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徐雪村和他的《溪山访友图》长卷
大家好,洛可可艺术起源于「洛可可艺术起源于」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郑云云
若要再现16、17世纪的地球海洋洋面,也许最壮观的风景便是西方各国无数三桅大帆船、武装商船在其间穿梭和角逐。先是葡萄牙,然后是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瑞典……远洋航行的目的地,大都是驶往曾经在传说中无比神祕和富裕的东方帝国。
中国瓷器,是这场西方强国争相抢夺的海上贸易的大宗商品。
那时蒸汽机还没有发明,科技手段远远落后于今天海运。利用自然风力的大帆船进行远洋航行,充满了危险的未知数。但人类追逐财富的欲望往往会战胜人类的胆怯,至今发现的世界各地沉船上的中国瓷器,清楚地记录了这一切。当其他货物都被蚀毁消失,唯有这坚硬美丽的物品顽强地在海底守望。
16—18世纪,与其他国家地区相比,中国还很富裕,上至朝廷下至民间,文化上也非常自信。据说康熙皇帝第一次见到西方绘画,便指出这画虽是好,却不过是匠人之作,缺少灵性。这位皇帝并不锁关自守,他的宫廷里接纳了很多西方人才,使他了解了不少西方的艺术与科学。他的这种评论确实出于心底对中国艺术的自信。但西方人的大量光顾确也引发了中国王朝的不安。从明末清初开始,中国瓷器的对外贸易基本上是在国内海禁政策时宽时紧,导致民间贸易蓬勃发展,官方贸易逐渐衰落的背景下进行的。
从16世纪开始,西方国家陆续开始了远洋冒险活动,将这个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西方各国来到中国后进行了包括贸易在内的一系列活动,从而改变了当时东南亚海域的贸易状况,也改变了中国瓷器对外销售的状况。外销瓷的需求急剧增长,中国瓷器大规模地输往世界各地,在欧洲及美洲从神祕的传说变成王公贵族的奢侈品,到18世纪开始成为全社会喜爱的日常生活用品,当然也没有竞争者。
粉彩西洋人物菱口盘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波特博物馆的知名学者克莱格.克勒纳斯(Craig Clunas)就中国艺术品风靡欧洲的现象曾说过:「我们这个世界,有着如此一体化的国际经贸体系,是从西方人到东方猎奇,东方人向欧洲输出瓷器、纺织品、药材、茶叶、香料这些奢侈品开始的。」而以瓷器为主的工艺品将中国直观地带到欧洲人面前。
当时的中国是最能引发人们想象力的国家。经济实力也居世界首位。瓷器、丝绸、茶叶等东方特产主导了整个国际市场。而传教士文学和游记文学的美化,加上民众对中国风物的迷恋,引发了波及欧洲主要国家的「中国热」。西方知识分子基于社会变革和启蒙的需要,对中国文化做出想象性的诠释:例如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认为中国是全世界最文明、最优美、最古老的国度;狄德罗称赞中华民族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精深、艺术之辉煌在所有民族之上。而在贵族和民众的物质文化层面,「中国热」涉及的领域更是极其广泛,欧洲上流社会以欣赏、炫耀中国艺术品相标榜,收藏、展示瓷器成为最时髦的风尚。
日内瓦艺术历史博物馆藏有一幅冈萨雷斯.科奎斯(Gonzales Coques,1618—1684)的油画《访客》。正如17世纪荷兰的室内画中常常凸现中国克拉克瓷一样,这幅画中靠近天花板的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青花瓷盘和青花小盅,它们被放在如此高处是为了不易受损,并可让观赏者尽收眼底,足见它们的价值和地位。这样的装饰是为了显示主人家的富足和品位。中国瓷器大量出现在那个时代的风俗绘画中,尤其是在率先大量进口瓷器的荷兰。几位荷兰画家的成名作中都有中国瓷器的出现。
英国诗人约翰.盖伊(John Gay)作于1725年的一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东方文化的迷恋。诗中写道:
是什么激起了她心中的热情?
她的眼睛因欲火而憔悴!
她缠绵的目光如果落在我的身上,
我会多么幸福快乐!
