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现在很多小伙伴对于古玩很有兴趣,收藏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关于《天工·黄战生山水展》在汕头画院展出的问题,西北艺术网小编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不要走开,我们一起来了解《天工·黄战生山水展》在汕头画院展出。
康定新都桥(国画)
黄战生曾请人刻了一方印章,茶生。这是黄永玉先生见他一坐下就喜喝茶,到北京拜访他也自带茶具而起的名字。当年的沈从文先生也曾把黄永裕的“裕”改为现在的黄永玉的“玉”字一样。看来提携晚辈,要从名字改起,这是趣话了。
战生喜荷,大概因老家有座莲花山之故,两年前,他已把荷花演绎得淋漓尽致,并在广东画院成功举办荷花个展。随之广东画院也把他招安为签约画家,河北美术学院特聘他为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陈洪绶曾经总结几个画荷花的“旗手”:“李老十之荷如英雄落拓,边平山之荷如美人迟暮,霍春阳之荷如秋桐栖碧凤,王和平之荷乃孤鹜宿汀洲。”真是个个了得。而战生兄之荷花,则让我感到阳光的存在,绿色的荷叶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蔚蓝,硕大的莲花则对着你仰头大笑或只露出半脸浅淡相迎。从去年的汕头潮籍名家名画邀请展中可见一斑,画到这种程度,黄战生却一反旧态,托着四十多张山水画到汕头画院举办画展。其中一部分还是最近广东画院组织川西采风的写生稿。可见战生兄开始两条腿走路,既花卉又山水。抑或已找到两者的连接点,怪不得在深圳举办的个展曰《山?花》,又山又花了。
有一本书叫《“60年代”气质》,那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年代,作为同龄人,我喜欢战生的“假纸角作旷野”的豪情,一气呵成。对着这批山水画,其笔下线条既显山、水之象亦显笔、墨之象,曾经采访时问过他对笔墨的理解,他淡然一笑说:“一支毛笔先蘸清水,后在笔尖再点上浓墨,落笔时疾时慢,时中是侧,便产生浓淡笔墨,就这么简单。”事实上,战生之山水画,讲求动势,山动,水动,云动,笔动,心动,清人王原祁说:笔墨一道,同乎性情。战生在创作中大笔开路,散开的笔锋未来得及回缩,第二笔又上去了,慢慢笔尖又回缩成中锋。如此之动,必是激情使然。
恍兮而又惚兮,如此一来,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黄战生花卉、山水兼得之。就像他在《自嚷》文中说的:“我不想被定位为花鸟画家或山水画家,就是一画儿”。(志雄)
由汕头画院主办的《天工·黄战生山水展》于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汕头市新兴路33号汕头画院展厅展出
黄战生简历
黄战生,1962年生,广东澄海人。
现为广东画院签约画家,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城市画报副总监,广东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书画家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
曾举办个展“散漫·黄战生国画展”(广州)、“黄战生综合艺术展”(曼谷)、“山·花·黄战生中国画展”(深圳)。
美术作品及评论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城市画报》、《香港书画报》、《雕塑》、《美术》等。出版专著有《散漫·黄战生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黄战生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吉祥符》(海南出版社)、《散漫》岭南出版社、《天工·黄战生山水》南方中国画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