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大家好,关于疫情的艺术设计「疫情期间的艺术创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一个建筑人文媒体,创办以来打造了一系列音视频作品,受到建筑与人文爱好者的喜爱。
在这个“知识浪潮”和“碎片信息”的时代,【一言一吾i-Talk】旨在为受众带来小而美的、具有启迪性的人文新知。更多音视频新栏目即将陆续上线,敬请期待。
- 本期话题 -
艺术场馆的双重空间
复星艺术中心露台呈现了
宫岛达男的装置艺术作品《空中数字花园》
此处可眺望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当疫情让移动受阻,美术馆的物理空间不得已向虚拟世界转移。自2020年以来,艺术场馆的线上内容也经历了成长与迭代,不再只是线下展览的平行世界,已发展出更多元有趣的互动方式。一言一吾i-Talk 采访了上海的3家拥有“现象级”展陈空间的艺术场馆:上海当代艺术馆(PSA)、龙美术馆、复星艺术中心,和大家聊一聊疫情时代的美术馆如何“营业”?在线上线下的双重空间里,我们应该如何“逛”美术馆?
截至发稿前不久,我们才刚刚得到消息,上海的艺术场馆于7月1日起全面恢复开放,突如其来的喜讯着实让大家舒了一口气,接下来电影院和剧院等场馆也将于七月陆续开放,意味着上海的文化生活正在回归。
这个夏天,终将属于热爱艺术的你!
01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永不拉闸的艺术“电厂”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
受访人:Gin 市场部
建筑改造自:上海南市发电厂
目前展览:《梵克雅宝:时间、自然、爱》、《青策计划2021》
正在筹备:《耿建翌,他是谁?》
作为上海艺术界的“电厂”,PSA在疫情期间将自己的电力充分释放到了线上。除了常规的全景线上展览之外,主要发力点在社交媒体。从观众视角来看,PSA的线上内容很有“网感”,内容轻快,形式丰富,话题与疫情时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艺术家也以一种很日常亲切的状态出现在大众眼前。
其实早在2020年疫情刚开始时,PSA就开始策划一系列的线上活动。比如邀请艺术家【闭关练功】视频教市民们锻炼身体,学习小小的艺术技能。还推出过【晨读计划】,让建筑师、艺术家选择PSA出版物中他们喜欢的片段进行朗读,以声音的力量打动人心。还和艺术家共创Vlog【一天世界】,表达面对疫情时的感受,内容是记录艺术家一天的工作。
在2022年上海疫情封闭的3个月里,PSA为微信公众号「烟囱PSA」策划了新的栏目【家 】,整理了PSA以往展览过的建筑师私宅。因为大家在封控时更关注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居住空间,会以个人尺度去丈量周遭环境,更容易体会设计给人的影响。选择私宅角度切入,也是因为它的尺度较公共空间而言更小,能集中体现建筑师的个人审美和思想。栏目将过去PSA展览积累的丰富内容做了一次社交媒体化的整理,轻松易读,还唤起了观众很多的回忆。
PSA家 栏目合集
向右滑动观看
藤本壮介作品“House N”
2011年,日本大分县,图片©Iwan Baan
2019年《石上纯也:自由建筑》展览现场
2019年《石上纯也:自由建筑》展览海报
【手艺虎online】栏目基于这样的侧重点,组织了很多手工艺匠人,让他们来教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们,如何DIY一些小的家居用品等,缓解封闭期间焦虑的情绪。
【手艺虎online】栏目
