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古玩赏析:国内陶瓷卫浴行业已进入‘雪崩’时代

时间:2022-08-08 18:45:27 来源:

国内陶瓷卫浴行业已进入‘雪崩’时代

近期,陶瓷企业倒闭现象不断出现,宝丽瑞嘉宣布关门,金莎玉陶瓷展厅被封,而这些仅仅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更多的陶瓷企业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丛林法则考验着企业的生存能力,强弱两极分化趋势更加明显。

有行业人士惊呼:“陶瓷行业已经进入‘雪崩’时代。”在这样一个艰难求生的高危时代,类似的倒闭事件恐怕还会持续上演。

企业需要重视风险控制

近日,在夹江、淄博、高安、法库、临沂等陶瓷产区,不断增多的企业停窑检修事件似乎预示着行业正在发生激烈的变化。部分陶瓷企业的库存量普遍维持在2个月或3个月的产量,就连部分品牌企业的销售量同比下降幅度也在5%~20%不等。

事实上,自2012年开春以来,全国各大陶瓷产区的企业生产线开工率普遍不高,订单不足、资金短缺、成本压力大、产能过剩等困难,一窝蜂地汇集过来。受房地产市场疲软的影响,陶瓷市场的销售同样一片惨淡。目前,产业发展态势还比较混乱和模糊,但从宏观层面来看,行业面临的各种危机正在加剧,包括需求增长放缓、市场容量减小,产能增速超过需求增速,产能过剩的情势相当严峻,以及库存增加,利润减薄,外销遇阻等。

“新一轮的行业洗牌正在进行,实际上行业洗牌始终在进行,只是不同的时段、背景,洗牌的力度不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近期指出,在这一轮调控中,大部分企业都感觉到压力,有些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忧心忡忡,充满迷茫;有些企业的销售状况良好,虽然未必能实现预订目标,但还是有所增长;更多的企业只能勉强持平,艰难维持。“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首先要调整思路,过去那种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行业人士分析,在行业洗牌的大背景下,陶瓷行业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生存危机,个别大型企业也面临着崩盘的危险。预计在下半年,陶瓷市场的需求仍难有明显增大,整体环境将更加复杂,加强风险控制、增强应变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稳步发展的必备条件。

系统分析完善企业结构

受制于大环境,陶瓷企业发生危机的频率似乎越来越高。针对近期出现的部分企业倒闭的传闻,有行业人士指出,陶瓷行业在30年的“野蛮生长”历程中,存在着一大批要么缺乏健康的成长机制而早熟僵化的“侏儒”企业,要么在盲目扩张下摇身一变成为超速生长的“巨婴”企业,在丛林法则的考验下,曾经的高速成长无法挽救其难以预测的迅速衰退甚至快速倒闭的命运,这些企业败下阵来。“当然,事故往往只是导火线而已,真正原因还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及市场失控、资金链断裂、产品品质不过硬等。”

在同一个市场环境中,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命运。有的企业顺风顺水,有的企业寸步难行;有的企业增速加快,有的企业却快速滑坡。分析人士指出,在竞争态势加剧的情况下,两类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大,一类是老企业,因为其产能小、能耗高、成本高,产品结构不合理;另一类是没有品牌的企业,因为其自身管理混乱,产品缺乏竞争力。而那些市场均衡布局和产品结构相对合理的企业,那些有自主品牌和销售渠道、装备新、成本低的企业则会加大马力,鲸吞蚕食有限的市场份额。

那些老企业和没有品牌的企业,有战略构想却无战略规划,有产品意识却无服务观念,有管理制度却无执行能力,有业务流程却无办事效率,更应该苦练内功,及时升级。否则,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被洗牌出局的命运在所难免。

如何在逆境中求生成为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最尖锐的问题。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陶瓷行业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涉及企业整个层面的升级和再造,一个新的经营模式,必须能够适应外界商务环境的变化,而不能完全依循旧有的经营模式和经验。转型即意味着动荡,企业中存在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和缺陷都可能导致企业危机的发生,因此要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处理危机的方法,而应该对企业的方方面面进行系统分析,这样才能找到症结所在,为企业在高危时期的转型找到切入点,确保企业的长治久安。

行业人士指出,对于陶瓷行业而言,“稳”是今年的主题词。稳中求进、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稳中求胜,唯其如此,才能避免在转型事故多发期出现追尾翻车的状况,才能稳步向前,步步为营。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