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秦汉时期玉器的艺术风格及成因「汉代玉器价格」

时间:2023-01-21 17:25:33 来源:9号直播

大家好,秦汉时期玉器的艺术风格及成因「汉代玉器价格」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风格是从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出来的特点。而玉器艺术风格就是由质地、造型、花纹、雕工等因素综合起来所呈现出的综合特征,它体现了时代观念、审美趣味、审美思想和哲学观。艺术风格是人们在一段时期内受到共同的影响,有着比较接近的审美趋向,所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价值点、艺术标准,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汉代玉器的艺术风格是通过作品质地、工艺、纹样、造型、体量、创作手法、精神特质等方面综合表现出来的鲜明个性,汉代玉器独特的艺术风格使汉玉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1.汉代玉器的历史分期

鉴于汉代玉器风格的嬗变,我们可将汉代玉器分为三个阶段,即西汉前期、西汉中期、西汉后期-东汉时期。

汉代玉器的三个时期

时期

西汉早期

西汉中期

西汉晚期-东汉时期

公元纪年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136年

公元前135年至公元前87年

公元前86至公元220年

历史纪年

汉高祖元年至武帝建元五年

武帝建元六年至后元二年

昭帝元年至汉献帝

阶段

继承期

形成期

固化期

时长

70年

48年

308年

代表墓葬

江苏徐州狮子山和北洞山楚王墓,以及广州南越王墓

江苏徐州龟山楚王墓、河北满城中山王墓和山东巨野红土山昌邑王墓

------

第一阶段:西汉初期(约前206-前136年,继承期)。

西汉早期处在从战国向汉代艺术风格转换的过渡时期,无论在种类、造型、纹饰还是技法上,都与战国中晚期几乎没有区别,其雕琢繁缛、精细的风格也是战国直接延续下来的,由此表明在西汉早期,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大体上属于对前代的直接承袭,缺少变革和创新,显然属于继承期。造型上大多沿袭战国的风格,明显具有过渡时期的特点。玉器种类包括礼玉(璧、璜、环)、佩玉(觿、韘、心形玉佩、玉人)、葬玉(玉衣、玉蝉、玉猪)、生活用器(带钩和剑饰)等。佩玉中玉龙的数量减少,造型趋于单一,主要是以玉璜、玉环、玉璧为主,玉璧作为装饰用玉进入了大发展时期;纹饰更加规整,多见龙纹或兽面纹,装饰性纹样主要有装饰于龙或凤尾部的长扭丝纹,另外作为主题装饰性纹饰的云纹、谷纹、蒲谷相叠纹等,很多装饰纹样发展出多种形状,如连线云纹、阶梯式云纹、三角形云纹等;独立纹样中以立体凤纹、龙纹、螭虎纹、线刻双身螭纹、凤纹等为主。

螭虎纹玉佩,西汉早期,长5.2cm,宽3.8cm,江苏省徐州市博物馆藏

螭虎纹玉珌,西汉早期,长6.6cm,宽8.4cm,江苏省徐州市博物馆藏

组玉佩,西汉前期,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出土

第二阶段:西汉中期(约前136-前87年,形成期)。

西汉中期,玉器生产与流播地域比以前有了大范围地扩展,玉器的形制、纹饰较西汉早期发生了显著变化,已经形成了造型简约流畅、朴实生动的时代新风,汉武帝时期逐渐形成了汉代特有的艺术风格,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玉器,如心形玉佩、玉衣、玉人、玉猪、玉蝉等,组玉佩也大为简化;技法上多采用镂空、浮雕等技术,造型更加立体化;西汉中期,玉器主要是以璧、璜、环等几何类玉器为主的佩饰,与以玉衣为核心的葬玉。其中龙、凤、虎形玉佩线条更加流畅、完美,是最能体现汉代时代精神的玉器,而衣裾飞扬的玉舞人已臻极致。纹饰上,由于立体龙纹与螭虎纹的盛行,动物纹饰已逐渐取代前期的几何纹饰,如玉剑饰上的高浮雕螭纹更显勇猛神威。分布于动物面部或是身体各部位的圆圈纹,也是有特点的纹饰之一。

