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大家好,打架 帮架与劝架的艺术作品「篱笆绑架艺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前656年春,齐桓公率领鲁、宋、陈、卫、郑、许、曹七国诸侯讨伐蔡国。
讨伐的理由很奇葩,是因为一个女人的改嫁。
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齐桓公前妻,来自蔡国王室,史称蔡姬。
《左传》记载,有一次,齐桓公与夫人蔡姬在园林中乘舟游玩,大约是两人玩得很高兴,蔡姬一时兴起,就晃起小船。没想到齐桓公很是害怕,吓得脸色都变了,就出言阻止蔡姬。结果蔡姬不但不听,反而越晃越起劲。桓公一怒之下,把蔡姬遣送回了蔡国。
史书上说,“公怒,归之,未之绝也。”
也就是说,齐桓公送返蔡姬的时候,也没说离婚,也没说不离。
但是蔡国咽不下这口气,转身就把蔡姬改嫁他人。
堂堂一个中原的伯主,自己的老婆居然被蔡国嫁给了别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
齐桓公于是纠集了七国诸侯,杀奔蔡国。
结局很显然,蔡国很快溃败。
至于那位蔡姬后来命运如何,史书没有记载。
只知道齐桓公在蔡国出了一口恶气之后,转身就带着八国联军杀向楚国。
“蔡溃,遂伐楚”。
看来,齐桓公此行,伐蔡是前菜,伐楚才是正餐。
桓公继位以来,在管仲的辅助下确定了西向称霸的目标。
在策略上,先内后外。先推进国内改革,再对外争霸。
在争霸上,确定了尊王攘夷的策略。
在攘夷上,又采取了先北后南的策略。
到656年的这次伐楚,齐桓公已经稳稳地坐上了中原霸主的宝座,大大小小的会盟,已经搞了8次。
最早在公元前681年的北杏之会,只有宋、陈、蔡、邾四国到会,期间宋国还私自离开了会盟。
到这次伐楚,齐桓公已经可以邀集大小7个国家与盟参战。
然而,齐桓公组了这么多次的局,楚国从来不参加。
不仅不参加,楚国还连续攻打郑国,把势力北进到中原核心地带,威胁到了齐国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663-658年,齐桓公忙于对付北方的山戎和狄人;齐国又没有强大到可以同时在南北打两场战争,只好对楚国隐忍。
现在,北方的事情处理完了,就可以从容对付南方楚国了。
好巧不巧,到了公元前657年,正好出了个不听话的蔡姬和不知天高地厚的蔡公。
似乎上天总是眷顾那些想找理由打架的人。
又或者,想打架的人,总是能找到出手的理由。
就好像懒惰的人,总可以找到偷懒的理由。
于是,公元656年的春天,齐桓公先伐蔡,再伐楚。
此时在楚王任上的,是雄才大略的楚成王。
可能很多人只知道那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对楚成王却很陌生。
其实,楚成王正是楚庄王的爷爷。
楚庄王得以位列春秋五霸之一,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楚成王打下的基础。
楚成王即位后,布施恩德,与诸侯修好结盟,向周天子进贡以巩固王位,镇压夷越各族,大力开拓疆域。
显然,楚国不弱,楚成王不是孬种。
但是,齐国当时风头正盛,更何况还有七国联军。
当时,齐桓公已经在位29年,而楚成王在位才15年。
打,还是和?
