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收藏:老年书画家作品确实包含财富,只是财富是属于经营者的
大家好,凤凰艺术 专访 | 松美术馆负责人王端:欢迎更加先锋的实验性项目在「松」开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王端 x 松美术馆
8月21日,2020年ART POWER 100年度大奖揭晓,每年的榜单都十分吸人眼球,候选人选们也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松美术馆从2017年首展至今已走过三年时间,三年时间内松美术馆在圈内外人士的关注中逐渐成长。
王端作为松美术馆的馆长,对美术馆三年的成长与变化最为了解,同样地,她也伴随着松美术馆慢慢成为一个成熟稳健的“美女馆长”。值此之际,“凤凰艺术”为您带来华谊艺术公司副总裁、松美术馆负责人王端的独家专访。
松美术馆从2017年9月首展至今,已走过了3年多的时间。这三年期间,松美术馆已迅速晋升为“北京必打卡的美术馆之一”。一方面,松美术馆起初以高颜值迅速在圈内外走红;另一方面,以高品质的展览成为了经常被讨论与赞赏的“佳馆”。
同时,松美术馆作为圈内具有影响力的美术馆之一,已经连续两年入围ART POWER 100中国当代艺术权利榜年度美术馆榜单。这不得不依赖松美术馆的独特管理机制与品牌运营。
华谊艺术公司副总裁、松美术馆负责人王端
如今,松美术馆已进入了第四年,而2020年对于松美术馆来说也是特殊又关键的一年。对此,围绕着“网红美术馆标签”、“美术馆如何降低因疫情影响的劣势”以及“美术馆的真正作用是什么”等话题,“凤凰艺术”独家专访了华谊艺术公司副总裁、松美术馆负责人王端,以下为采访实录。
(为了方便阅读,凤凰艺术=Q)
Q:转眼,松美术馆已走过三年的时光,您作为美术馆负责人一直见证着自己的“孩子”长大,那您能总结一下这三年来您的感受吗?
王端:
时光荏苒,看云淡风轻,如梦似幻,「松」已经陪伴大家走过了三周年的时光。在此期间不仅见证了自己的成长、松美术馆的成长足迹,更见证了北京民营艺术市场生态的变迁,感触颇深。对于大家过去三年来给予「松」的厚爱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感恩陪伴。
不知不觉,松美术馆已经举办了8个大型展览,“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线索”展览正在进行中。作为松美术馆的又一重要学术群展,本次展览汇集了不同年代的45位/组,94件艺术大家的精选力作,将为大家呈现出20世纪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作品。
“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线索”展览现场
人类对传统的追忆从未停止。直至艺术文化平行的今天,我们也仍然在探讨如何在自己的坐标中激活传统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意义。此次展览试图重新撕开一道裂缝,透析梳理20世纪以来,传统在现当代艺术的衍生、绵延、转换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变化,以及当代艺术家对传统的态度,传统又是如何渗透进他们的日常创作中。相信大家能在此次展览中寻找到答案~也希望大家共同参与到“传统的复活”话题讨论中。
“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线索”展览现场
Q:您任职美术馆负责人后,松美术馆已经连续两年入围ART POWER 100中国当代艺术权利榜年度美术馆榜单,您对此有何感想?
王端:
感谢ART POWER 100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也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喜爱,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王端在展览“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线索”现场
Q:您们松美术馆对于青年艺术家又有着怎样的关注度?
王端:
松美术馆关注当下青年艺术家群体的生长与发展,特别推出了「轻 / 松计划」艺术项目。「轻」是指「年轻艺术参与主体」,是指「艺术轻收藏」,亦是指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应对艺术进程。「轻松」可意为「去边界化」,非专业艺术展示空间与无界限的艺术创作相糅合;市场运作与学术性相平衡,探讨与松美术馆主馆艺术大展并行不悖的公众美育是「轻 / 松计划」的议题。
松美术馆展室外展览现场
比如在2018年底为大家带来的由20位年轻艺术家组成的展览活动“UNFREEZE/不是艺博会”。活动一经发出就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面对渴望成为松美术馆主人公的艺术爱好者,提出了让青年人自主走进美术馆大门、让青年人参与到松美术馆艺术活动中、共同挖掘艺术的深度。通过赞助的形式,实现了解艺术、管理艺术、普及艺术、收藏艺术的赞助人价值。青年团体是「松」一直以来的重要力量,我们期待青年人为「松」不断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
Q:2020年,新冠疫情弥漫全球,这种世界性状况又带给了您怎样的影响和思考?
王端:
或许疫情过后会有一个新的市场机遇发生,对市场的反应也会更加敏捷和优化,会有重新调整和整合的机会。
王端在松美术馆内
大家可能会更多的关注线上内容运营,包括5G、区块链、物联网这些新的高科技手段介入到艺术品市场,相信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我们也有信心去迎接机遇与挑战。未来可能会更多的关注和涉足360全景线上观展,在线展览,线上课程等内容。
Q:在今年疫情消除掉了绝大多数的艺术活动,在这个全部线上的时刻,您觉得这会是未来的趋势吗?松美术馆对于线上展览的方式是否也有尝试?您认为线下公共艺术活动和线上间最本质的区别在哪里?
