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苏轼词的艺术手法「苏轼最难超越的一首诗」

时间:2023-01-11 13:57:06 来源:庆余

大家好,苏轼词的艺术手法「苏轼最难超越的一首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苏轼的一首名词,是苏轼被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虽然苏轼的乐观豁达,让他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渡过生活中的困难。但苏轼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恐怕是他人无法理解的。这首词中,苏轼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自己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全词如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俨然一幅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画面,而在这幅画面中,“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只见词人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那孤飞的鸿雁。宁静幽寂的气氛下,也反映了词人孤高的心境。这两句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充满了诗意之美,使得孤独的形象更加具体感人。

下阕则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一个人在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去寻觅,寻觅那些过往,反而找来了更多的孤独。偏偏这种时候是没有人理解词人的心,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鸿雁遭遇不幸,怀抱幽恨,在寒枝间飞来飞去,却不肯栖息,最后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寒冷的夜晚。这里鸿雁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是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表达了自己此刻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苏轼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并且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可见其高超的艺术技巧。黄庭坚曾说此词:“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词中表现出的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没有高妙的艺术技巧,是不可能写成的。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