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赏析:中国李可染书画艺术院理事杨旭尧——“李家山水”经典传承
大家好,唐玄宗的用人艺术有哪些「唐玄宗任用的人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唐太宗李世民
纵观整个大唐,给人印象最深的三位皇帝是哪几个呢?我个人的答案是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有人说武则天不算唐朝,是周朝。这不是我文章的重点,希望大家不要抓我字眼。
先说李世民和武则天,两位都是一时之英主。
唐太宗李世民不必多说,英明神武,精力旺盛,果敢决断,而他对待向他谏言的臣下也能虚怀若谷。所以,李世民当时是宰相的制度是由宰相集体议政,然后由他来进行决断。
武则天
而武则天在当皇帝前已经有多年的参政议政经验,可谓旁观者清;而她又是一个极端聪明的人,所以到她临朝听政时已经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加上武则天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所以她也是有宰相集体议政,她进行决断。
以上这个方式,对于皇帝来说,可以削弱宰相的权利,分而治之。但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如果不是英主则容易成为暴君,甚至是亡国之君。
风流天子唐玄宗
而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一代明君,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得当时中国国力之强,引来外国朝拜。但他在用人方法则与上述两位皇帝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我看来,李隆基的用人方式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管理模式。到底有什么不同,请听我慢慢说来。
首先,简单比较一下三人的当皇帝前的人生,便于理解他们为什么有不同。
李世民:虽说生在豪门大族,但一生尚武,英勇无敌。阵前临敌,最重要的是果敢决断。
武则天:从极低的地位开始奋斗,经过明争暗斗,波折重重才当上皇帝。
所以以上两位相对李隆基来说,风流稍逊,但刻苦努力,是开国之君。
而李隆基从小就文采风流,多才多艺,有道是风流天子。虽然他也策动过几次政变,但毕竟不如前两位那样艰苦卓绝,果敢决断。
那么,李隆基这样一个过惯舒适生活的翩翩皇子,是如何用人的呢?
可以说,李隆基的用人可以称得上艺术,因为他会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环境用适当的人。不知道这与他善音律是否有关系呢?
李隆基的用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间段:
首先,在皇三子至掌握实权这段时间,他发动过两次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而从谋划到实施,需要一些心狠手辣,机变百出,没有道德观念束缚的人才。所以,刘幽求,王毛仲,葛福顺,张说,王琚等人就得到了李隆基的重用,并且策划两次政变成功。
心狠手辣,机智多变的刘幽求
其次,平定太平公主,掌握了真正的皇权后。唐帝国从贞观之治末期到开元初年经历了那么多场内乱和政变,国力已经衰竭,正所谓百废待兴之时。李隆基疏远了协助他政变的功臣,但他并非过河拆桥,而是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也。他认为目前国家疲惫,需要有治理能力的人才去治理国家,而再不是翻江倒海的能人了。所以,他用厚禄来赏赐这些乱世能人,但也同时把他们分散疏远。
圆通应变,不择手段的姚崇
那治世能臣是谁呢?就是姚崇。姚崇是怎样一个人呢? “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从这句可以看出,姚崇属于机变圆通之人,在拜相之初就向玄宗提出了十事要说。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遭遇蝗灾的时候(古时候,蝗灾是一种天谴,不容治理的),他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打击各个阻挡治理蝗灾的官员,用强有力的手段治理了蝗灾。诸如此类的政务,因为有了姚崇机变圆通,强势手段,所以都能做得顺顺当当,被当时人称为“救时宰相”,协助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
这个时候的李隆基是精明的,清醒的。他并没有为了这一点点成绩就蒙住了眼睛。
姚崇有才,但是过于圆通的人,道德水平一般不会太高,所以他除了治理国家是能臣外,敛财也是一把好手。纵容亲属和手下贪污是他的污点。
品德高尚,持正卫道的宋璟
李隆基看到天下初定了,决定更换宰相了。他找了些理由,把姚崇的亲属和手下惩治了。然后聪明的姚崇就领会到了,立刻申请了辞职,并向李隆基推荐了宋璟接任宰相。
宋璟,与姚崇齐名,史称“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如果说姚崇是能臣,那么宋璟就是贤臣。他的优点是道德高尚,胸襟宽广,是极佳的宰相人才。
首先,他能以身作则,有高尚的情操,为朝廷官员树立一个道德榜样。而后他能认识到自己能力不如姚崇,所以姚崇制定的治国方略不做变动,只是忠实执行。所以在他治理期间,唐帝国继续繁荣昌盛,而吏治也比姚崇时期有了极大的改善。
宋璟为相后期,唐帝国已经空前强盛了。宋璟继续守成就显得有点不足了,玄宗罢免了宋璟,重新启用张说。张说是个大才,文武(武并非指武艺,而是武略)双全,而且胸怀雄心壮志。之前因为是协助政变之能臣,政变后把他安排到边疆去了,打压他一段时间。现在,重新召回来,放到宰相的位置上,利用他的文韬武略,在开元盛世的基础上,对内提高文化水平,发展软实力;对外进行武力伸张,扩展硬实力,把唐帝国推向了巅峰。
以上,是李隆基适时用人之道。除了这点外,李隆基与李世民,武则天更大的不同就是下放权力。
他不用宰相群议,皇帝决策制度(估计是他懒,并知道应该把工作交给专业人士)。他用的是皇帝监政,宰相决策,群臣议政。把众多的决策和管理工作交给宰相负责,他只要确定宰相人选就可以了。
而他自己把精力放到分析政局,国情民意上,适时更换合适的宰相。用自己的主要精力来掌控把握最高权力的松紧和节奏,这样就避免了权力过度集中,保证了自己的皇权外,又可以轻松的治理国家。
既定的国策,不因宰相不同而随意修改,姚崇辞相,却不影响他政策的继续执行。
最重要的是,这样他就可以以旁观者清的态度去看待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并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
总结一下李隆基的用人艺术就是,适时,放权,专业工作给专业的人做,崇尚法治而不是人治。这种管理理念,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就算现在用于现代的公司管理,也有很多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