另一个“历史悠久”且一直在不断更新形式和内容的栏目是【青策计划】。据Gin介绍,这个项目从2014年就开始进行了,当时市面上有很多艺术家的奖项,关于策展人的奖项却很少。PSA觉得策展人的角色很重要,是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一个桥梁,是把艺术家的叙事给编织起来的那个人。于是就有了【青策计划】,这个项目也经过了多年的迭代和更新。比如在2020年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请了2组策展人,完全在线上完成了展览。也是在2020年,延伸出一个栏目叫【洒洒水】,广东话“洒洒水”,就是“小事一桩”的意思。这个栏目邀请了不同领域的学者和艺术家,进行了一系列线上讲座。到了2022年,则是把以往获奖的三四十位青年策展人召集回来,邀请他们和朋友一起来线上探讨目前正在研究的话题,这也展现了PSA对获奖的青年策展人持续的关注。
青策计划海报
与7月同步开馆同步要发布的是【艺术家vlog】系列的第二季《你好吗?》。在疫情常态化下生活了3年,艺术家们也学会了如何与疫情相处。新栏目想展现他们当下的生活和创作,所以取名“你好吗?”。制作形式依然是艺术家自主创作,馆方会和艺术家讨论大致方向和主题,艺术家自己拍摄完成自己的生活记录。
【艺术家vlog】系列第一季《一天世界》
至于如何看待线上线下内容之间的关系,Gin表示:“线上的展览无法替代线下观展体验,PPT式的展览实际上也并不适合手机用户消费内容的习惯。PSA的线上项目并不会用线下的思考逻辑去实现,而是会基于社交平台的特性去策划和制作,丰富大家的艺术体验。策划的重点,会落在过往的研究上。”
从观众视角来看,丰富的线上艺术互动拓宽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艺术不只是殿堂里受人膜拜的思想实体,也是人人都可以参与体验的日常。
《梵克雅宝:时间、自然、爱》和《青策计划2021》正在展览中
Q:PSA如何规划自己的的社交媒体矩阵?
A:微信公众号的阅读数从2016年开始成倍增加关注数和阅读量,所以我们也会往视频和纯图像的平台去发力,比如小红书,B站和抖音。视频的尝试也很多元,有展览预告片、艺术家采访等。
Q:未来还会推出哪些新的栏目/活动?
A:【家 】栏目会和当下的内容结合。拜访居住在上海老建筑中的人们,他们的使用体验。我们会做成走访的形式,去寻找建筑里的几代居民几代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上海的现代建筑始于二十三十年代,我们也曾经做过《觉醒的现代性》展览,聚焦第一代留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师。不光是建筑,上海也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市民都会”,拥有电影、戏剧等各种各样的都市文化。【城市漫步】栏目将寻觅上海现代建筑的前世今生,发现其中的传承关系,挖掘城市的空间与文化体验。
Q:今年是PSA开馆十周年,有什么特别的庆祝计划?
A:往常惯例PSA生日是在10月1日当天,举办【电厂12小时】庆生活动,12小时不间断各种活动,实验音乐,亲子,展览导览,市集,品牌快闪店等,用一个大型嘉年华来愉快地“过生日“。但是今年要根据防疫情况来决定如何做【电场12小时】,也可能采取更多线上互动和参与的方式。
Q:一言一吾i-Talk作为建筑媒体,也比较关注PSA的这栋建筑。开馆十年里,有哪些新的空间使用方式被发掘出来?
A:馆内面积很大,层高很高,对策展人而言有一定难度。用大型建筑装置去震住这个场域。双年展会用2-3层楼去规划,要有叙事性,要不时遇到惊喜。我印象比较深的是2016年上海双年展,艺术家李明维,他让一名舞者循着自己内心的曲径游走于展厅中,并扫拂地面散落的稻谷。尽管在扫拂途中舞者或许会偶遇阻碍,然而舞者仍将静默且用心地继续整场演出。这件作品探索的是它自身所创造出来的神圣的空间。
2016年上海双年展艺术家李明维作品
Q:下一个重磅展览是?
