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带娃比工作还累「每天带娃好累」

时间:2023-02-05 12:45:03 来源:大C聊启蒙

大家好,带娃比工作还累「每天带娃好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昨天我的外国友人一脸狐疑地问我:“为什么孩子们在饭桌上等待开饭的间隙,中国家长们总是喜欢给孩子看iPad?"

我认为原因显而易见,自然是希望孩子能够安静点,给大人交谈的空间。于是我反问:“不看iPad坐不住呀。那你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这个问题问出来其实我已经有答案了,确实,在国外的公共场所,我几乎没有看到过吵闹的孩子。对这些孩子来说,安静下来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阅读,可以画画,甚至可以听大人讲话。而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总需要靠视觉化的高强度刺激来保持专注?


不同的养育观让亚洲国家的父母与西方父母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教养风格,也自然强化了孩子们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艺术游戏力》一书中,韩国作家辛有美带着对法国艺术教育的向往深入当地,通过参观幼儿园,走进不同的当地家庭以及日常在街头巷尾的观察,细致入微地呈现了这个艺术国度的色彩斑斓,也解答了作者和读者心中关于艺术启蒙的诸多疑问。

去年大热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的导演周轶君说:

健康的教育千篇一律,不健康的教育各有各的问题。而所有教育都有一个底座、基石,就是要对孩子有耐心,做到情绪稳定。

虽然哪里的月亮都不是圆的,教育不存在绝对的优劣之分,但法国家长确实比中国家长更从容而有耐心,我想这与他们把艺术带到日常生活中不无关系。在《艺术游戏力》一书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悠然自得的家长和孩子们,他们彼此陪伴,却又相互独立;他们把创意过到了平淡的日常中,各自专注于自己的创作,最终又在家庭游戏中得到了“双份的快乐”。读完这本书,最让我震惊的并非家长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虽然这一点也让人影响深刻),而是作为中国家长,为什么我们没能在孩子的教育中得到滋养,而往往只是感觉到了压力和焦虑?


01 艺术让人沉静的力量

跟作者辛有美一样,我也常常惊异于国外的孩子们在公共场所表现出来的自控力。孩子们的自我创作不仅发生在课堂,发生在家庭的亲子陪伴中,更发生在公共场合的等待中。家长和孩子们都是就地取材的能手,能够随手用纸巾,废弃旧报纸等“无用之物”创作“有灵魂的作品”。

法国的艺术启蒙特别注重孩子们的“五感”发展,老师和家长们都会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训练。相较之下,我们的孩子则唯独在视觉刺激上得到了“过于充分”的开发,虽然中国的家长们常常看起来很忙,但实际上并没有照顾到孩子的发展需求,而是从自我方便管理的角度出发。试想想我们周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没有自理能力的宝宝?外出吃饭只能靠iPad才能安静,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却还需要大人喂饭,老师不喂就不吃?

认为孩子在做不好之前就不要尝试,其实是一个很可怕的心态。芭学园的创始人李跃儿女士就孩童的自我发展曾有过这样的表述:

每个孩子都是在自我探索和试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如果我们不在适当的时间放手让孩子尝试,那么就等同于扼杀了孩子发展和建构的机会。

法国的家长们在保护孩子的探索欲这一点上可谓是教科书式的典范,他们能够允许孩子用颜料自由地涂鸦(在穿好美术罩衣的情况下);他们能够把儿童剪刀、泥沙等美术用具放在孩子们随手可取之处,在设置少数的必要规则之外,让孩子自由发挥;他们甚至允许孩子在画家的美术作品之上进行叠加作画,还把“被破坏”的作品视为一种别样的艺术。


回到我们最初的那个问题,法国餐厅的孩子们为什么能够如此沉静?我们常常以为只有被高压控制的孩子才有可能顺从,却不明白控制本身就带有一种深深的不信任。亲子之间一旦产生了绝对的强弱关系,孩子就很难在任何活动中心无旁骛地创作,自然也不可能心悦诚服地融入到社会和父母建立的规则之中。那些在公共场合撒泼打滚的孩子们,也一定无法沉静地体会艺术的魅力。

