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画鉴定专家
圆明园罹难150周年 150件文物、数千件瓷片修复展开
150年前的一个秋日,北京,英法联军兵临城下,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先将其洗劫一空,后放火焚烧,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火烧圆明园”事件。150年后的今天,为了纪念圆明园罹劫,一个惠及150件文物、数千件瓷片的文物修复活动,首次在圆明园举行,并免费向公众开放。面对曾经是“万园之园”的美轮美奂和如今遗址的满目疮痍,亲眼目睹修复人员耗时艰难的瓷片拼接工作,每一个参观者的内心都不可能平静。
手工清洗、细致拼接、着色上釉……一系列令人屏息凝神的文物修复工作首次呈现在普通观众面前。6月18日,圆明园文物公开修复活动正式启动,市民可在现场亲眼目睹诸多破碎瓷片被复原成一个精美瓷器的过程。
6月18日上午,在圆明园南门内的文物科技保护基地,设立了“文物现场修复展示区”,近百片大大小小的瓷片摆满了工作台,工作人员仔细地比对、分拣瓷片。另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对瓷片进行擦拭,像拼图一样按照原有纹饰图案用热熔胶对瓷片进行拼接。通过玻璃幕墙,市民可以近距离地观看修复间内文物修复全过程。
圆明园文物修复公益活动组委会负责人介绍,修复文物中主要是圆明园出土的官窑和民窑破损瓷器,修复过程包括照相记录、器型图绘制、分拣、清理、拼接、塑型、上色、做釉、做旧等16道工序,其中,难度最大的是从3万多片出土瓷片中挑选出可以修复的瓷器瓷片,目前仅选出五百片。首批修复完成的20件文物中不仅有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使用的精致器具,也包括宫女、太监使用的普通用具。
工作人员介绍,在此前的瓷器分拣和拼接过程中,他们还意外拼接出了一件康熙青花龙纹碗。
据了解,现场修复将向公众免费开放至10月。目前,市民可在现场看到已完成修复的20件文物,其他130件圆明园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预计在10月18日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日之前完成。届时,修复完成的文物将交付给圆明园,并举行巡展。
【国内首次】展示文物修复的全过程
6月24日,圆明园里距离南门不远的一个院子内,是同期落成的圆明园文物科普教育基地,文物修复活动正在基地内的展览馆举行。整个展览馆被一道玻璃幕墙分为前后两个空间,幕墙外是“圆明园·世界的集体记忆——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主题展览,幕墙内是文物修复人员的工作现场。展览以图片和实物为主,图片内容包括圆明园焚毁前后主要景点、建筑的对比,中间展台上摆放的是数十件重新修复的瓷器,其中既有成功修复的完整器件,也有永远不可能拼接完全的大瓣瓷片。
进入场馆的游客参观完图片后,一般都会聚集到幕墙前仔细观看工作人员如何拼接、修复这些瓷片。虽然整个场馆所占面积不过两三百平方米,参观人流络绎不绝,但馆内鲜少大声喧哗,异常安静。当日室外艳阳高照气温达到34度,铁板搭建的场馆内因电路未铺设完还没有安装空调,但人在馆内身处庄重、安静的气场,并不觉得十分炎热。
该项活动由圆明园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共同发起,据基金会相关负责人钱芊介绍,向观众展示文物修复的全过程,在国内尚属首次。此举旨在呼吁游人爱护文物、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国人自觉保护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热情。“圆明园遗址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她既是中华文明无比辉煌的历史纪念,又是中华民族近代屈辱的纪念遗址,更是值得全人类深刻检讨和反思的文化遗存。而圆明园的文物,除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外,同时也是科普教育形象、生动的活教材。”
目前,在圆明园文物科普教育基地进行修复的文物,大多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珍品,包括瓷器、玉器、佛造像、法器、石刻、琉璃等。
【意外收获】拼出康熙青花龙纹碗
目前向公众展示的文物修复活动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志愿者将纷繁复杂的大小瓷片根据颜色、花纹瓷片种类进行分类,二是由专业修复人士对残缺的器物进行修复。
摆在志愿者潘婷婷面前的是174片青花瓷片,在外人看来,这些瓷片花纹相似,瓷质相同,似乎全部来自于一件器物上。但在文博修复专业毕业的小潘看来,虽然瓷片均属于青花,但依旧可以看出至少来自五六件不同的器物。她拿起两片碗底碎瓷片指点:“你看,这件碗底瓷片的两条环线里边的稍粗外边的稍细,那件虽然也是碗底,但两条线粗细基本一致。而且,这个瓷片的白色纯净,那个瓷片白色发黄,所以肯定属于两件器物。”潘婷婷说,给这些分类没有窍门,完全靠一点一点的拼接试验,“就像玩拼图一样”,直到两片瓷片的伤口完全吻合,才能确定来自同一件器物。
一旦确定两瓣瓷片可拼接后,小潘会用专业黏合剂进行初步固定,而这些黏合剂在进入修复程序之后又会被专业溶剂消除,采用更为专业的材料进行正式修复。让所有人意外的是,这个今年5月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孩子此前从366件碎瓷片中,意外地用14件碎瓷拼出一件康熙青花龙纹碗,“能拼出那个碗挺意外的,心里特别高兴。”潘婷婷毕业于山东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文博专业,她说自己作为志愿者干这份工作完全是凭兴趣,而对于前段时间热播的清代历史剧她也看了不少:“刚开始来的时候看到这么多年代久远的器物,心里真是挺激动的,在家里看电视也看不到这么细致啊,而且还能亲手触摸。这个修复工作可能会持续到10月,我现在拼的是康熙年间的,今后还会拼雍正年和乾隆年间的,想起来心里就很舒服,天天对着看,多好啊。”这个20岁出头的女孩子说话的时候笑容里总带着一丝羞涩。
【先进手段】采用 “ 可逆性修复 ”
