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泰山的文化渊源「泰山文化元素」

时间:2023-01-13 09:57:07 来源:风趣文史

大家好,泰山的文化渊源「泰山文化元素」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参加#让世遗活起来#活动,关系到评奖,点进来的小伙伴请一定支持我原创,动一动发财的小手点赞评论,多谢大家啦!!!!

前言

我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以来,共有56处世界遗产申报成功,而泰山是首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6个项目之一,也是6个项目中唯一一个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其他五个分别是中国长城、中国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敦煌莫高窟和周口店北京人。从首批、唯一、双遗产等字眼,足见泰山的与众不同,古往今来,赞美自然泰山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今天咱们主要聊一聊文化泰山。

五岳独尊的泰山

泰山之名的由来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名字呢?泰山和岱山之称又有何联系呢?

泰山的形成非常久远,在远古时始称火山、太山。在先秦时代,由于文字还在创造阶段,所以一字多用,一字多音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也是文言文里搞得我们很头疼的通假字的由来。那个时候“大”与“太”是通用的。如大极、大初、大室、大庙、大学,这里面的“大”都读作“太”。从陶文以后,太作为单独的字开始出现。在当时,太音与代音也相同,所以到春秋战国时,“太”与“泰”、“代”与“岱”、“岱”与“岳”是通用的,这样相继出现了“泰山”、“岱山”、“岱宗”、“岱岳”等专用名称。


太字的演变

“泰山”之称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诗经》。例如“鲁颂”《閟(音必)宫》第六章,就有这样的描写:“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这里的泰,是极大,通畅的意思。又因易经的《易·说卦》里有“履而泰,然后安”的说法。“泰”字就由原来的高大、通畅之意引申为了“大而稳,稳而安”。随即出现了“稳如泰山”、“国泰民安”、“泰山鸿毛”之说,这也是泰山“平安”的由来。

泰山何以成为“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

天人合一这种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最早把这种思想总结为“天人合一”并且提出来的是庄子,后经汉初董仲舒将其发展成儒家思想的哲学体系,又经宋明理学的进一步发展,由此构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那么泰山与天人合一思想,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天象对先民的影响是巨大的,日月山川、风火雷电以及四季的变化都与先民的生产生活产生直接的关系,所以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对天的崇拜,而其中又以对太阳的崇拜最具代表性。

对太阳的崇拜,渐而引申出对东方的崇拜,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泰山是整个东部平原最高的山峰,相对周围的低地落差非常明显,对于那个时候的人们来说,泰山不仅是第一高山,还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具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所以泰山逐渐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这也是泰山“五岳独尊”的一个重要原因。

庄子在《庄子·天木》中首次提出“人与天一也”的表述

对原始自然的崇拜,到战国秦汉时期,发展为一种“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吕氏春秋·序意》),天地人相类、相感、相协的宇宙观,这正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基础。这种宇宙观,自然而然地与泰山联系在一起。关于泰山与天人合一思想的联系,当代著名学者鹿锋有如下观点:

泰山通天,山”合于“天”,在自然之“天”、精神之“天”的双重意义上,泰山充当了天人之“合”的通道和纽带;泰山接地,“山”合于“人”,泰山周边土地平坦肥沃,林茂草盛水丰,先民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在这里创造了很长时间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山亦有神,泰山即“天”。在万物有灵、山皆为神的时代,泰山不仅是东夷先民的生活依托,更是人世之外的神灵居所。在先民眼中,泰山是“山”,同时更是具有神威的“天”。

受这种“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泰山逐渐成为与天“沟通”,向“天”汇报工作的理想选择,这也是泰山封禅文化的理论依据之一。

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的源头可追溯“祭天告地”的习俗,从最开始的郊野之祭,逐渐发展到对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对名山大川的祭祀则以“泰山封禅”最具代表。泰山封禅不仅是对名山大川的祭祀,更是皇帝向“天”报告工作的典礼,以表示自己的统治得到“天”的认可,自己是真正的“天子”。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记载:

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是了解封禅文化的一手资料

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神地祇的仪式。其仪式包括“封”和“禅”两部分,所谓“封”就是在泰山之顶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祇,增大地之厚以报地之福广恩厚。历代泰山封禅的流程略有不同,但封和禅两个关键环节都是一样的。

信史中第一个封禅泰山的君主是秦始皇,在他之前有没有呢?《史记·封禅书》中引述了这样一段话:

“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

从管仲与齐桓公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古者封泰山……七十二家”,后代有人认为“七十二”的说法不是事实,“七十二”是否精确我们不知道,但从信史资料的分析来看,秦始皇因为对封禅仪式不了解导致封禅进行的不顺利,这说明封禅仪式不是他的发明,那么在秦始皇封禅之前,应该是有人进行过泰山封禅的。

那么什么人可以封禅泰山呢?是不是谁都可以去呢?有没有资格认证之类的要求呢?当然有,而且要求还挺高,我们看《史记·封禅书》另一段话:

“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

上面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自古帝王都希望行封禅之礼,但如果文治武功不够,道德品行不高,天下仍未太平,福瑞是不能降临的,是没有资格进行封禅的。所以泰山封禅并非随便就能进行的,必须要有足够的综合实力。实际上,记载于史书之上的仅有六位帝王进行过泰山封禅,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而历代史学家认为,按照司马迁这个标准有资格进行封禅的,只有前两位,后面的根本不够格。

壁画——唐玄宗封禅图

另外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鼎鼎大名的唐太宗李世民为何没去泰山封禅?二是宋真宗之后为何无人再行泰山封禅?

其实唐太宗是动过这个心思的,而且在贞观六年的时候多次向百官暗示,当时文武百官为了拍太宗的马屁,纷纷上奏劝他前往泰山封禅,太宗还准备按惯例“三劝三拒”以后再名正言顺的去泰山封禅,没想到这个时候魏征站了出来,按个人习惯表示坚决反对,君臣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

上曰:“公不欲朕封禅者,以功未高邪?”曰:“高矣!”“德未厚邪?”曰:“厚矣!”“中国未安邪?”曰:“安矣!”“四夷未服邪?”曰:“服矣!”“年谷未丰邪?”曰:“丰矣!”“符瑞未至邪?”曰:“至矣!”

我的功劳不够吗?我的德行不厚吗?我治理的天下不安定吗?周围国家不臣服于唐吗?百姓不丰收吗?上天没降祥瑞吗?言外之意就是:魏征,你觉得老子不够资格吗?对于太宗的问题,魏征也一口气说了五条:

其一,咱们现在人口还没有恢复到开皇年间。

其二,粮食储备还不足。

其三,目前的资源,不够我们如此挥霍。

其四,封禅隆重,外宾必来,耗费甚巨,皆苦累百姓。

其五,封禅只是虚名,百害而无一利。

经过魏征的劝谏,唐太宗封禅之心渐冷,加之当时黄河水灾泛滥,也就再也没提封禅之事。

而宋真宗以后之所以无人再封禅,其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当前的主流说法,宋真宗功德不够,通过弄虚作假制造福瑞、贿赂大臣得到支持等手段自编自导了一出封禅闹剧,沦为后人笑柄,为后世君主所不齿;二是宋朝之后,泰山的政治地位开始下降,元、清之根本在关外,明之根本在南方,对泰山的重视程度已经没有前朝“中原国家”那么高了;三是历朝以来,皇帝越来越注重通过行政手段达到集权目的,特别是明、清两代,中央已经足够集权,再不需要“君权神授”,所以泰山封禅也就失去了意义。