我心中掀起新的疑虑和恐惧;
是哪个情敌近在眼前?
原来是一个中国花瓶。
中国便是她的激情所在,
一只茶杯,一个盘子,
一只碟子,一个碗,
能燃起她心中的欲望,
能给她无穷乐趣,
能打乱她心中的宁静。
(《致一位迷恋中国的女士》)
盖伊写诗的时代,正是中华帝国达到最鼎盛的时代。清帝国控制着中国以前从未达到,后来也再未超越的最广阔的领土面积,中国清代在18世纪尽最大可能地运用了前工业时代的技术,上海西南松江的纺织业、长江下游地区的茶叶种植、福建的造纸、南京的细棉布、苏杭地区的丝绸、扬州的漆器等手工业生产与手工业品的出口,都非常兴旺发达。而当时以景德镇为中心的中国制瓷业,更是在国内外市场支持下达到了历史顶峰。仅景德镇一地,就集中了十几万陶瓷工人,大量的瓷器向亚欧市场输出。
在欧洲瓷器市场中,16世纪是葡萄牙商人主宰市场的时代,17世纪荷兰击败葡萄牙成为霸主,英国自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工业和农业发展迅速,加上对殖民地财富的掠夺,于18世纪登上世界霸主地位。中国瓷器在进入这几个国家之初,都还仅仅是成为商人赚取暴利,欧洲贵族炫耀财富的商品,但随着瓷器席卷全欧,欧洲人开始致力于在生活中营造一种中国风情。吟咏瓷器的诗歌,绘有瓷器的静物画不断出现。而法国,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让中国瓷器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审美风尚,并在18世纪形成洛可可艺术,风靡并引领了当时欧洲时尚审美潮流,为巴黎日后成为世界时尚之都奠定了基础。这恐怕是世界贸易史上最浪漫的一桩文化事件了。
偶然中总有必然的因素存在。如果仅仅说法兰西民族是一个以浪漫著称的民族,而浪漫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中最基本的元素,这样的解释就太简单了。
墨彩描金西洋风景纹盘
经济、历史、文化、社会变革……这一切都影响着艺术的交流和发展。洛可可艺术思潮的形成,便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
17 世纪末,路易十四继位,他是一位中国瓷器迷,曾为情妇建造中国宫(特里亚农瓷宫),但他也是一位极为专制的君主,正是他于1685 年废除了允许信仰自由的「南特法令」,导致新教徒纷纷逃离法国。在他的统治时期,法国资产阶级已在成长和勃兴。法国已被西方世界视为文化先锋。而当时最时尚的生活艺术均来自中国:中国瓷器、中国丝绸、中国漆器、
中国家具……
路易十五继承王位之后,对中国文化的热情同样未减。在他的情妇蓬比杜夫人倡导下,中国艺术的元素遍布宫廷。路易十五为了让宫廷使用中国瓷器以代替银器,竟下令将王宫所用的金银器全部熔化另作他用。法国和英国自1720 年以后,开始逐渐订制成套的餐具和茶具,瓷器渐渐替代银器成为主要餐具。这期间,英国上层社会开始流行喝茶,喝下午茶渐渐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当时的东印度公司还设计了一系列带有饮茶图案的瓷器。
而此时,18 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已开启了著名的思想启蒙运动。这是一场由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进行的反封建的文化思想运动。由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遭到封建制度、教会势力、君主专制和等级特权的严重阻碍,全社会要求变革呼声极高,一些进步思想家以第三等级代言人的身份,纷起批判旧制度,提出新设想。主要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