玉龙首璜,西汉中期,长10.8cm,河北文物研究所藏

镶玉铺首,西汉中期,通长12.4cm,铺首宽9.4cm,河北省博物馆藏

玉璧,西汉中期,直径20.4cm,孔径3.8cm,厚0.45cm,河北省博物馆藏

第三阶段:西汉后期至东汉(约前87-公元220年,固化期)。

汉代是立体化风格最兴盛的时候,但是到了东汉时期略有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流畅的线性风格与繁复的构图。西汉晚期至东汉的玉器在雕琢风格上更为细致、精密,在图案布局上开始出现图案化、平面化的特点。这一时期玉器数量骤减,质量也有所下降,形制、纹饰更加简约、粗制。如玉衣已很少出现金镂。西汉后期,玉器种类齐全,器类组合与上期基本相同。东汉时期玉器种类主要有璧、璜、环、觿、心形玉佩、玉人、蝉、猪、玉衣、带钩及剑饰。玉圭已消失不见,新增加较有特色的刚卯。器物的式样大为简化。这一时期玉器的造型大都沿袭西汉中期,少有创新,代表性器物就是各种组合形式的玉佩,以及玉璧、玉环、玉猪等,生活化的装饰用玉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玉器的制作与流播已从西汉中期的繁荣、兴盛急剧转入衰弱,线条不再强健有力,审美趣味略有变化,而是追求工艺上的完美,玉璧、玉舞人、觿式玉佩等成为装饰用玉的主体。装饰纹样中的谷纹、云纹基本不见,主要以乳丁纹为主,独立纹样以龙纹、凤纹为主,而螭虎纹只在西汉后期有所流行,东汉已少见;纹饰开始抽象化、图案化、工艺化,更为繁冗富丽。

龙凤饰玉佩,西汉后期,长11.9cm,高4.9cm,厚0.4cm,江苏省扬州博物馆藏

宜子孙玉璧,东汉,高9cm,璧径7cm,孔径2.1cm,厚0.45cm,江苏省扬州市甘泉老虎墩汉墓出土

2.汉代玉器的艺术风格及其嬗变

整个汉代自西汉至东汉,延绵了四百余年之久。西汉属于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不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且创下赫赫战功,西域“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和田玉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原,可见汉代玉器的选料更精,白玉成为玉中上品,和田玉成为首选玉材,成为玉器主流的材质,同时使玉观念实现了第四次飞跃。玉器制作经由史前到商周,对于选玉、制作、用玉制度,已经成熟而完整,由于铁制工具的普遍运用,铁器和砣机的使用带来了琢玉工艺革命,使玉器一改几千年来的古朴,而变得精雕细琢。西汉玉人的治玉工艺,经过了制式化的训练,逐步形成了明显的特征,新的品种和器形陆续出现,由于制作工艺上的创新,逐渐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呈现出雄浑古拙的艺术风貌。

西汉早期处在从战国向汉代艺术风格转换的过渡时期,直接受到战国玉器的影响,故保留了大量的战国纹饰,如谷纹、丁字云纹等;大约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是汉代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期,不但用料十分讲究,而且制作精细,作品充满动感和灵气,形成了汉代特有的自由浪漫、雄浑豪放的艺术风格。到了西汉中期,由于技法上更多地采用立体化、镂空、浮雕等,雕刻手法更加多样,达到了凸显整体造型的目的,使玉器的造型的因素得到进一步彰显,逐渐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西汉玉器的艺术特色凸显出来。汉代因此成为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如西汉早期的S形龙青玉佩体量较小,龙体较修长,尖尾上卷,通体饰谷纹,具有明显的战国遗风。

S形龙青玉佩,西汉早期,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汉代玉器风格的形成,既有传统治玉技术及玉文化的影响,亦与两汉之际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变迁、社会生活习俗渗透等因素有关。

汉代是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兴盛阶段,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政治、文化也达到顶峰,这种强盛不但体现在汉代雕塑、建筑等领域,而且在玉雕中也有所体现。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战胜自然的自信心逐步提高,所以对玉器的审美意识也逐步改变,从对神的崇敬转向对现实的肯定,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其次,在封建王朝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审美意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进一步促使汉代玉器在造型、纹饰和构图上探索新的表现手法,不仅器物种类、装饰内容更加丰富多姿,而且审美趣味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在器型上追求大型化,在装饰上追求繁复华丽,在纹饰上追求张扬动感,所以汉代玉器由商周时期玉器的神秘古风,一变而为秦汉玉器的豪放、博大的新风,天然地具有豪迈、雄浑的气质,从而体现了汉王朝涣映大国的风范。汉代成为玉器发展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到了西汉后期,在原来玉器风格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东汉后期,由于汉灵帝和曹操等建安八子的影响,开始呈现出精巧的审美趣味,由此也影响到汉代后期玉雕艺术的风貌。虽然东汉继承了西汉主要的设计和技巧,艺术风格极为相似,但由于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的差异,西汉、东汉的造型手法、镂雕工艺有了细微差别,从而促成了两汉前后玉器风格的变化,视觉效果也有所不同。东汉玉器不如西汉玉器神态生动,但东汉更注重做工,精细严谨胜于西汉,呈现出雕塑性、立体性减弱,而平面性、图案性突出的特点,玉器的表面上施用细如游丝般的阴线图案,线刻装饰更加普遍。自东汉以后,由于经济实力下降,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礼玉、葬玉数量大减,而生活用器、装饰用玉成为制玉的主流。

总之,汉代玉器的主要成就在西汉,东汉国力不够强大,所以西汉后期至东汉晚期,玉器数量较少,质量也较差。尽管汉代前后两个阶段的玉器风格有所变化,但由于西汉是政治、文化统一的王朝,因此表现在玉器上,总的来说,汉代玉器整体风格没有大的波动,体现出风格的统一性。尽管汉代分封的诸侯王各有专门的琢玉作坊,但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共性大于个性。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