楚称王就需要掂量掂量。
在没有十分胜算的情况下,楚成王决定派人探探齐桓公的底。
毕竟,对方要是真想打,你就是不想打,也由不得你。
于是,楚称王的使者就来到了齐桓公的兵营。
楚使不卑不亢,传达了楚成王的质疑:
“齐国在北,楚国在南,两地相隔遥远,就是发情的马和牛相对狂奔,也无法到达。不知道齐桓公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楚蛮就是楚蛮,两军对垒,这么紧张而严肃的场合,楚成王居然开起了“风马牛不相及”这么粗俗的黄色玩笑。
齐国的军士们不禁心中暗笑。
而楚使的义正词严,又让齐桓公一时不知做何回答。
总不能说,是因为楚国坏了自己称霸的好事吧。
还是管仲机灵。
见齐桓公不答,管仲起身说了三点:
第一,齐国是有尚方宝剑的,东南西北,只要有人在周室的地盘上为非作歹,齐国就能代周王过问;
第二,楚国不尊周王室,“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所以我们前来讨伐你们;
第三,周昭王领军南伐,回军时却遭遇船翻事故,崩于汉水,这次我们来就是要向你们问罪。
楚使一听,马上心领神会,知道齐桓公并不想真打。齐桓公要的,无非是从楚国拿回点霸主的面子。
于是,楚国挺直了腰杆,回复道:
“没及时上缴贡品,是我们的不对;
昭王南征不复,跟我们可没什么关系,你们要问,就去问汉水。”
楚使的回答,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
认了一个轻罪,否了一个几百年前发生的重罪悬案。
给了齐国台阶下,又没有折了楚王的面子。
摸清了齐桓公的底牌,楚使就回去复命了。
但是,齐桓公的伐楚大戏还得继续演。
于是,八国联军继续向楚国进军。
联军进至陉地(今河南漯河市东),陈师列阵。
但是,联军只是搞起了军演,并不进攻。一直从春天对峙到夏天。
楚王心领神会,一面调兵谴将,以备不虞。
一面,就派出了青史留名的屈完,前去交涉。
屈完,芈姓,屈氏,名完。
一听这个姓氏,就知道是楚国王室的人。
楚大夫出马,那分量就不一样了。
于是,联军转身退驻几十里,来到了召陵(今河南郾城东)。
在召陵,齐桓公搞起了盛大的阅兵典礼,并邀请屈完一同观演。
齐桓公说:
“我们出兵,难道是为了我一个人吗?为的是我们这些国家之间的传统友谊。我们两国共同友好怎么样?”
屈完谦逊地回答说:
“承蒙您不远千里,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来为我们的社稷求福,不惜自降身份,接纳我们的国君,这是我们的福分,我们求之不得。”
齐桓公听完屈完的奉承,心里很满足,就开始有点放飞自我了。
他指着齐整威严的联军,对屈完说: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这就是原则性问题了。
要是说你怕了,那就证明你虚弱,说不定就真给你一巴掌。
要是说你瞧不上眼,对方一怒之下,说不定就要打你试试。
屈完也是准备充分的。
他不卑不亢地回答: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绵中带刚,齐桓公也挑不出毛病,大约也只能一笑泯恩仇。
事情的结局,就是屈完代表楚国,与各诸侯的君主歃血为盟。
这一次会盟,也是齐桓公一生组织的十多次会盟中,唯一一次有楚国参加的。
楚国的这次参与会盟,极大地提升了齐桓公的威望。
而楚国也得以成功地保存了自己的实力。
齐国班师之后,鲍叔牙就私下问管仲:
楚国这么多罪状,僭越称王罪过最大,你为什么只是责罚他不进包茅呢?
管仲说:
楚国僭越称王不是一天两天了,已经三代称王了。我要是拿这个责罚他,他能听吗?他不听,我们又不能让,那还不得打起来。一旦打起来,两边实力相当,那就是持久战了,齐楚从此就不得安宁了。我责罚他不进包茅,他容易妥协,我们也好复命天子,夸耀诸侯,岂不是两全其美?
