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大家好,渭源皮影戏「西安皮影戏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渭南日报
崔晓极
(四)
戏曲是渭南本地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有六个剧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属于偶人戏曲生成的为四种,而渭南皮影戏曲阿宫腔、碗碗腔、老腔等都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之列。当今民间艺术专家冯骥才说:“物质遗产是静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动态的、传承的、嬗变的。在这动态的演变过程中,对其影响最直接的是传人。”这就是说传承人悟性好,所传承的技艺水平就高。传承人缺才气,技艺水平必滑坡。有幸的是渭南皮影戏民间艺术家人才辈出,薪火相传。换句话说,渭南皮影孕育了出色的戏曲艺术家,造就了渭南戏曲文化遗产优秀的传承人。
阿宫腔皮影艺人富平的段天焕,当他看到阿宫腔一脉单传已到奄奄一息境地,逆势而上成立了新的皮影社。他领导皮影社深研阿宫腔艺术,琢磨皮影技巧,艰苦奋斗,争得一方天地,在危机时刻赓续阿宫腔血脉。阿宫皮影参加了陕西省的汇演,他创的“拉马”烟火技巧使同行竞相学习。他把阿宫皮影戏演到首都,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后连连称赞。
段天焕的阿宫腔唱功深厚,嗓音独特,一人包唱生旦净丑,能唱80多本戏。阿宫腔要搬上大舞台了,他被聘为艺术指导和教练,和富平剧团的工作人员一起克服困难,细心摸索,设法解决音乐唱腔伴奏的诸多技术技巧难题。先试排了阿宫腔传统剧《玉瓶赠金》《鸳鸯谱》,接着又排了《锦香亭》《王魁负义》《女巡案》等剧目,为阿宫腔成功走上大舞台付出了心血。
周总理曾赞誉南方某地“一本戏救活一个剧种”,生长于富平的著名编剧曾长安先生为阿宫腔接连写了《两家亲》等四部佳作,使阿宫腔在当代戏曲舞台上摇曳多姿。曾先生满怀热情,不顾年迈多病之身,以顽强的意志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写出了研究阿宫腔的专著《阿宫腔——最后的玉兰花》。“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阿宫腔剧种的学术专著,对阿宫腔的起源、发展、表演、音乐、演员、剧目及重要艺术活动都作了详细考证与记述”,弥补了陕西地方戏曲研究阿宫腔的空白。这本专著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以及对以后的影响不可估量。
翻开历史,碗碗腔皮影在后来时月里占据了皮影戏的大半江山。尤其东路碗碗腔影戏班社林立,优秀碗碗腔艺人层出不穷,对戏曲文化的贡献也大。
杜升初,艺名“一杆旗”,临渭区人。早年随同州碗碗腔艺人学唱碗碗腔皮影戏,21岁起为渭南焦家班社领班,唱碗碗腔皮影戏长达50年。他天赋才艺突出,既是唱曲名家,也是乐器行家,更是编剧髙手。他演唱自编的《燕子伐》《钗钏》《慎鸾交》多达40本,是被人称颂的曲译本。1951年以73岁的高龄到西安演出了《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红娘子》等戏,受到上级重视,立即被接到刚成立的戏改处。很快,经他口述,抢救性地记录了30多个碗碗腔剧本。
谢德龙,首屈一指的碗碗腔艺术大家。他唱碗碗腔声韵俱佳,弹得一手好月琴,他的净角道白被认为无人可及,擅生、旦、丑各类角色,人们赠他“红菊花”艺号。先前曾在华县领班演唱,活跃在渭北一带。1952年被特聘到西安德庆皮影社任社长,后又任西安市皮影社长。他挖掘、整理、演唱了200多本戏,接待过30多个国家的友人。他协助省戏曲剧院将《金琬钗》《白玉钿》等碗碗腔传统剧目搬上戏曲大舞台。他曾担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陕西省广播文工团艺术顾问,整理出多部碗碗腔历史剧目,创作了不少碗碗腔现代剧目。还将《白毛女》《三世仇》《血泪仇》《朝阳沟》等现代戏移植成碗碗腔演出。长安书店将他写作的《大闹天宫》《碗碗腔选集》公开出版。他还向戏曲音乐工作者传授了不少碗碗腔音乐唱段,经戏曲音乐艺术家王依群记录整理成《碗碗腔音乐》。
