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王问草书七言古风卷
大家好,2021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分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完本文大约需要16分钟。您的关注与评论是对教研内参最大的支持。//
原标题:立足核心素养,坚持创新导向,把握中考新动态——以2022年春季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抽测八年级语文试卷命题分析为例
时光飞逝,转眼间2022年已走过春夏,新的义务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新学期开始实施。新文件的公布不仅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思考,也同时带来了课程改革、学科命题新的挑战。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从国家层面厘清了育人目标,明确了改革方向,优化了课程内容,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再动员再部署。文件下达后,我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在线上、线下分别开展了“新课标”学习研讨会,对新老教师进行培训,使每位老师站在宏观角度了解时代变化的趋势,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涵。在2022年春季期末质量监测命题制卷中,以2011版课程标准为纲,渗透了新课标的精神理念,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找准命题风向,坚持创新导向,把握广元市中考新动态。这里,以2022年春季期末学业水平全县抽测八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为例,对试题结构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县的教育教学评价提供一些新的参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命题的基本原则
通过仔细研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教基〔2021〕3号),对接“双减”政策和近五年广元市中考试题的基础上,我们遵循以下三个方向的命题原则:一是强化对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和做事过程的测量和评价,从注重考查记忆理解的结果到注重考查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和做事过程的发展水平。教学重心将从重结果回到重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探究能力培养和做事能力培养将成为最重要的教学任务,试题任务所要驱动的,不是单纯的记忆和理解,而更关注思考、探究、做事的开启、过程和结果。这种测试重心的变革,也是标准化考试问世以来不断改进、不懈努力的方向。二是坚持试题的应有开放度和综合性,注重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和评价问题解决结论的素养。不仅要考查学生是否知晓和能否应用已学知识,更要考查学生能否审视、追问、评价、改进已学知识;不仅要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状况,更要考查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态度与期待,必须把批判性思维素养与创新素养的培养作为教与考的重要内容。三是从碎片化、点状式测试走向整体性、结构化测试。教学将通过大任务来承载大观念,以主题、活动、项目等任务的实施来实现对原理、法则、态度等大观念的掌握,测试的过程,也是学生完成一个有思维含量与探究含量任务的过程,或做一件完整且有挑战事情的过程。这种测试可以更全面、更深入、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探究水平、做事能力,以及在应对复杂、陌生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立场与价值。这是“做中学”思想在考试评价中的体现,也是考试指挥棒应该发挥的教学导向作用。总之, 命题所秉持的基本思想,就是素养立意。
二、八年级语文试题命制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能力要求
2022年春季八年级语文试卷监测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试卷分为三个大的部分:积累运用、阅读鉴赏和写作,与中考试卷结构完全对应。其中积累运用18分,阅读鉴赏72分,写作60分。
第一部分是积累运用。此部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积累以及迁移运用能力,具体涉及汉字的音形书写、病句辨析、语言运用、语句衔接以及八年级下册教材内的文学文化常识(对联、地方文化等相关知识点)。
第二部分是阅读鉴赏。此部分一是涉及到快速阅读(写景散文),对学生的关键信息提取、归纳概括、思维发散等能力进行考查,本次命题还创新性的将课内文章《壶口瀑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课内知识与课外文学互相贯通。二是古诗文阅读理解,包括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对学生文言词汇的积累、理解和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进行考查,具体涉及文言实词虚词的识记、句子节奏划分、重点语句的翻译、对文意的理解等知识点。还考查了课内外古诗词的对比鉴赏和默写能力。三是教材要求阅读名著相关知识的考查,重点考察了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析其中关键语句的内涵。四是现代文学文本的阅读,其中包括对文章结构顺序、艺术手法的考查、情感价值观的理解等。四是非连续性文本,也就是综合性学习能力的考查。
