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詹庚西及其花鸟画艺术
大家好,武山旋鼓表演「神秘的面纱揭开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小佩
每逢节会,在天水市的武山县,总是能见到耍旋鼓舞的人,他们手持羊皮鼓,一边敲打,一边跳着舞步。武山旋鼓舞是甘肃传统的民俗舞蹈,主要流传和分布在滩歌镇、洛门镇百泉村、龙台乡、山丹乡等乡镇村庄。目前,武山旋鼓舞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其实,武山旋鼓舞并不是普通的供人观赏的舞蹈,而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的农牧生活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舞乐、祭祀为载体的一种民间舞蹈。为什么这么说呢?关于武山旋鼓舞的起源,在当地有着不同的传说:
首先是牧羊人发明说:远古时期在武山一带生活着羌族人,以牧羊为主。传说,有一个牧童常年在野外放牧,羊群饱受恶狼的袭击。机智的小牧童想出了一条妙计,在高山上点燃火堆,用火屈弯树枝成扇形,将羊皮蒙于树枝上面,烤干,围着火堆用树枝敲打。此时,火光照亮山川,咣咣的声音响彻云霄,恶狼都被吓跑了。此后,民间每年四月开始“旋”鼓,到五月端午节为高潮,用铿锵的鼓声震慑狼群,振奋村威。
另一种起源传说,有学者考证认为:旋鼓舞的出现可推至上古,近至夏代,源于原始部落的图腾舞,带有浓厚的原始信仰色彩,古人称天为旋或玄,旋鼓即天鼓,所以旋鼓鼓面常绘有太极图。传说伏羲人面蛇身,因此在旋鼓舞表演时鼓手的行走路线是模仿蛇行之“禹”步,表演中“甩蟒头”的彩色发辫是人首蛇身扮相,敲鼓娱神,取悦神意,祈求保护。
这些众口不一的传说,为武山旋鼓舞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品味。虽然来自于民间传说,但是研究者们宁可信其有。不管是哪一种传说,旋鼓舞的存在必有其真正的意义,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形成了具有武山特色的地方文化。
武山旋鼓舞一般是在春末夏初时举行,先由牧童在各村敲鼓,先行娱乐。到端午节时为“旋鼓”高潮,五月初一,四乡八邻的群众穿着节日的盛装,簇拥着等候各队旋鼓队的到来。旭日东升,各村的旋鼓队敲着羊皮鼓,汇集在开阔的地方摆开了旋鼓阵势。旋鼓舞有许许多多的套路,锣鼓交替各敲两点,迈步前进,中间队列成球状,外边单列侧身横跃,交叉变换队形,这个叫“狮子滚绣球”;鼓击七响,队列呈s行“旋”舞,此法叫“烟雾缠山”;随着鼓声从一响到十一响,组成各种不同套路和名称,还有“蛇脱皮”“十字填梅花”等等。
晚上,各村落都进行“点高山”活动,就是把端午节前夕全村人准备好的垒得像高山一样的柴点燃(都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来点),鼓手们便围着火堆“旋鼓”,边“旋”边向火堆里投“高山馍”,直到“高山”燃尽。这是一种焚香许愿、祭祀山神、辟邪祛魅的活动,是当地的先民们为了保护庄稼和村民不受豺狼虎豹的侵扰和伤害,进而以旋鼓舞的形式来酬谢山神,希冀其保护一方平安,也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鼓手们手中的鼓,其实叫羊皮鼓,制作也比较讲究,羊皮必须是当地的山羊皮,以七八月宰杀的“青草皮”为最佳,不能用二三月份过冬的“乏羊皮”,且羊皮一定要白净。鼓圈、鼓柄和鼓环用铁铸成,鼓槌则用藤条或羊皮条编织而成。鼓圈宽约2厘米,厚约1厘米;鼓面直径一般为30厘米,皮厚1毫米。
武山旋鼓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现在更多地成为了武山的一种文化娱乐节目,曾多次代表甘肃省参加全国性或地区性相关比赛和展演以及大型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还跨越国界作为我国民族艺术传到韩国、日本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