管仲很清楚,齐国这些年兵事不已,虽然赢得了面子上的荣光,但国力的消耗也不少,尤其前两年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
要是在和楚国打起持久战,即便赢了,那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齐国的霸业没什么好处。
万一输了,那齐国的霸业就功亏一篑了么。
居霸主之高,齐国承受不起一场失败的战争,哪怕是可能的失败。
因此,能用联合军事演习来达到威慑楚国的目的,让楚国暂时认怂,对于齐国的霸业是最佳选择。
实际上,也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说起楚成王,在春秋初期,也算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在他治下的楚国,实力日渐强大并开始向中原拓展力量,深为中原诸侯所忌惮。
可惜,他执政的前30年,正值齐桓公和管仲的高光时刻。楚成王不得不收敛羽翼,避其锋芒。
召陵之盟后,楚成王北上之路受阻,转而东向淮河流域,先后灭亡弦、黄、英、夔等国。
当时齐桓公尚在位,却也奈何不了楚成王。
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
中原霸主后继乏人,楚成王更是无所忌惮,决定再次北上。
在公元前638年,楚成王在泓水之战中,大败被伟人称之为“蠢猪式仁义”的宋襄公,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然而,没过多久,楚成王又迎来了不世出的中原霸主晋文公。
公元前632年,城濮一战晋胜楚败,楚国北上的势头再遭遏制。
晋楚城濮之战,导火索是公元前633年楚国对宋国进攻。
宋国抵挡不住楚国的锋芒,转而向晋国求救。
晋文公这时候面临抉择。
救宋,是取威定霸的大好时机,但风险是要和楚国硬碰硬,更何况晋国距离宋国较远,中间还隔着附楚的曹卫两国。
不救,必然失去中原诸国的信任,争霸的晋国梦就越发遥远了。
最后,谋臣狐偃给晋文公提了个对策:攻曹、卫以解宋国之围。
这应该算是围魏救赵之计的前身了吧。
攻其必救,迫其解围。
晋文公一听,这个计策行。既不用和楚国硬碰硬,又可以解宋国之围,两全其美。
于是,晋文公率领一帮文臣武将杀奔曹卫而去。
很快,晋国就拿下了曹卫。
但是,楚国大将不为所动,进攻宋国的节奏反而越来越紧。
宋国无奈,再次向晋国告急。
晋文公是想要一战的。
但是,单打独斗,没有胜算。
这时候,齐秦两国的态度尚不明朗。
晋文公进退两难,很是犹豫不决。
于是,问题的核心,就变成怎么让齐秦出兵助晋。
谋臣先轸就提出了一个策略:
一方面,指示宋国贿赂齐秦两国,让齐秦替宋国求情,劝楚撤兵;
另一方面,扣住曹国国君,将曹卫的部分土地划分给宋国,激怒楚国,迫其拒绝齐秦的调停。
这样,齐秦接受宋国贿赂在先,被楚国拒绝在后,必定会与晋国合作,共同讨伐楚国。
晋文公一听这个计策,相当周全,于是依计而行。
楚国的将军子玉一看晋国的这个计策果然毒辣,于是也出了一计。
他派使者到晋国军营,提出:只要经过放了曹卫,退还土地,楚过就接触对宋国的包围。
这相当于是反将了晋国一军。
晋国要是不同意,那宋国、曹国、卫国都会怨恨晋国。
晋国如果同意,那仗就打不了,三国也不会领晋国的情。
对于晋国来说,必须一战,晋国才能圆了霸主的梦。
于是,先轸建议晋文公将计就计:
一方面,私下承诺曹卫,许其复国,但前提是曹卫要和楚国绝交;
另一方面,囚禁楚国使者,进一步激怒楚国。
这一下,楚国将军子玉被彻底激怒了,于是决定放下宋国,寻晋国决战。
其实,楚成王一看晋文公是下了决心要帮宋国脱困,已经撤军而去,只留子玉留在宋国驻扎,并嘱咐他不要出战晋军。
但是子玉却执意请战。
楚成王十分不满,但又拿他没办法,于是只给他派了少数兵力。
看来,独走派,古已有之。
于是,一场决定晋楚霸权的战争就此打响。
晋国退避三舍,诱敌深入,最后在城濮打败楚军。
这一战对春秋战国的局势有深刻的影响。
晋国打败楚国,一举奠定了百年霸业。
而楚国和晋国的百年争霸赛,也由此拉开序幕。