第三部分是写作,为全面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加强写作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作文分为10分小作文,是教材第六单元《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插图,让学生从图片中找出谁是庄子谁是惠子,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发挥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另一部分就是50分大作文。
试题的整体难度为:0.63,分别从客观题、主观题试题难度结构来看,本次监测的试题难度分布情况如下:
(二)本次命题有以下特点:
一是语文味浓厚,取材生活,重视积累。本卷充满语文味,本着“就语文考语文”的原则命制,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自身特色,突出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考查。语言积累与运用板块重点考察的是学生的语言积累,如第1.2题字音字形和第15题古诗文默写;同时对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十分重视,如第22题给新闻拟写标题。阅读理解板块注重阅读能力的考查,无论是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还是古诗、文言文,都注重文意理解、思路梳理、表达特色、语言赏析等能力的考查。作文为命题作文,给定一段文字,让学生自行理解,结合题目,化繁为简,解放了学生思维,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助于学生的写作。
二是充满人文关心,平时教学,表达育人功能。本卷着眼于突出材料文本的人文色彩及其对学生的熏陶。如第1题所选择的材料是关于语文学习生活的,引起学生们对本学期期末学习的总结与回味;散文阅读选择了与课内知识相关的《冬日壶口》,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还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从题目设置来看,由“语言积累与运用”到“阅读理解”再到“作文”,“语言积累与运用”是由“积累”到“运用”,等等。这些符合考生认知规律答题规律,充分从学生角度考虑,尊重学生,努力公平公正。
三是稳中求新,富有时代气息,体现创新精神。对照历年广元市语文中考题,无论在考试的范围、内容,还是在试卷构造、长度、难度,2022年中考试题与前年没有太大的调整,这体现了本卷的稳定性。但是本次试卷取材鲜活,关注当前,整合板块,调整内容,也在稳中求新。选用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考查学生的观察、联想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试题材料具有较强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如第5题考的便是广元的名胜地剑门关;第23题选择的材料是今年的“神舟十三”成功上天的新闻资料,注重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四是注重学生的个性表达。语文学习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次试卷充分体现了这一课改理念,便于学生有个性化表达,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如第24题小作文,让学生自主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肯定自我感受,张扬独立个性。
(三)学生监测情况分析
1.答卷整体情况。
监测试卷共 20 道题目,主观题 10 道,分值占比 80%,客观题 10 道,分值占比 20% 。中位数为99分(中位数指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考生居于中间位置的分数), 众数为98分(众数指分数线上学生人数最多的分数)。相关数据见下表。
全县126分以上共58人,90分以下1484人,50分以下173人,10分以下13人。绝大部分的学生成绩处于 67 分到 124 分之间。以监测全体学科平均分来衡量,高于学科平均分的人数较多,相应高分段的人数密度较大,而低分段的成绩拉扯监测全体本学科平均分较去年减弱。
客观题:满分30,平均分18.16,难度系数0.61,区分度0.73,难度适中。
主观题:满分120,平均分77.08,难度系数0.64,区分度0.91,难度适中。
2.答卷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不强。本次八年级学生学业水平监测语文试卷的内容,在紧密结合教材的上同时,注重基础,强调细节,题型多变,含量丰富。看似简单,实则出题灵活,具有一定难度。有一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太过自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微变换下形式便无从下手。出现了提笔忘字,诗句默写张冠李戴或者乱写、留白的情况。考试时间紧张,学生往往粗读试题要求,草率作答,导致答题条理不清,答非所问,语言技巧运用混乱。另外,答题用语不规范,也应该引起学生的重视。
(2)文言文词语积累不牢固,对篇章内容理解肤浅。本次考试中将课本内的《桃花源记》与课外的《晋书—陶渊明传》结合起来,第9题由之前的文言实词选择题改变形式为填空题,让学生自己分析由课内的知识迁移到课外的知识上。一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识记不到位,对关键字词的理解,落实不到位。且在文言翻译时,未能做到所要求的“信、达、雅”。对于文言文阅读理解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五个意识”做得不好(即材料意识、文本意识、要点意识、术语意识、规范意识),只会死记硬背,遇到灵活的题不会变通。
(3)现代文阅读缺乏语言理解感悟能力。考试中所选的现代文阅读材料均为课外的,包括书信和议论文阅读。从题型上看,主要是问答题,突出考查学生阅读表达能力和独特的体验,同时注重到读书方法和探究意识的考查。从答题情况看,很大一部分同学,只读了文字表面的意思,没有读懂文章的深层次内涵,如18题1小题有部分同学理解成寂寞在三个句子中各自的意思。理解不深入,不能抓住人物的具体描写来体味人物的思想情感,理解浮于表面。表达上逻辑性不够。故19小题称呼改变的用意,答得不够准确。对于现代文阅读20题要求学生结合相关内容加以阐述,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分析,或者分析不够深入。题干要求回答态度是否相同。有些同学根本没答;大部分同学辨别不清态度相不相同,有明显涂改迹象!