A:是已故当代艺术家耿建翌的回顾展《耿建翌:他是谁?》,预计11月开展,由凯伦·史密斯、杨振中策展。耿建翌是上世纪80年代崛起的那一代艺术家中最具影响力的成员之一,他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此展将涵盖耿建翌从1980年代中期到2016年的艺术作品,包括他去世前所创作的最后一组却从未公开展出过的系列,从而呈现出他坚持三十多年风格多样又自成系统的艺术实践和探索。
02
龙美术馆
看得到樱花的美术馆
受访人:Hana,展览部
建筑设计:柳亦春
疫情前展览:《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
正在展出:《中西夏之:时空韵律》、《春晓寅回》
即将开幕:《袁运生的历程》、《画·沈小彤的画》、《詹妮弗·圭迪:满月》、《龙美术馆十周年大展》
2021年3月,龙美术馆外的樱花林 ©西岸艺术文化季
2022年3月,龙美术馆外雨中的樱花 ©龙美术馆
2022疫情封控时恰逢3月,原本应是龙美术馆门口樱花盛开,人潮涌动的时节,今年却显得格外清冷。美术馆特地在微信公众号里拍照发文,让观众云赏樱。
疫情前刚闭幕的展览:《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在社交媒体引发了大量讨论,人们在公众号、播客中讨论艺术家作品的现场体验带来的震撼;在朋友圈、小红书和INS上po出美图……线上线下各种不同形式的互文,为这场展览构建了富有层次的体验空间。
2021展览《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
疫情封控后,物理空间的“在场”缺席,促使人们选择虚拟空间的”在线“。封控期间,龙美术馆线上的视频和直播等活动,承载了在线导览的功能,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重返场馆的机会,也为沉寂的精神土壤播撒了一点希望的种子。
LONG线上直播活动
“线上线下应该是互为补充的关系。不同的形式和技术会带来不同维度的体验。”龙美术馆展览部Hana告诉我们,未来也许线上线下会联动出更多新的玩法,关于艺术场景的探索,远不止于此。
《袁运生的历程》展览海报 ©龙美术馆
《詹妮弗·圭迪:满月》展览海报 ©龙美术馆
Q:在闭馆期间,线上工作围绕哪些方面展开?
A:龙美术馆十周年的纪念大展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龙美术馆(重庆馆)的展览也在继续。而更多展览因为疫情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的延期和滞留问题也亟待解决。因为情况的不确定,造成了许多反反复复的沟通。
Q:你们的社交媒体矩阵是如何搭建的?栏目的设置有怎样的考虑?
A:龙美术馆在国内外平台都有官方的账号,微博,微信,INS,抖音等等。疫情期间我们也通过线上展览、视频、直播的方式,继续与大家互动交流。
Q:除展览之外,你们还策划过哪些线下活动?反响如何?
A:线下我们做过太多形式了,传统的对谈,交流会,展览相关的亲子活动,读书会,音乐会,当代舞的沉浸式表演等等都获得了热烈的反响。
Q:作为建筑媒体,我们也比较关注柳亦春老师设计的展馆空间。开馆以来,有哪些新的空间使用方式被发掘出来?
A:龙美术馆的展览空间对于艺术家们来说一直是一个诱人的挑战,因为空间的高度与“广阔”的展厅对作品本身的要求非常高。我个人觉得好的展览空间总是会和不同的作品产生对话。这种对话在观众进入展览的时候便开始了,两个场域互相的欣赏与对抗观众都感受得到。当然,对于布展也是极限的挑战。
展馆内部空间与艺术作品的互动 ©龙美术馆
03
复星艺术中心
外滩艺术高地
受访人:Shirley 品牌部
建筑设计:Foster Partners和Heatherwick Studio联合设计
疫情前展览:《亚历克斯‧伊斯雷尔:自由公路》
正在展出:《移花接木—贝唐·拉维耶》
正在筹备:《刘建华个展》
疫情期间,复星艺术中心的身份从艺术场馆变成了“志愿者”。因为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启动了“社区驰援”行动,复星艺术中心作为基金会最坚实的后盾力量,将一层原本作为票厅及艺术商店的区域改造为临时仓库用于储存物资,同时利用其位于黄浦外滩的地理优势,向浦东、浦西两地运输物资,以优化的运送路线节省时间,最大化提高驰援效率。
这一事件,展现出了美术馆背后的物流能力,大众也被科普到了一个冷知识:交通运输、海关清关、物品保管等工作,其实也是美术馆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复杂枯燥,却必不可缺。在疫情时美术馆能在这方面发挥所长,也是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
疫情期间票厅及艺术商店区域改造为临时仓库
当然,除了“志愿者”工作外,馆内线上线下的系列专题、VR展览、艺术科普文章的分享等常规的内容的发布也未曾间断。复星艺术中心的品牌部Shirley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艺术作品的特殊性使线下亲身参与展览成为不可替代的体验,在线导览、虚拟展厅等内容无法补足真实的感受。但是线上内容能高效地将一个展览、作品、艺术家的信息迅速地传达给最大范围的可能受众,这也很大程度弥补了线下展览在公共教育、普及度上的不足,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Q:在闭馆期间,馆内的线上工作围绕哪些方面展开?
