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老子的哲学理念「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

时间:2023-02-05 17:57:16 来源:哲学很好懂

大家好,老子的哲学理念「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时期,诸侯称霸,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已,政治体制出现了深刻的危机。

战争不断

在危机面前,一部分先进分子开始了历史性的反思,思考天人关系这个根本问题。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中,老子的道家哲学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诸子百家

老子是中国宇宙论的开创者,以"道"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道在有天地之前就存在了,处于未分化的混沌状态,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

老子宇宙

所谓"道生—",指道独立无偶,混沌未分;

星云

所谓"一生二",指混沌分化为天地;

地球

所谓"二生三",指天地产生阴、阳、冲气;

地球阴阳

阴阳象形

所谓"三生万物",指阴、阳、冲气相交而形成各种事物。从道生一到生万物,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道在产生万物之后,亦内在于各物之中,而成为其德。人以道为本,发展其德,就可以成就所谓"上德"、"孔德"、"广德"、"健德"、"质德"。

通过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冷静观察和理性思考,提出了一套"贵柔"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事物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都是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而对立面又是相互转化的。最大的成就表现得好像有缺点,而其作用不会败坏;最大的充实表现得好像很空虚,而其作用不会穷竭。这反映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水的哲学

老子以人、地、天、道为顺序,提出了依次效法的原则,最后归结为"道法自然",即以"自然"为法则,也就是顺其自然,没有丝毫人为的参与,不加丝毫勉强作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德"到"无为",组成了老子的社会政治理论。

他要求侯王以"无为"治国,以保持国家的安定。

"无为"是老子治国论的核心观点。所谓"无为",并非毫无作为,而任物自为,唯其如此,才能无不为。

老子从历史与社会实际生活中总结出如下经验:

天下的禁令越多,人民就越容易反叛;民间的武器越多,国家就越易陷于混乱;人们的知识越多,奇巧的事物就越多;玩好之物越多,盗贼也就越多。

因此,老子申述自己的"无为"主张∶君王无事,人民自然富足∶君王无为,人民自然顺化;君王好静,人民自然端正;君王无欲,人民自然淳朴。

老子认为,"无为"是一门统治艺术。在自然界,江海所以能统属众多小河流,是由于它能处于众多小河的下游.那么在人类社会,天子要领导民众,就甘居其后。要统治民众,就必须言辞谦逊。

老子的修身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为道",二是"为学"。

他说不断增加知识,不断减损欲望。前者属于知识论范畴,追求的是知识的积累;后者属于道德论范畴,追求的是精神境界。"为道"的最高境界是将一切欲望消除净尽,以达到"无为"的状态。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

促进知识的发展,却不一定能够帮助道德的成长。道德的成长是通过减损欲望复归本然之性而实现的,它所要追求的是"自然",而不是"人为",知识的增加反足以添忧,这表明,老子已天才地猜测到了认知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矛盾以及二者的分裂。

有老子并不反对"为学",老子真正反对的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智辩、巧利、伪诈行为。

什么是“道”呢?

"道"是无法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把握而认知的,只能以"观"的方法作整体的体悟。老子强调,运用"观"的方法时,必须保持内心的安静,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知天下"、"知天道",即把握宇宙整体之"道",不能靠"出于户"、"窥于牖"的具体认知活动,只能先把心中的切欲望去除掉,才能最终体悟"道",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

"观",即直观,是一种直觉思维。这种"观"的方法对后世中国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道家与儒家最初是同源并出的,即共同源自上古巫术礼仪。二者基本上也是相容互补的,不仅孔子曾"问礼于老子",称赞老子"其犹龙邪";而且孔老分别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肯定了仁义、孝慈以及礼乐。

孔子问礼于老子

但是,发展到战国时期,随着学派的创立,学派之间除了相互渗透交融以外,也免不了对立斗争。儒道两家是当时的显学,两个学派开始互相排斥、互相诋毁。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