(4)作文缺乏个性。本次作文题目为《对话》,内容紧扣教材和课标,不过这个命题作文,学生在短时间审题立意较难,所以出彩的文章很少,就是高分段的文章也是相对而言。一部分学生审题不清更换题目或者不写题目;思想内容上空洞肤浅,立意不高,无创新。部分完全抄写阅读题,语言不文明甚至粗俗。字数不够,书写潦草,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甚至不写标点。学生写作的格式有问题,很多同学喜欢第一排空起,第二排写题目,第三排空起,第四排才开始写正文。作文内容不够丰富,缺乏想象力,同时理解能力有问题,好多同学把“对话”写成了辩论赛。少数同学没把握好时间,能够写好,但是没写完。出现多篇空白页、题目与内容不相关的文章;虽以对话为题,但很多篇只有一方的话,多数学生的作文以议论的形式写作,但都流于表面,缺少具体的论证。
(5)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有学生错位答题,虽然写了交换符号,但是由于改卷板块划分,不能看见上一题答案导致零分。学生的书写除了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的问题,还出现了字体太小,试卷有污迹等问题。此类问题都是影响阅卷老师的阅读,从而会降低分数。建议学生打好腹稿,心中有数后再下笔,不要随意涂改,尽量将字写的整齐,字体大小适中。部分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对于自己感觉答错的地方反复勾划或涂墨团,导致卷面不美观、不整洁。
(6)个别学生态度不够端正。学生答题随心所欲,没有逻辑性。如24题,这是一道开放题,本身并没有标准答案,但有的同学,回答问题时太过口语化,偏离中心,甚至是任意想象。虽然是开放题,但也要联系课文内容,联系主题进行回答,更容易获得高分,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部分学生出现很恶劣的应试态度:不仅大字书写与老师对话的内容,还反复誊抄一个字来占满半页作文纸,并且出现好几篇一句话都表达不清楚的文章,接近一半的学生书写也不工整。
三、教学的建议
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研究2023年中考试题命题趋势,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顺应课程改革,更新观念,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注意学习,从整体思考语文教学,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立足实际,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能得法于课。
(二)立足核心素养,把握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导向。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从培养核心素养出发,把握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整体交融的特点,注意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过程中,整体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注意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避免将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简单罗列。结合具体语文教材的特点,紧扣核心素养,发挥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1.夯实基础,提升语文学习能力。语文作为初中重点学科,需要做到背诵记忆、多读多记。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背诵,初中语文会学习很多词组、成语、古诗文等。这些细小的知识点都是需要记忆和背诵的,切不可因为偷懒而囫囵吞枣。此外,对于涉及到的文言文要多读多看,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触类旁通。虽然有些文言文读起来会拗口,但也应该将课堂要求的背诵内容保质保量地完成。同时,开卷有益,多读书,每一个学习阶段都会有推荐阅读的书目,在自己的空闲的时候、暑假或者寒假要充分利用好进行阅读量的提升。在读书的过程中,将遇到的经典佳句进行记录,形成自己的读书笔记,也可以记录自己的读后感悟。这些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在悄无声息中提升你的语文能力,腹有诗书气自华。
2.加强语文积累,积淀文化素养。积累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内的积累主要是在诵读中,如描述人物、景物等词语;细节描述具体生动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富有哲理、意味深长的句子。课外的积累,则可以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图书馆的有利资源或学生的自我的藏书,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从书本中汲取知识,拓宽眼界,树立文化自信,积淀文学素养。
3.归纳题型,培养阅读分析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做阅读分析综合题时,应侧重归纳阅读分析的题型。首先把现代文阅读大致分为小说、议论文、散文、说明文的阅读,然后结合其出题方式及答题要点,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规律性东西。比如小说阅读,以人物形象、性格及描写方法的分析为主;说明文阅读,以说明方法为主;议论文阅读,抓住中心论点,以论证方法为主等等。平时做题时,多做重点点拨,让学生加深印象。
4.理清作文思路,培养个性化写作。加强规范书写,利用学生中的范文给学生讲解写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并让学生通过日记、随笔等写作练习,在多看、多练、多比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对学生进行思路上的引导,将作文的主题和大致线索勾画出来。考虑到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无论什么题材,都会写成记叙文格式,对此,教师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引导学生对议论文以及其他题材的作文形式进行了解和掌握。此外,当遇到对素材资料积累较少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写作素材的辅导,每堂课可引发一些相应的作文素材给学生讲解、参考,使其从素材中学到相关的写作知识,尽快写出合乎题目要求和规范的文章。通过对所发素材的内容和具体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对作文中心话题的确立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树立创新思维,研究中高考题,对接初升高。连续几年的课程改革,中考改革,为中考语文试题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无论是试验区还是非试验区,试题更为灵活,更具有综合性。通过设置开放性的考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最能体现创新思维。其主要体现为联系学生实际,真实性强,且地方特点明显,乡土气息浓郁,内容涉及学习交流、推广普通话、采访、写公益性广告、设计栏目、提建议等,与语言的实际运用相比,内容更加丰富,覆盖面更广,综合性更强。因此,我们在命题的时候可以考虑通过综合性学习来创新题型。除了研究中考题之外,我们还要将目光瞄准到高考试题上,高考试题的改革同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考命题的变化。由浅入深,使学生平时拓宽眼界,增长知识,由初中升入高中时,更快,更好地适应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生活。
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卷不同。若想来年登金科,仍需埋头把卷析!厉兵秣马,备战中考。剑阁教育在广大教育者的努力下,必将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剑指苍穹!
来源∣作者∣李金红(剑阁县教研室)
声明∣本文章内容为教研内参提供的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