02 不带评判的艺术教育才能走进生活

近几年来,中国的艺术启蒙教育机构随处可见,孩子们的绘画水平也不断提高,然而我们的艺术启蒙教育却远没有成功。更多的时候,该接受艺术教育的其实是家长而非孩子。

作者辛有美在实地采访中走进了一个法韩跨国婚姻的家庭,生活在法国的奥利维尔一家完全承袭了法国家庭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但家里的艺术活动,几乎都没有韩国妈妈允京的参与。相比那些全家人一起加入到艺术创作中的家庭,从小就被贴上"没有艺术天赋"标签的允京似乎少了一点接触艺术的自信。跟韩国的艺术教育一样,中国父母也是在“评判”中长大的一群人。记得在我小时候,几乎没有孩子不喜欢画画或做手工,因为比起背书写字,丰富的色彩和创作的自由总是让孩子们着迷的,但是到了一定的年纪,作品评比、老师的忽视或者否定,甚至是贴在我们身上的“没有天赋”的标签,都成了我们最终放弃创作的原因。

比起亚洲家长的唯结果论和单一评价标准,法国家长则更重视陪伴的过程。有时候做起手工来甚至比孩子更专注,因为没有所谓的“优秀作品”评比,他们也自然感受不到结果的压力,反而能全身心沉浸在艺术的快乐中,而非当成苦差事来完成。

作者在书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在画画、做手工等美术活动中,孩子真正期待的不是“做得好”一类的夸赞,而是想要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这让我想起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周轶君在芬兰课堂上流泪的那一幕,从小被贴上各种标签的我们,到了一个认可努力,而不追求结果的安全环境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宽容,怎么能不感动?


03 当孩子不再是宇宙的中心时,反而更能健康成长

一说到西方的教育形态,很多家长会提到所谓的“快乐教育”,认为放任自由是西方教育的精神内核。其实这是一种误读,试想放任自由的管教如何能教出守规矩的孩子?优秀的教育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孩子思想上是自由的,而行为上是受约束的。不管在东西方,优秀的家长们都特别能够倾听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不追求单一的所谓“正确答案”,也不要求孩子获得何种具体的成功,在思想上给予了充分的创作自由;然而在行为上,家长们却要求孩子尊重场合,尊重他人,任何时候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学会等待是中国教育特别缺乏的意识,咱们的孩子常常急于表达,却不善倾听;急于得到满足,却不能体会等待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这与大人渴望即时满足的心态如出一辙,我们常常没有耐心看着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总希望孩子每次上美术课都能看到作品,每次学乐器都离考级更近一步,适当的压力能让孩子有目标感,但过于注重结果也会让孩子失去纯粹求知的乐趣。相较之下,法国的老师和家长们则都更愿意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去完成一个艺术项目,在过程中培养孩子们“观察——触摸——体会——表达”的能力;外国的孩子们学乐器,也更倾向于从学会欣赏音乐入手,而非纯粹的技艺打磨。


让孩子们在等待的过程中明白,他们并不是世界的中心,是咱们中国家长们特别需要思考的议题。家长也会有自己的需求,他们也需要与人交谈,专注于工作,处理日常的杂事,而并不仅仅是陪“我”玩,总以我的需求为先。过分关注孩子的教养模式不止容易养出一群“巨婴”,也容易把父母与孩子的一生捆绑,因为付出地多,所以自然地期待孩子更顺从,用父母期待的方式来反哺。

当孩子不再是宇宙的中心时,家长才能关注自身的需求,而非在不断的“自我牺牲”中裹挟孩子前行;去中心化同时也能让孩子明白亲子间虽然有十几年相互陪伴的缘分,但终究是独立的个体。正如纪伯伦那首著名的《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中的那段话一样: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读完这本书,我收起了自己“没有艺术天赋”的标签,开始每天陪伴孩子进行艺术活动,方才发现艺术真的是一项沉浸式的减压活动,难怪法国的家长们有时候比孩子更专注于创作。我也尝试着与家人们沟通他们关于环境整洁的“执念”,希望他们能在执行必要的规则之外,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感谢《艺术游戏力》,不但让我勇敢地去除了身上的标签,在艺术创作中得到专注的快乐,也给我的育儿观增添了新的维度。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