城濮之战后,楚将子玉被逼自杀,楚国北向争霸的势头陷入低潮。
但因为楚成王带领主力提前撤出了战斗,楚国并没有伤筋动骨。
4年之后,晋文公去世。
这一年,距离晋文公登上国君之位仅9年。
此后2年,楚成王带着未竟的霸业,被儿子逼杀身亡。
好在楚成王有一个雄才伟略的孙子楚庄王。
在孙叔敖等人的帮助下,楚庄王重整霸业,成功问鼎中原,成为无可争议的春秋五霸之一。
但是,好景不长。
楚庄王身后,先有申公巫臣出走晋国,晋国开始联吴制楚,吴国逐渐崛起为楚国的噩梦;
随后,又有伍子胥出走吴国,最终带领吴国攻破楚国国都。
伍子胥兴吴兵灭楚这一年,是公元前506年,距离楚成王去世,正好120年。
两个甲子。
楚国生死存亡之际,就有了申包胥哭秦庭的故事。
当时的地缘形势,能救楚国的也愿意救楚国的,也只有秦国。
一来,秦晋矛盾由来已久,而晋楚也算世仇,因此秦楚在战略上互为犄角,以平衡晋国的攻势;
二来,秦楚之间在春秋时期长期保持姻亲关系。
地缘加血缘,再加上秦国的实力,秦国自然是不二人选。
申包胥跋涉千里来到秦庭面见秦王,说了两点意思:
第一,吴国野心勃勃,这次灭了楚,接下来就会不停骚扰秦,唇亡齿寒;
第二,秦国这次要是肯帮忙,楚国上下感恩戴德,必将小心侍奉秦国。
但是,当时的秦国国君秦哀公并没有当场同意,而是表示事关重大,需要从长计议,让申包胥到驿馆等待消息。
申包胥一听就急了,就跑到秦庭的院墙边上,绝食哭泣,七天七夜。
史书上说,秦哀公非常感动,为他写了一首《无衣》的诗。
申包胥“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这里的“七天七夜”很有讲究。
秦哀公为什么要等七天之后才同意发兵?
有人说,是忙着和当时的楚国国君楚昭王谈条件。
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亲兄弟明算账。
政治家从来不当冤大头,更何况是要发兵。
还有一种可能,秦国就是要等到吴楚双反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出兵,这样有两个好处:
一方面吴国已经达到目的,没有什么战斗意志,秦军的损耗就小很多;
另一方面,楚国身临绝地,看到秦军就像久旱逢甘露,这样才能让楚国对秦国感恩戴德,秦军的收获就会大很多。
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更高的收益,这才符合政治的逻辑。
而一个被重击的楚国,会更加依赖秦国的支持。
这样的盟友关系才会稳固,且不会有什么反噬。
而这个消耗的最佳周期,可能就是七天。
于是,七天之后,秦国发兵,楚国复国。
打架也好,帮架也好,劝架也好,都要合于利而动。
作为打架的人,要有值得去打一架的理由。
比如晋文公,就是为了取威定霸;为此,即便对方不想打了也要千方百计拉对方下水。
比如伍子胥,就是为了报杀父之仇。
除了理由,还要有胜算。
如果没有胜算,就要像齐桓公和晋文公一样,伐谋伐交。
或者像楚成王一样,认怂装孙子,失去面子,保存里子。
打架一定要适可而止。
不然就会像楚国的子玉一样,自取其辱。
作为帮架的人,首先要算帮架的仗。
值得一帮,才去帮。
帮得赢才去帮。
帮的方式和时机也很重要。
围魏救赵,就比直接救赵好。
打得差不多了去帮,某些时候,就比一开始就去帮好。
美国和北约为什么不出军帮乌克兰。
因为没有帮乌克兰的理由。
美国无法承受一场与俄罗斯的正面战争。
间接帮乌克兰拖住俄罗斯,能拖多久拖多久,更符合美国利益。
拜登说得明白,美国的目标,是增加俄罗斯攻击乌克兰的成本,而不是帮助乌克兰取胜。
作为劝架的人,那更是要讲艺术。
不要劝着劝着,被人拖下水成了打架的人,替人作了嫁衣裳。
但凡劝架成功的,要不就是双方根本不想打,比如齐桓公和楚成王。
要不,就是一方已经达到了目的,就差一个就坡下驴的台阶。
劝和劝和,是已经和了再去劝。
打得正欢的时候去劝,不但讨不到好,反倒惹来一身骚。
就像俄乌战争,俄罗斯不达到目的,劝也白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