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临帖临到什么程度可以换「临帖的目的」

时间:2023-01-27 16:29:06 来源:书法有道

大家好,临帖临到什么程度可以换「临帖的目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人一般都会写汉字。很多人想把字写漂亮,还有的想成为书法家,甚至是著名书法大家,那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必经之路就是临摹古代碑帖。把自己那些不好看的笔划抛掉,代之以藏锋、回锋、悬针、垂露、屋漏痕、锥画沙等等;把自己那些丑陋的结构抛掉,代之以二王体、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等。我把这种调整改变自身书写行为的过程称之为“置换”。置换包括笔法、结构、章法、墨法、心态等的替换。从一个普通书法爱好者通过书法置换,最终成为一个书法家,这个过程相当长而且十分艰苦,当然,悟性好且又勤奋的人则要快得多。



置换由低级向高级渐进发展。初级的置换是随机和感性的。比如看到一副春联,一块匾额,觉得字好,就想把自己的字也写成那个样子。通过粗浅的摹仿,有几分相像,然后置之一旁。这种层次的人很少系统学习中国书法历史。什么碑帖、什么中锋侧锋、什么二王、什么苏黄米蔡、什么书论,他没有研究过。或只知一鳞半爪。凭兴趣和热情他也常写毛笔字,但都是写自己的“体”。初级置换大都为书法爱好者。

高级的置换是系统和理性的。他们对中国书法历史有个大致的轮廓,而对于其喜爱的书家、书派理解得较深,对各种笔墨技法比较了解。最重要的是能根据其自身的个性、好恶,长期地临摹某家某派。不仅置换笔法、结构、章法、墨法,还置换其精神实质(即字外功夫、修养),高级置换是无止境的。高级置换应该是专业的书法家或功力较深的业余书者。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有描述做学问者三种境界之诗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此形容书法置换中每个阶段的心理感受,十分贴切。



对字十分敏感,看到称意的字即产生置换冲动,通过努力,写出了那样的字即完成了置换,产生喜悦的快感。这样,一小轮的置换过程结束。接着又开始新一轮的置换。如此周而复始,每一轮置换都比前一轮有了一个提高。但到了一定程度,置换完成的难度越来越大。稍一懈怠即停止不前甚或倒退。在这个过程中,灰心、失望、沮丧、挣扎、徬徨、忍耐、坚持等等这些心绪时时围绕着你,折磨着你,使你痛苦不堪。置换当中这种状态最需要的是“坚持”,所谓坚持到底即是胜利也。

不知不觉中,写出的字的笔划、结构、章法、神采等等有了变化,慢慢地接近心中的目标,有时甚至于写出了“神来之笔”,这时,似乎有一种终于挺过来了的感觉,于是很激动,甚至于热泪盈眶。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完成高级置换的条件很苛刻,概括起来约有五点:一是要有不断进取向上的信念和毅力。二是科学的置换方法。三是相关艺术的渗透滋养。四是大自然的沐浴薰陶。五是笔不离手的勤学苦练。



置换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并非不作为,而是蓄机待发,伺机而为。初级置换阶段应极力控制主体意识,让自己的原始的书写意识休眠。这样,初级置换的效果更显著。待到较高级置换阶段,才让主体意识苏醒,然后择机让主体意识一点一点地渗透到笔划、间架、章法、墨法当中,经过融会贯通,形成内涵丰富、个性特出、表现力强的书法作品。书法置换达到这种程度,就象一个人从胚胎、发育、分娩,逐渐成长为一个成年人,也就是完成了一个置换周期。

一个人书法作品的面貌不断衍变,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置换的过程。置换的次数越多,置换的程度越深,其作品的内涵越丰富,其表现力也越强。一个优秀的书法家都是完成了多个置换周期才脱颖而出的。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