王端:
1、线上征集——「轻/松计划」艺术项目;持续发起“轻松计划”线上征集活动,运用美术馆的公众影响力,支持青年艺术家,品牌设计师,艺术爱好者的创作。
2、线上课程——同时,为更好地扩大公众教育渠道,承担全民艺术教育的社会责任,我们积极推出优质的内容及在线课程,让大家随时随地获取艺术知识干货。
3、线上展览——直播讲解展览等(未来会更多的关注和涉足360全景线上观展)。
4、线上设计品店——让艺术更贴近大众生活。
松美术馆展馆内
为了满足大家观展的需要,「松」不仅登录云端展览→「松」登录2020春季云端艺术周,且推出“浮世策展人”直播,不仅包含策展人崔灿灿独家导览,带大家云上观展,更有松美术馆负责人王端陪观众逛「松」、分享艺术故事。
Q:您觉得在世界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尤其是在公共教育和文化事务的领域,美术馆(或是艺术本身)在未来需要担任何种责任,占据着怎样的作用?它如何勾连起历史、当下与未来?
王端:
美术馆作为艺术文化知识生产者,是有效提升观众人文修养,尤其是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一个具有文化使命的社会群体,应该对自己的文化历史的独特性进行梳理、反思与再认识。
松美术馆展馆内
这也意味着美术馆管理者在自身文化历史的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有独到的见解和敏锐的判断力,使其在展览、收藏、教育、数字化应用以及文化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文化艺术传播上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实现从“以藏品为中心”到“以观众为中心”转变。
「松」不拘泥于单一的展览,同时围绕场馆和展览开启丰富多样的活动,“以观众为中心”向公众而生,增加观众走进“艺术”的兴趣和热情。比如,我们结合“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的展览,以“艺术不止”这样的形式开启了公众对艺术的探讨。
松美术馆展馆外
艺术不止白天,所以夜游美术馆;艺术不止大人,所以儿童节有特殊活动;艺术不止看看,所以有松间有乐(le)音乐会。艺术可以是严肃的,更可以是轻松的。
Q:松美术馆一直都是热门美术馆打卡之地,甚至可以说是“网红”美术馆,您对于“网红”美术馆的标签是否认同?“网红”一词又是否会影响美术馆的学术地位?
王端:
我们并不排斥大众的打卡行为,因为公共性的美术馆是要面向所有公众的,需要对公众保持一种开放姿态。“网红”也是大众对我们的认同的体现。“网红”并不会影响美术馆的学术地位,松美术馆设有讲解、公共教育等部分,也是让公众有更好的美术馆整体体验。
松美术馆成为了小红书上的打卡“圣地”
我们一直试图将美术馆的展览,突出公共教育的实效性,将话题归到小而精,一点一点地展开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增强与社区群众的互动,形成更加广泛的艺术碰撞。在这里,作品和展览没有网红光环,能被体会的只是艺术本身。
松美术馆展馆外
如果美术馆常年不展示能给观众带去启发和思考的作品,而只是表面的娱乐,就会弱化观众对艺术何以成为艺术的追问,其结果也是将展览本身雷同化,我们都需要有自己的学术坚守,通过艺术来观察和记录这个时代。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一个开放的想法和态度。松美术馆对于新概念、新实践、新媒介的艺术抱有充分开放的心态。我们欢迎更加先锋的实验性质的项目在松美术馆的空间里不断展开。
Q:在过去三年中,松美术馆的展览与活动安排是根据怎样的学术定位与发展方向展开的?您认为,什么样的展览能对这个时代而言更有意义?
王端:
松美术馆,自开幕以来,每一个展览都在某种程度强调艺术的对话性。首展从梵高到中国当代艺术,是基于馆藏的一次西方与东方的对话;第二个展览:明月松间照,是传统书画中的松与室外真实松林的交映,是古代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隔空对话;第三个展览感同身受,是央美老中青三代艺术家难得的展场交流;第四个路易丝·布尔乔亚,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交流;第五个展览隐形于色,汇集了 13 位抽象艺术家,就抽象这个表达形式用作品做对话,让观众直观体会抽象的丰富!第六个展览,艺术家赵赵个展“绿色”,同样是一种对话,他本身对古美术的钻研和热爱,从中汲取营养来激励自己对当代艺术持续的热爱和创作。第七个展览,“2020松美术馆邀请展”,呈现了20家画廊20位艺术家的作品,是艺术与2020这个特殊时间节点的对话。
松美术馆展馆外
我们于2020年9月26日为观众呈现“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线索”,展览汇集了包括常玉、林风眠、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罗中立等在内的不同年代的46位/组艺术家的精选作品,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从开馆至今,松美术馆举办了8个大型展览,同时,我们从学术、公共教育、生活方式、价值观输出等层面践行“无边界”的尝试。
松美术馆馆外
松美术馆对于新概念、新实践、新媒介的艺术抱有充分开放的心态。我们欢迎更加先锋的实验性质的项目在松美术馆的空间里不断展开。这种实验性质的作品不仅需要具有视觉性,还需要具有社会性,比普通的展览项目更贴近大众的感知,具有真实的温度,使得公众走进美术馆,提升参与艺术的热情。希望举办一些有趣的展览项目不仅丰富了当代艺术的多样性,也起到了传播当代艺术的作用。
图片来源:松美术馆
(凤凰艺术 专访报道 采访/责编/yyc)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