孟德斯鸠在所着《波斯人信札》中明确提出,假若一个君主蹂躏人民,那就理应丧失人民的服从。伏尔泰主张实行开明君主制,提倡宗教自由和信仰自由。中国瓷器在欧洲风行之际,除了孟德斯鸠批评中国也是专制国家之外,中国文化在其他思想者心中,却成为优秀文化的代表。在他们看来,当时的中国文明昌盛,中国文化精神是「思想、意识、信仰自由」的象征。最偏爱中国文化的,是法国大哲学家伏尔泰,他曾说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一切,世界的历史始于中国。中国是全世界最优美、最古老、人口最多而又治理最好的国家。当中国文明已经相当发达之时,欧洲人还是一群在阿登森林里流浪的野人呢!法国思想家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中国」条目中,盛赞「中华民族,其历史之悠久,文化、艺术、智慧、政治、哲学趣味,无不在所有民族之上」。
是什么支撑了这种对高尚文明的仰慕?肯定不是当时的中国帝王制度,而是欧洲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读到的「儒释道」精神,从中国艺术中感受到的自由自性和天地人同一的哲学精神,这对于曾经长期被神学教会一统天下的欧洲来说,无疑是一股来自东方的清新之风。因此,当时的西方知识分子充满了对中国文化的浪漫想象和尊敬。
这股清新之风,也藉助中国瓷器的风靡,冲击素来以几何、规矩为美的审美观念,冲击素来以宏大庄严的神话宗教历史为题材的欧洲艺术建构,并最后形成了洛可可艺术浪潮。
青花山水瓷盘
洛可可艺术的直接推动者是蓬比杜夫人(Madmede Pompadour)。蓬比杜夫人是一位艺术素养极高的贵族妇人。她主持的文化沙龙,集中了当时法国最优秀的学者和艺术家。当时沙龙最热烈的主题往往是中国艺术。她也是编撰《大百科全书》(全称《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的有力支持者。全书35卷,共有130多个启蒙思想家为它撰文。《大百科全书》派的首脑人物狄德罗,就认为艺术是生活之美的再现。这是一种对神圣的反叛,并与东方艺术精神相契合。
洛可可(Rococo)一词由法语Rocaille(贝壳工艺)和意大利语Barocco(巴洛克)合并而来,Rocaille是一种混合贝壳与石块的室内装饰物,而Barocco(巴洛克)则是流行于17世纪的宏大而华丽的建筑艺术风格,具有威严、庄重、奢华的特点,适合反映教会和君主的威权神圣。虽然洛可可艺术脱胎于巴洛克艺术,但催生它的却是中国瓷器带来的东方文化和意趣。
洛可可风格最早出现在宫廷装饰艺术和室内设计中,路易十五登基后,在蓬比杜夫人影响下,巴洛克设计风格逐渐被有着更多曲线和自然形象的较轻的元素取代,这种艺术风格,由皇宫逐渐渗入整个法国上层社会。由于18 世纪中国瓷器在欧洲的普遍使用,中国艺术影响下的洛可可艺术在法国迅速发展,从建筑装潢到家具、油画和雕塑领域,都大量汲取东方艺术的元素。法国人是善于吸纳别国优秀文化艺术的民族。在使用和欣赏中国瓷器的过程中,他们也慢慢解读了瓷器所包容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中国瓷器从造型到图案所承载的灵性、自然、生活化,与大自然融洽并存的品格,无疑强烈吸引了这个以浪漫著称的民族。
先看洛可可艺术的室内装饰特点。它剔除了欧洲传统的几何构成,而代之以曲线和不对称的布局。并用自然材料如贝壳、山石等作为装饰材料,以典型的中国风格的卷草舒花装饰墙面。洛可可风格的庭院设计,更可以明显看到中国庭院风格的影响。这些中国庭院是中国瓷器上的主要题材之一。
洛可可的服饰,从中国瓷器的缠枝纹样中获得灵感。融入缠枝花装饰的式样,大量采用花边、花纹、蕾丝等元素,给洛可可风格的服饰注入了灵动的活力,洛可可服饰对光泽、线条、色彩等的大胆处理,对后世的时装设计影响意义深远。它们丰富多变的自然曲线,折射出法国人对中国瓷器装饰的诠释和再造。
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中,大型历史、宗教绘画退居次要地位,而流行小幅的,注重个人趣味的画幅,这是17 世纪末期以前从未有过的现象。人物不再总是神灵、骑士或圣人,而是以生活中的贵族男女为主题,脱离宗教和国家等倾向,逐渐摆脱端庄神圣、古板沉闷的气息,以展现贵族男女游山玩水的田园诗式的风情。当时洛可可绘画最为典型的画家是华托、布歇等。华托的作品中蕴藏.洛可可绘画的革命性用色,那流畅的薄而透明的用色,为洛可可绘画艺术开创了先河,并让人联想到中国瓷器的晶莹剔透。华托作品《发舟苔西岛》中的风格与中国山水画极其相似;另如布歇的《中国花园》,源自画家对中国的想象,描绘的是中国人在花园中休憩,画中的凉亭、瓷器、服饰、植物花卉等,就是法国人心目中的中国风情。这些画家都未到过中国,他们在画作中把中国想象成天堂一样的乐土。