东路碗碗腔有名的艺术家多了,如德庆皮影社的郝炳黎、李世杰,还有同朝皮影沙底村的张礼常等,大荔王逢堂曾被省戏曲剧院聘请当碗碗腔教练。可贵的是华州地区碗碗腔皮影当今仍然有十来个班社很活跃。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华县(现华州区)碗碗腔皮影多次参加全省全国的展演汇演,屡获殊荣。艺人们也多次应邀到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地演出,开展民间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现在经常从事碗碗腔皮影演出的40多名艺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有相当一部分出身于皮影世家。他们中的潘京乐、魏振业、魏金全、吕崇德、刘华、刘兴文、姜尚文、姜建合等十余人都是省级“民间艺术家”,对碗碗腔都有骄人的贡献。
华阴老腔震山岳
说老腔是家族戏,其实早年也流行于华阴、华县、潼关一带。但是赓续老腔皮影戏血脉的主角确属华阴泉店张家族人。在老腔再次濒临困境之际,张家的张泉生带头挺起老腔的脊梁。张泉生从先辈那里接手,藏有乾隆十年抄本《空城计》和乾隆十三年抄本《马王成圣》,这都是老腔最早的演出脚本。新中国成立后,老先生牵头成立了华阴县老腔皮影革新社,扩充演员阵容。协助华阴剧团,改革音乐唱腔,设置文武场面,分设角色把老腔传统剧《借赵云》搬上舞台,参加陕西省新剧种汇演获剧种奖。老腔有影响了,逐渐开始扩大流行到蒲城、渭南、陕北以至河南、宁夏等地。
新世纪初年张泉生后辈张喜民和张家传人王振中,带领张家众兄弟举起传承旗帜,把老腔唱响在新时期的大舞台上,焕发老腔新生机。人们为老腔的表演欢呼,也为张喜民和王振中老腔的激情演唱而惊喜。张喜民嘹亮昂扬,激奋豪放;王振中浑厚隽永,苍凉悲壮。两人倾情演绎,相得益彰。老腔因他们生辉,他们因老腔成功。他们和张家众弟兄把老腔唱遍大江南北,唱到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张喜民是老腔张氏家族第十代传人,从1962起跟随父亲、祖父学习华阴老腔,从初学到现在已经60多年。他虽天生好嗓子也苦学苦练,一大早就到村子后面山坡上练嗓子和弹月琴,在不长时间就掌握皮影戏各个行当的基本音调,他注意学习熟悉剧目人物的历史故事,琢磨剧中人物以及和人物情绪相符合的音调。15岁他就开始演出,主唱《借赵云》《封神榜》《罗成征南》等。1963年还成立过“喜民班社”为群众田间地头演出。他追求的风格是坚守老传统唱法,保持原生态,讲究吼得字正腔圆。张喜民终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王振中,艺名白毛,他也是张氏老腔的传承人,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幼年家境贫寒,只上过三年学却爱读书,白天干农活晚上学戏。也拜过师学艺,学艺之路充满艰辛,受过白眼和讥讽,但不为所动。他天资聪颖,自学成才,能编剧本、能谱曲能演唱,还能制作皮影。他对老腔有特殊的领悟力,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对老腔音乐唱腔作了不少改革,丰富了老腔演出效果。他编写、改编、移植、创编、谱曲、演唱老腔剧目不胜枚举。这里只举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几件事:1980年根据张玉枫的华山神话故事独创老腔剧目《回心石》演出;他参与了《中国民间音乐集成》老腔卷和迷胡卷的编稿工作;1982年演出的老腔《木阳城》在国家音乐会上被录成电视艺术片;为湖北剧目研究室改编演出老腔《碧游宫》;1984年陕西第一次民间音乐会他唱的老腔《访白袍》获二等奖;1989年表演老腔《陈宏逼宫》应邀参加中国音乐会第二届年会并获得一等奖;1993年表演老腔获陕西“华山杯”戏曲二等奖,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他摄制录像,在中央台播发了多次;1993年芦苇编剧,张艺谋执导,葛优主演的电影《活着》,聘他作老腔配音和戏曲指导;1995年芦苇编剧、陈道明主演的《桃花满天红》,他用老腔配音配词,参与了有关场景演出并饰演了一个乡绅角色。王老先生真可称得上民间老腔戏曲艺术大家。
渭南皮影戏自产生以来,就是一块艺术瑰宝。它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如皮影戏人物的雕刻造型艺术在全国就首屈一指。皮影戏多年来一直就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足迹几乎遍布五大洲四大洋。笔者在此文中仅表述了皮影戏在声腔表演艺术方面的成就,因为单皮影戏的声腔艺术也是博大精深的。
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渭南皮影戏几个声腔剧种在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后,艺术生态改善,新鲜血液不断涌入,薪火相传。皮影戏昔日曾有过的辉煌将会再现。
本文来自【渭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