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脊梁(书画篇)·走向世界的共和国文化大使·张庆祥作品展
传统制陶 一声叹息
一座简易的陶窑,搭建在一片狭窄的空地里;一个用木头做成的的转轴,安放在地里,用脚一踢就开始转动。然后,双手抱着一堆揉合好的陶泥,顺着转轴的方向往上抱,一个缸或一个钵顷刻就做好了。这就是传统的手拉坯制陶。7月26日,在桐城市双岗镇一个陶器厂,记者找到了这样一群制陶工作者,炎炎夏日下,他们汗如雨下,在闷热的空间里制造着一件件陶瓷工艺品。
走进简陋的土式平房,浓郁的泥土味扑鼻而来,平房内,已经成型的陶制品堆放得整整齐齐,在这些陶制品旁边,几名老人正在转轴前静静地搓揉着陶泥。这是记者走进制陶作坊看到的第一幕,其实在制陶作坊里,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上演的都是这一幕,犹如一个定格的镜头。老人们就是制陶工作者,他们从事了一辈子的制陶,对制陶,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记者的要求下,老人们当场为我们表演了手拉坯制陶方法。这种十分传统的做陶法实在让人大开眼界。从起土、碾泥、揉土、下车、踢车、抱圆、成形,做一个陶罐他们仅用了约5分钟时间,手脚非常利索。然后是晾干陶罐,晾干后再进行烧制,老人们说,大晴天一天时间就能晾干它们,逢下雨天则需要三天时间。“手工制陶是民间技艺的典范,从选土、和泥,上釉到烧制,全凭艺人长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手感。”谈到对制陶的看法,张老师傅说出了自己的心得。和作坊里其他的老人一样,张老师傅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将泥土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陶制品。他向记者回忆起自己和制陶的故事:他一辈子都在家中搭窑烧陶,以前,塑料、金属制品稀少且价格昂贵,一般农村人用不起,所以这种陶器制品在农家具有一定的市场。由于交通不便,他那时候经常肩挑一大堆陶器在集市叫卖,虽然是件极为吃力的事,但陶器的销路还不错,可以以此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然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买陶器人的减少,陶制品的市场也越来越小,家庭式制陶已经没有生存空间。如今,他在这家陶器厂打工,每做一个陶器平均也只拿到几元钱,一个月下来也只有几百元。
“如今,干我们这一行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啊……”谈起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工作———制陶,老张师傅一脸惆怅。制陶是中国传统手艺,然而,到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手工制陶技艺复杂,专业程度高,制作工艺时间长,再加上现代化制陶业的冲击,传统的手工制陶业开始丧失市场竞争力,昔日辉煌的制陶业逐步衰落,年轻人要么转行了,要么到沿海等发达地区的陶瓷厂打工去了,更年轻的一代人又不愿意学这古老的手艺。到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陶器厂解散,各自为政,不久就维持不下去了。如今私人承包了这些制陶企业,在此打工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我们这些老人不在人世了,这古老的手艺也就失传了。”老人一声叹息,道出心中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