宋真宗为了掩盖檀渊之盟中自己滑稽的表现,一手策划了泰山封禅的闹剧

道教在泰山供奉有诸多仙神,其中与泰山有关的神主要是泰山神和碧霞元君。

包罗万象的宗教信仰

受到古人泰山崇拜以及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泰山封禅的影响,泰山逐渐受到各大宗教的青睐,其宗教种类的丰富程度和涵盖内容世所罕见,概括起来就是:古今兼具,中外皆有,教种齐备,诸神俱奉。本文主要介绍代表性最强的儒、释、道三教,他们都在起源阶段就和泰山紧紧联系在一起。

道教与泰山

道教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人追求长生的心理和行为,战国时开始出现追求长生不老的“方士”,这些追求长生和长寿的“方士”缺乏成熟的理论依据,所以在秦汉时期他们汲取了老子道家哲学的内容,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道教。

东汉末年,出现过两个对道教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一个是创建“太平道”的张角,其理论基础来自于《太平经》,太平道发展到鼎盛时有信徒数十万,后来张角发动了黄巾起义,摧毁了东汉王朝最后的社会基础,虽然黄巾起义被镇压,但是太平道对教众的组织能力被后来者借鉴;第二个是创建“五斗米教”的张陵(即张道陵),人称“张天师”,他正式把《道德经》作为传教经典,规范了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并吸取了太平道教义和部分仪式,增强了教众的组织能力,这些措施为道教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道陵被公认为道教创始人

最早把道教传入泰山的是张凌弟子崔文子,当时他登泰山采药制成“黄赤散丸”,在瘟疫流行时救助了数以万计的百姓,道教从此以后在泰山广泛传播。道教视泰山为理想的修炼之地,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洞天,曾经在泰山修炼过的道教名人有崔文子、张炼师、张三丰、丘处机、张志纯,王三阳等人。

自秦汉开始的封禅典礼均由道教一脉的人物进行筹划,所以道教逐渐成为泰山的主要宗教,并对泰山进行了完善系统的文化设计。

首先,道教为了迎合“君人南面”的说法,放弃了北坡和东坡,利用南坡的三个断层台阶设计了三重天的天堂,并顺着中溪的山谷修筑了一条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强化了泰山稳重、平衡、对称的山体形象,符合朝天心理的需要。在中轴线上,道教通过各式各样的庙宇、楼阁和牌坊的点缀,呼应,把一座自然山改造成了一座充满宗教意境和园林意趣的文化山。

道教对泰山南坡进行了全方位改造

其次,道教又根据远古信仰中的“中国人死者魂归泰山”和“秦山治鬼”的说法,巧妙利用泰山的地形、地貌,把泰山塑造成了一个包含天堂仙界、人间闹市和阴曹地府的完整宇宙。

道教在泰山供奉有诸多仙神,其中与泰山有关的神主要是泰山神和碧霞元君。

泰山神源自古人的自然崇拜,本来无名,后经多位帝王晋封,泰山神由神变王,由王变帝,地位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道教产生后,纳入道教神祗系列,任东岳大帝之职。明朝朱元璋曾去其所有封号,但东岳大帝的封号一直沿用。另外,自《封神演义》以后,因其封神情节的巨大影响,泰山神又有了“黄飞虎”的名字。在道教经义中,泰山神作为东岳大帝,神威上通天庭,下达地府,所以成为历代帝王最为尊奉的神。

东岳大帝

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俗称“泰山老母、泰山圣母、泰山娘娘、泰山奶奶”,据说是宋真宗在泰山封禅的过程中在泰山玉女池中洗手,发现此女雕像,遂命人用白玉重塑神像,封号“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并建“昭真祠”,明代时,昭真祠改名应灵宫,后又经扩大,成为今天的碧霞宫。道教产生后吸收了上述信仰,碧霞元君统摄岳府之天兵天将,并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