欧洲人眼中的中国风景大多来自中国瓷器中的山水楼阁纹饰。美丽的楼阁亭台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辉,疏密相间的树林与高低起伏的山峦引人遐思;或岸上有人垂钓,或山间有人弹琴,或塘边牧童戏水,一派怡性怡情的田园风光。这般宁静优美的生活,深深打动了欧洲人的心。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以道家的「返璞归真」为建设思想的,所以小小的园林可以表现得空间广阔,意境深远。
景点与景点之间迂回曲折,一景扣.一景节奏斐然,美在悠然自得,忘己所处。伴随.中国外销瓷器的传入,中国的园林建造美学也流传开来,在传教士以及英国建筑家威廉.钱伯斯固爵士的推动下,中国式江南小型园林在欧洲传开,「景观园艺」首先在英国出现,后来传到法国。受到中国外销瓷园林构图的影响,法国园林打破了以往的构图原则,变得反秩序,注重与环境的协调,产生了新的园林形式,即自由布局的风景园林。
洛可可家具在洛可可艺术思潮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从其装饰形式的新思想出发,圆角、斜棱和富于想象力的细线纹饰使得家具不再显得笨重,各个部分摆脱了历来遵循的结构划分而结合成装饰生动的整体。洛可可家具以其不对称的轻快纤细曲线著称,以其回旋曲折的贝壳形曲线和精细纤巧的雕饰为主要特征,以其凸曲线和弯脚作为主要造型基调,以研究中国漆为基础,发展流行一种既有中国风又有欧洲独自特点的涂饰技法。
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庄严、豪华、宏伟的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则打破了艺术上的对称、均衡、朴实的规律,在家具、建筑、室内等艺术的装饰设计上,以复杂自由的波浪线条为主势。中国的装饰风格在欧洲洛可可室内装饰艺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法国人从中国艺术极柔软的曲线、中国瓷器以及桌椅橱柜等造型中吸取了灵感,墙面的设计也含有东方花鸟纹样的生命气息。大自然中的贝壳同莨菪叶饰相缠绕形成涡形花纹,上面布满了花朵,轻盈飞舞有如流水般的曲面与曲线非常精致优美。由于法国在欧洲的文化时尚领先地位,这种艺术风格很快传播到欧洲的其他国家,以至形成了18世纪中期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洛可可」式的艺术形式。
万历青花人物纹碗
欧洲各国的洛可可家具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法国洛可可家具柔软优美,英国洛可可家具轻巧典雅,意大利洛可可家具精致柔丽,德国洛可可家具精巧华丽,美国洛可可家具简洁单纯,荷兰洛可可家具严谨端庄,俄国洛可可家具精密鲜明,斯堪的那维亚家具典雅优美。这些不同国家的洛可可家具遗产留传于后世较多,多为欧洲一些国家的博物馆收藏,使后人得以欣赏研究这些丰富华美的家具遗产。
在建筑上,便捷、舒适和实用性取代了宗教神圣和君王威仪的象征性需求。
总之,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和商品出口大国,让当时整个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审美都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中国瓷器所带来的中国文化,促使人们改变了对自然的情感,使之趋向于由浪漫潮流发展起来的方向。英国学者赖赫淮恩在谈到洛可可艺术时说:「洛可可的精神和中国老子最接近,潜伏在中国瓷器、丝绸的美丽之下,有一个老子灵魂。」他的观点也佐证了洛可可艺术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摘自郑云云《瓷上文化——东西方造物观的神祕链接》)
瓷上文化——东西方造物观的神祕链接
郑云云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