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陶瓷作品:香港总部经济实践对佛山发展陶瓷产业总部经济的启示

时间:2021-09-30 20:45:04 来源:中国陶瓷网

香港总部经济实践对佛山发展陶瓷产业总部经济的启示

香港作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内地的跳板,经过多次的经济转型,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总部经济特点的城市。佛山在行政划分上作为一个二类城市,尽管近几年来综合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但与毗邻的香港相比,无论从法治、税收、交通还是城市包容性以及市场基础等方面都远不及后者。
因此,目前有志于打造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发展极具特色的陶瓷产业总部经济的佛山很有必要学习借鉴香港发展总部经济的实际操作成功模式和现行实践经验。
第一, 优惠透明的税收制度以及良好的金融环境。
香港作为中国一个特别行政区,城市发展在经历英国统治多年后,吸收了西方政治、法制和金融管理等多方面的城市发展经验。目前,香港拥有一个简单易行和具有很大吸引力的税制,其税收利率保持相当低的水平,以致很多跨国公司纷纷将总部或地区总部之“巢”筑在此,因为这样能为企业降低很多融资成本。
近年来,佛山尽管整体经济实力突飞猛进,但政府治理能力由于受到种种主观、客观因素制约,税收、金融制度尚不够完善,相关政策缺乏一定的透明度,对于欲进驻的企业来说,这是很大的障碍,尤其对于大型外资企业。佛山要发展陶瓷总部经济,首先要在招商方面下大功夫,只有吸引到知名企业落户于此,才可能将总部经济做大做强,而优惠的税收、宽松的金融环境是吸引大企业的最好条件。像香港一样,对进驻企业抛出税制优惠这个大萝卜,才可能最大限度吸引外资以提升城市品位。
第二, 宜商宜居的城市环境,包括空气质量、交通状况以及城市包容文化。
香港地处亚太中心位置,坐拥内地这片腹地,城市自然区位优越。经过多年的整治,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软硬环境优美兼备的国际级都市。香港不仅保证了交通的顺畅和空气质量的达标,同时可以让自身成为一个具备多元文化的极具包容性的民族熔炉。宽容、大度的城市风格让香港在吸引企业将总部设在本地方面占尽优势。
佛山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经济上日新月异屡创佳绩,令国人刮目相看。但是,在成绩的背后,佛山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作为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陶瓷产业的欣欣向荣换来的是对环境的大破坏,现已划归城区的石湾和南庄的空气质量让兴致勃勃的投资置业者望而却步。如今政府和企业在陶瓷企业外迁之大背景下高瞻远瞩提出发展总部经济值得赞赏,我们也看得出政府在环境治理、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狠下工夫并取得一定成就。
另外,佛山作为规划建设中的的广东第三大城市,需要塑造很强的多元文化包容性格,任何形式的歧视性排外行为都会成为发展总部经济的绊脚石。
第三, 发达的服务业对发展总部经济具有造血功能。
以金融和商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是香港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的因素。
发达的已经整合成一条完整产业链的囊括了物流、咨询、法律服务、传媒、设计、医疗、保健和展览等环节的高端服务体系促成了香港产业总部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国内外任何一个城市要发展总部经济,都免不了要在配套上打造适合自身的服务业。佛山也不例外。目前,佛山打造国内第一个单一产业总部基地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需要利用“飞鸿故里,有为之乡”的城市文化地位,打造集资讯、娱乐、商贸、餐饮、文化和物流等于一体的强大服务体系。
第四, 总部基地保持与制造基地的适当“离”“合”。
香港发展总部经济离不开一个基本环节,那就是生产加工基地。“珠三角”密集的、低成本的加工基地区域,让香港在吸引大企业地区总部或亚太总部入驻时占尽资源(原料、劳动力和运输等)优势。可以说,总部基地与制造基地的适当“离”“合”促成了香港总部经济实践的奇迹。
佛山作为饮誉全球的陶瓷产区,在世人面前给自己烙上了“世界工厂”的印。拥有泛大佛山的密集的陶瓷产业制造基地,这是佛山发展总部经济的一大优势。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佛山政府鉴于原料、能源以及环保等新问题凸显,制定了不再审批建设陶瓷新项目的政策,并且对不符合一定生产及环保标准的中小企业下了“限期整改”的禁令。目前,佛山一方面协助支持陶瓷企业往城外、周边城市甚至是省外各大新兴产区转移,另一方面从政策扶持上鼓励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中型陶企将企业总部留下来,同时也以高姿态欢迎外地陶企甚至海外大企业将总部或驻华办事处等设在佛山,从而实现总部基地与制造基地的“离”与“合”。
作为后起之秀,佛山在陶瓷产业方面发展总部经济任重道远。尽管佛山发展总部
经济时从产业划分、实践时间和区域以及操作模式上与香港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总部经济实践上屡试不爽的香港作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还是有足够多的发展总部经济的经验供佛山参考的,其成功的实践对发展中国陶瓷产业总部经济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