碧霞元君像

在北方,碧霞元君信仰极盛,传说其神通广大,农商旅行,治病婚配诸多职能,特别是其能保妇女生子,儿童无恙,故旧时妇女对其极为虔诚,泰山碧霞宫奉祀碧霞元君、眼光娘娘、送子娘娘,其神三位一体,另外在各地均建有“娘娘庙”,留存至今的大型元君庙有七处。由于碧霞元君较泰山神更为迎合普通大众的心理需求,又因为泰山封禅的嬗变以及朱元璋去泰山神一切封号,导致泰山神地位下降,所以碧霞元君的影响逐渐超过了泰山神,在泰山信仰中占主导地位。

佛教与泰山

佛教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拉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是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即释迦牟尼)创立。公元前三世记,由于阿育王的信奉,佛教在印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公元二世纪,在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的大力扶持下,佛教发展为世界性宗教,在许多国家形成各具民庆特色的教派。

传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出苦、集、灭、道,创建佛教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最早的佛教为了便于传播,采取的是与道教信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教,这种联系还引出了佛陀即是老子化身的传说。在东汉年间,佛教随东汉光武帝封禅泰山、汉章帝和汉安帝祭祀泰山时逐渐传入,泰山开始有佛教。

最早在泰山正式传播佛教的人是东晋高僧朗公,公元351年,朗公在泰山东北麓的(济南历城县柳埠)昆瑞山麗创建了泰山地区的第一个佛寺朗公寺,朗公寺很快成了当时山东佛教文化的中心,山东佛教的发样地。

佛教在泰山历经魏晋南北朝四五百年,寺院渐多,古迹遍布,先后创建了灵岩寺、神通寺(重修)、光华寺、普照寺及谷山玉泉寺等。隋唐时佛教进入鼎盛时期,泰山相继又创建了藏佛寺、资福寺、法华寺、竹林寺、无封寺等禅院,另外,泰山经石峪和机徕山映佛岩还刻有举世闻名的《金刚经》、《大般苦经》、《般若波罗密经》等经典梵文。

佛道二教在经义方面虽有互相借鉴的情况,但相互之间斗争一直存在,历史上曾有四次影响较大的灭佛事件,其背后均有道教的支持。到宋朝之后,佛教某些基本教义为儒家所吸收,这时泰山道教也并融儒释,此后佛教时兴时衰。留存至今的著名佛寺有灵岩寺、普照寺、谷山玉泉寺、竹林寺及玉泉塔、经石峪等佛迹。其中留存至今又建于泰山之阳的只有普照寺,其他佛寺大都在泰山西北麓、东南麓或者岱阴,主要是为了避免与道教争锋。

普照寺是罕有的建在泰山之阳的佛寺

儒教与泰山

泰山与儒家的渊源更为久远,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时代,正如古语有云“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春秋初期,孔子为考察封禅礼仪,了解民情,曾多次登泰山,留下孔子登临处、孔子庙等诸多遗迹。《孟子》云: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礼记?檀引》则云:孔子过泰山侧,问妇人之哭而叹苛政猛于虎也;《列子》云:孔子游于泰山,问荣启期之三乐”而善其能自宽;《韩诗外外传》云:颜子从孔子上泰山,望吴闻门之系白马,而颜子对以有如系练;《孝实录》亦言:曾子耕泰山下,思其父母而作《梁父欧》。由此可观,泰山圣迹孔子居首,而颜、曾、孟诸贤踵其芳蹰。

孔子登临处

儒学在经春秋孔子创立、战国孟子发展特别是西汉董仲舒以“君权神授”为核心的新儒学以后,地位提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因再无人敢对儒家学问提出质疑,逐渐成为一门刻板僵化的学问,发展陷入停滞。儒学的重要复兴是在宋朝,宋学的核心是宋朝理学,它的发展把儒学带到了一个新高度,而宋代理学的发展,也与泰山有极深的渊源。

公元1035年,石介在京东路奉符(今山东泰安市)创建泰山书院,并敦请孙复主持书院教学。孙复是北宋庆历之际经学变古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石介与胡瑗、孙复合称为“宋初三先生”。书院主持和受业门人及支持赞助者组成的学术团体,被称为泰山学派。泰山学派作为一个学术团体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宋代儒学复兴中占据重要地位。

