体美。到宋代后,木雕造像开始流行,其雕塑艺术更加高超、成熟、精巧,尤其是宋代木雕菩萨造像突破了以往一些清规戒律的限制,追求美而不娇,端庄、含蓄、飘逸、淡雅的艺术风格。更加讲究内涵情躁,朴素无华的自然美,我认为其和宋版书画及宋代瓷器一样,皆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我见到的一尊宋代的彩绘木雕观音坐像,头戴高花冠,身披彩帛,胸饰璎珞,下着长裙,色彩鲜艳,右手持莲花,左腿下垂,足踏山石;左手捏指,颈佩项饰,左臂佩戴臂钏,似笑非笑,丰满自然,弯眉直鼻,秀秀手指,双目下垂。充分体现了宋代木雕工艺的高超技艺,线条柔和,雕刀流畅,表现细腻。
宋代菩萨有许多千手千眼,四头十六面的造像,为彰显观音菩萨的“伟大”,南京鸡鸣寺中有大悲殿,因观世音的佛号为大悲菩萨,救全国有数不清的大悲殿,专供观世音。此大悲殿中供着四尊神态安祥的大悲观音,亦称千手观音。殿柱上有幅名联:“随处化身不生不灭,寻声救苦大慈大悲。”后壁供有32尊观世音菩萨化身浮雕彩像,两侧和前壁供有84尊观世音化身仿瓷塑像。但就其美倒不如单一的造像,走下神坛的造像。
在山西太原东岗村妙觉寺出土的一尊元代“自在观音”造像,此观音非彼观音,此观音造像为一中年妇女形象,实为罕见,为何要造此像不得而知,中年妇女形象似乎是第一次以观音菩萨的形象出现,其中的原因必有所托,因此这尊造像也极难得。
这尊元代的“自在观音”造像通体贴金,发式前后分髻,胸佩璎珞,肩披长巾,腰束抱腹,下着长裙,随体起伏,右臂搁在屈起的右膝上,左手扶撑在座上,盘腿而坐,神情恬静,自在安祥。其柔软的丝绸衣裙能让人感觉出衣质华贵,又隐约能显出其身姿丰美的轮廓。是元代雕塑的佳品,也是元代菩萨造像的精典之作。
制作菩萨造像也可能有潜规则,时代不同,要素不同,我注意到,明代的菩萨造像都是双眼皮的,到了清朝双眼皮的菩萨造像就难找到,一般皆为单眼皮,这可能和时代的审美观有关系,北魏的菩萨就清瘦,到了唐朝菩萨就丰满圆润。
2002年国家文物局利用“国家重点文物征集专项经费”从海外购回一尊明代的三彩菩萨坐像。这尊造像头上戴的,身上穿的,胸前佩的皆真宝,非金即玉,非玛瑙即宝石,贵重是贵重了,但远看近看却缺少一种灵气,一种美感,其珍贵是因三彩的菩萨世上少见。
明朝的菩萨造像,多追求千手千眼,四首八面,因此失去自然美,雕塑无生气,无风格,多显呆板,人物比例也多有失调。
唯一提及的是明代和尚石叟建造的铜观音像,打造得有感有情,庄重娴雅,极富神韵。
菩萨造像学问很深,即神秘又直白,即是佛教之神,又是艺术造像,合十求拜时,是菩萨;信手平托时,又是造像;有的名作的确真美,但谁能说清楚菩萨造像这门学问呢?
白头翁新作《历史的气质》,全书收录其近期创作的历史散文40余篇。
读史使人明智,这就是历史的气质。不同的历史故事,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气质。《历史的气质》视野感十分鲜明,思想深邃,故事细腻,激情澎湃,异彩纷呈,读之酣畅淋漓,使人既有历史的现场感,又洋溢着家国之思、民族之情,令人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