2007年毕业的杨晓宇是文物基金会的专业修复人员,从毕业开始就在基金会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瓷片现场修复工作主要由他负责。他说,全部修复程序归纳起来分前、中、后三期共16个步骤。前期先要给文物碎片进行照相、文字记录,然后进行器型图、病害图绘制,材料分析检测、测试,检查外观、强度性能,拆解、清理,文字、照相记录;中期开始给瓷片进行拼接、配补,文字、照相记录,之后进行修整、矫形,文字、照相记录;后期要给初步修复好的器物进行上色、做釉,文字、照相记录,然后是做旧,文字、照相记录,最后是建立保护修复档案。根据修复难度的不同,完成一件器物所有的修复程序最长的可能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
杨晓宇很喜欢文物修复工作,觉得自己能每天面对这些带着古代文化记忆的文物,并能亲手触摸、修复,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我不是学考古的,看不出这些文物的年代,但听老师说这些都是官窑烧造的好东西。”他垫着布拿着一只粉彩花果纹残盘对着记者说。“我们基金会的其他同事以前还做过三星堆的文物修复工作,这个很多媒体都报道过,网上也有消息。”对于自己没能亲自参与的三星堆文物修复工作,杨晓宇说起来有点向往。
据钱芊介绍,此次文物修复过程有一个专业术语描述,叫做“可逆性修复”:“所有用到的材料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溶剂降解,将其恢复到未修复前的碎片状态,以备今后出现更先进的文物修复材料后进行替换。而所有的溶解材料都会在每件文物的档案中记载,这是目前瓷器修复最先进的手段。”
【难点解读】既还原美丽又保留伤痕
就文物修复过程的部分问题,记者采访了修复团队专家、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副教授胡东波。
历年来,圆明园出土的文物数量较多,破损且须修复的也不在少数,此次选择的150件文物是如何筛选出来的?胡东波说,在文物选择上有三个标准:代表性、稀缺性、可修复性。要确保修复的文物有一定的价值,但又必须能够修复。比如此次修复中量最大的瓷器,在清代瓷器中,康熙和雍正年间的是最好的,因此此次修复的多是这些瓷器。同时,修复中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持文物原有价值,需要相关的历史和照片等资料作为基础。因此,修复必须选择一些相对完整的、能够修复的文物。
胡东波表示,此次修复的文物中,多是二、三级文物,修复前须报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此外,一些破损严重的文物尚需定级。
胡东波说,修复前最重要的两个工序是确定文物破损前在圆明园的具体位置,以及对文物进行病害调查。在确定位置上,此次修复的文物都是从圆明园出土的,为此,需要结合之前的文物出土报告,把修复文物的位置一一对应。这些文物从哪个遗址出来的,当时的摆放情况大概如何,都要具体分析,然后再根据其位置,判断其具体的用途。举例说,如果一件佛造像是从含经堂出土的,它当时可能位于大厅,由此推断出其用途,之后才好考究其工艺。
修复工程开始之前还要对被修复文物进行病害调查,并绘制病害图,通过分析研究后,再制定保护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将通过3D技术记录文物原貌。
胡东波说,文物修复的难度不在于其过程。目前,国内关于瓷器、佛造像和石刻文物等的修复技术已相对成熟。但圆明园的文物有其特殊性。
据他介绍,修复后的文物要展现其受损前原有的华美和工艺水平,同时还要展示其经历浩劫的痕迹,让观众在看到修复后的文物能够认识到那段历史,这一点比较困难。比如佛造像等铜器文物,其本身的修复并不难,但由于圆明园的佛造像被大火烧过,表面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修复中,要保留其本体不受侵害,要保持其原有美丽,还要有其受伤痕迹,这些要素要完美结合,需要专家组进行综合研究。同样,瓷器等在经过大火之后,低温釉在高温下也会出现变化,这些都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新闻链接“万园之园”的历史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始建于康熙晚年,历经清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集中大批财力物力、役使无数能工巧匠精心营造了150多年,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组成,因均受圆明园管园大臣管理,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圆明园是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皇家宫苑,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皇帝都会在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又特称“御园”。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皇帝将亲自命名的花园“圆明园”赐给四子胤禛(雍正),并御书三字匾额,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雍正认为“圆”、“明”是指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1860年,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薄弱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火烧圆明园”事件。
“火烧圆明园”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的三山: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五园: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当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时,放火的主使者英军指挥官额尔金伯爵得意忘形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竟将此行径看作了不起的业绩,而全世界正直的人们却被这野蛮的罪行所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