孙复是泰山学派的代表人物

首先,泰山学派推动了疑经学风的形成。自西汉以后的儒学陷入停滞,而为其革新带来新气象的正是宋代理学,在这其中,泰山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在研究儒家经典时,往往抛开前人成说,自寻义理,以自己的思想去理解领会儒家经典,表现出独立的见解,这种研究方法对宋代理学有很重要的影响。

其次,泰山学派推崇孟子。在宋之前,孟子的地位一直不高,并不能与孔子并提,人称“孔孟之道”是后来的事,在孟子提升地位的过程中,泰山学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孙复把孟子看作是“道统”链条中继孔子之后的首要环节。石介则把孟子看作是自孔子之后“道”的承继者。在泰山学派的努力推动下,孟子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直至由子入经,编入《四书》,号为“亚圣”。


泰山学派将孟子推向与孔子并提的高度


再次,泰山学派以卫道士身份极力排斥佛、道,捍卫儒学的正统地位。汉魏以降,佛道势力的膨胀,严重冲击了儒学的地位,泰山学派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他们的排佛、老斗争。孙复曾奋起而作《儒辱》,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石介在这方面更为激进,他著文多篇抨击佛道,捍卫儒学。以孙复、石介为首的泰山学派对佛老的排斥,捍卫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复次,泰山学派与理学的形成也很有关系。理学是宋学的主流,其形成是儒学复兴的标志。人们在追溯理学思想渊源时,无不肯定胡瑗、孙复、石介“泰山三先生”的开山作用。胡瑗、孙复、石介等崛起于泰山,他们努力探索弘扬光大儒学的途径,认为要理解经旨,必须从探求义理入手,不拘前人之学,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强调探求儒家经典的宏旨大义,即人们常说的“理”或“理达”。泰山学派躬身力行的实践和探索,实际上是开“义理之学”之先河。

儒释道在泰山各自发展,相互借鉴又相互斗争,发展至现代,三大教之间均有相互吸取对方教义的情况,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除了儒释道三大国教,泰山还有很多极具特色的民间信仰,例如泰山石敢当、四仙信仰等等,在此不予赘述。

数不胜数的文人墨宝

泰山积累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引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邱陵歌》是孔子第一首专门吟咏泰山的诗歌,开创了咏山水以抒情言志的先例,引出屈原、李白等人“行路难”的千古传唱。《孟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引出了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司马相如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李隆基的《纪泰山铭》,乾隆皇帝也御笔钦赐诗百余首,都成为中国的传世名篇。宋濂、方孝儒、徐霞客、袁枚、任克溥、顾炎武、魏源等也相继登临泰山赋诗抒怀,康有为登泰山而作的570字长诗《夜宿玉皇顶》是传世之作。新中国成立后,朱德、郭沫若、舒同、萧涤非、杨辛等一些名人学者纷纷登泰山赋诗。

天贶殿的宋代壁画

泰山上大量的书画作品,天贶殿的宋代壁画、灵岩寺的宋代彩塑罗汉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毕至,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古代的,秦李斯小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经石峪《金刚经》刻石被誉为“大字鼻祖”,“纪泰山铭”是唐玄宗亲手撰写的。现代的,有郭沫若、刘海粟、舒同、沙孟海、武中奇、欧阳中石等著名书法家的作品。遍布泰山上下的1239块碑碣,1277处摩崖刻石,林林总总,光彩夺目,使泰山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

经石峪《金刚经》

结语

泰山不仅有风景名胜,更是文化宝库,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对其进行发扬,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民族文化的优秀特质。所以,登泰山除了要欣赏泰山的自然美景外,还要感受泰山文化的魅力。“馥郁酒鬼 守护世遗”,让我们一起携手守护世遗,让#世遗活起来#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