A:自疫情以来我们开始策划【艺术在线】系列专题,以VR展览回顾、艺术科普文章分享等形式通过线上平台与观众保持联系。我们与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合作的公共教育项目【藏在生活里】也转移到了线上,由专业导师和青年艺术家用线上直播的方式授课,帮助学生认知当代艺术中影像艺术的创作方式。【艺术在线】、【云课堂】是艺术中心线上的有效延伸,让观众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从艺术中汲取力量。与此同时,我们也邀请了我们厨房的主厨在线教大家做一些宅家就能做的美食,在“精神”和“肉体”上同时帮助大家摆脱饥饿(笑)。
【云课堂】和【艺术在线】栏目
Q:你们的社交媒体矩阵是如何搭建的?栏目的设置有怎样的考虑?
微信公众号是我们最核心的媒体平台,内容以在复星艺术中心发生的展览为主体,同时以此衍生出与展览相关的科普类学术文章分享。除此之外,公共教育、品牌活动、CLOUD Café以及艺术衍生品是我们微信推送内容的其他四大分支。同时我们也开设了抖音、微博、小红书官方账号,发布与展览、艺术科普、公共艺术相关的视频内容。
Q:接下来有哪些新的展览/活动?
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原定的计划都被打乱,未来我们会将之前停滞的工作一一推进。我们原计划在今年3月至5月于上海复星艺术中心推出法国艺术家Bertrand Lavier的展览,同期开启2022年春季的天台艺术季及BFC外滩艺术季。目前我们正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复工复产的各项准备工作,BFC外滩艺术季将于7月8日和观众见面。
成都复星艺术中心已于6月30日开馆,开馆展为青山周平的首个建筑展“看不见的生活”。目前成都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开幕筹备工作,在越困难的情况下,艺术更是一种不可替代、鼓舞人心的力量。
青山周平 首个建筑展《看不见的生活》展览海报
Q:一言一吾i-Talk作为建筑媒体,也比较关注Foster Partners和Heatherwick Studio联合设计的这栋建筑。开馆六年里,有哪些新的空间使用方式被发掘出来?
A:我们会根据每个展览的创作方式以及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来划分建筑空间的使用逻辑。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们的展览幕帘是会定时定点转动的,阳光在不同的时间段投射在建筑中,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使我们的展厅空间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变化。
最初艺术中心一楼有一个很长的吧台以及配套桌椅,以供观众在此休息、阅读。去年我们在做安藤忠雄的展览时将这片区域拆除,从而还原了“水之教堂”这件作品。
Q:下一个重要的展览是?
我们在封控前已经在积极筹备法国艺术家Bertrand Lavier在中国的首次个人展览《移花接木》,已于7月1日与大家见面。在Bertrand Lavier的个展结束后,我们将在秋季迎来中国当代艺术家刘建华的个展。
左:Bertrand Lavier个展《移花接木》 ©复星艺术中心
右:Bertrand Lavier © ADAGP贝唐·拉维耶
图片由卡迈勒·梅隆赫画廊提供
版权©由艺术家和卡迈勒·梅隆赫画廊共同所有
艺术家刘建华 ©图片来自网络
= END =
出品方
监制:朱丽康
主编|策划:李昕
图片:受访者提供、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