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收藏:老年书画家作品确实包含财富,只是财富是属于经营者的
大家好,枯山水茶室空间「一茶书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杭州,充满了历史感。
从古至今繁华的钱塘,
烟柳风光的江南风景,
古色古香的千年小镇…
不同于春的草长莺飞,六月的西湖色彩绝艳。恰如旧时所言,浙江杭州,不来还不会想念,来了便再不愿离开。
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名叫青竺茶书房,位于杭州市东信和创园深处,半隐郊野,暂避喧嚣。先映入眼眸的是黄泥砌出的影壁,粗粝质朴。「青竺」二字题在一侧。
沿着院墙向内张望——枯山水白砂如泊,翠竹与枫,焕烂一庭中。
精致之余,更有一种老房子的底蕴,透露着旧时邻里相互串门的人情味,与市中心车水马龙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据了解,此风格与房屋整体采用传统材料(泥与木)有很大关系。设计师有意绕开商业空间里过于精致的设计,或是教堂宗庙刻意制造神秘感的技巧,而以平实的手法使之气息天成,贴近人心。建筑整体所信奉的原则是「还原于土」,选用泥、木、石、草等天然材质,装饰极少,使人为的房屋好像从土地里自然生长出来一样。
在门外驻足片刻,像是读到一本好书的序言,欲知下文而满心好奇。门内是怎样一个「另世界」呢?且随小编一道进去探访一番吧。
展厅,来往千载
走进青竺,首先是一间展厅。不知是香道与禅音营造的气氛使然还是穿着茶服的姑娘感染人心,当我们匆忙走进来后,下意识地收慢了脚步,声调也降了几分。
“欢迎参观”。这时,正在泡茶或抄写经典的姑娘起身相迎。茶盏香茗、几榻长桌、字画唐物,说起来每一件都有来龙去脉。譬如,那件名为“和合”的圈椅起源于唐朝,在周昉的《挥扇仕女图》中可觅其影。
听得有趣,亦有向往的生活画面在心中徐徐展开。世人常语:名利不如闲,兀坐一室,习静无营,此之为乐不减真仙。晴窗拓賜,挥尘闲吟,篝灯夜话…这般闲居乐事,于此处皆有迹可循。
庭院,妙造自然
一道玻璃门后,是一方枯山水庭院。说来,面积小又不能踏足的枯山水,美在哪里?其实它的观赏方式与中国池泉园林有所不同。
中国园林利用借景、添景、框景、漏景等多种方法,增加迂回的空间,让人们尽可能观赏到更多景色,与讲究“步随景移”的山水画异曲同工。
而枯山水则是一种减法设计,是“移步不易景”的单一景色。舍弃了堆叠的修饰与幻像,借助时间的流动,产生无限的画幅。
庭院内外多有植物,借着背后的青山与丰茂草木,再种以修竹、红枫、古松…野趣与文气和美俱全。与此同时,以矮化的夯土院墙减弱内外边界,使可观览的场景有所延伸。
进来参观也好,喝茶也罢,当你走进这方庭院,感受风的召唤与月的邀请,自然的灵性由感官流入心底,尘世的烦恼便可疏朗大半。且放松下来,赤脚踩在木台阶上,想像一种踱步于河堤上的浪漫。
“一尘不染,却宛若高山耸立,无水一滴,却似有飞瀑落下”。枯山水反映了禅宗美学枯与寂的意境,被誉为日本庭院艺术的最高峰,将禅宗美学理念发挥到极至。它更是「移步不易景」的单一景色,舍弃了堆叠的修饰与幻像,却借助时间的流动,使一方小小的院子产生了无限的画幅。
茶室,素处见真
青竺的四间榻榻米茶室,分别名为卧松,指月,听雨,禅定,与院内景色及佛理相连。
“卧松”的由来,是因在这间茶室躺下休憩可以瞥见院子里的青松;
“指月”是六祖慧能的示喻——文字所载的佛法经文,都只是指月的手指,只有佛性才是明月的所在。听店里的茶姑娘说,“指月”可是晴天赏月不可错过的好位置;
“听雨”的门口有一条雨链,作引流雨水之用,玲珑婉约,增添了水的乐声;
“禅定”则是最宽敞的一间,移去挂碍,引人入定。
茶室内部是简朴的,无雕琢之感。各间窗子裁出各色绿景,契合自然,和谐中有变化。茶席由主人精心布置,全部采用青竺自有产品,既是访客饮茶、交谈的私密场域,也是青竺无处不在流动的品牌传达。
时有“素处一会”,是主人以茶会友的雅集。素处以默,妙机其微。“素处一会” 以《诗品》中的句子命名,是希望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能拥有于淡泊、虚静之中回归当下,感知自然与人生之美的力量。
正如《履园丛话》里钱泳说过的,“园亭不在宽广,不在华丽,总视主人以传。”青竺茶书房最终的气度,亦在于主人的修为。一如茶器需要养护,茶室也将在往来者的活动与时间的沉淀中,愈加温厚,最终形成一方精神空间。
撰文 / 青小竺
美编 / 黄 欣
责编 / 汪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