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大家好,文学编导故事编写「舞蹈编导笔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故事所阐述的核心价值历经千年始终未变,只不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演绎不同。《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讲述家庭对于爱情的阻碍、《简·爱》与《两小无猜》讲的都是爱情中的尊严战争、《断背山》与《金刚》讲的是"爱情"超越性别甚至物种,《来自星星的你》只不过是更夸张的异地恋。女娲补天和007系列同样是"补天"拯救世界;夸父逐日和阿甘正传同样是坚持不懈;愚公移山和肖申克救赎同样是拥抱希望;哈利波特和哪吒同样是对抗命运、英雄成长……
2、不少神话学研究的学者发现,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民族的不同神话故事实际上非常相似。他们发现:神话中的英雄只有一个,那些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神话中的英雄尽管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实际上仍是同一个英雄被不同的文化赋予千差万别的面貌而已。真正的英雄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自己!
3、情节就是作者对事件的选择以及事件在时间中的设计,所有的故事都是有情节的。故事包含什么?删剪什么?什么在前?什么在后?最终的结果就是情节。
4、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
5、结构的功能就是提供不断增强的压力,把人物逼向越来越困难的两难之境,迫使他们作出越来越艰难的冒险的抉择和行动,逐渐揭示出其真实的本性,甚至直逼其无意识的自我。结构和人物是互相连锁的。一个故事的事件结构来自于人物在压力之下所作出的选择和他们采取的行动。
6、简单的说,情节就是对事件的选择,结构就是事件的排列。
7、故事的背景是四维的——时代、期限、地点、冲突维。
8、时代:时代是一个故事在时间中的位置。故事是在时间线上的哪个位置?古代、现在抑或是未来。不同的时代当然会有不同的人物关系、生产力水平、社会运转规则。也许,未来世界所有人都活在虚拟世界,现实生活中的肉体反而是累赘,人类的最高追求变成了如何把自己的"灵魂"上传。推荐影片《黑客帝国》。
9、期限:期限是故事在时间中的长度。故事的情节时间可能跨越千年,也可能只有一天,甚至于一顿饭的时间。故事在考虑好将时间坐标放在哪一个时代并选好时间的起点之后,那么它就应该顺流而下,最终抵达故事的终点。前几个月热播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就是将故事的期限限定在一天之内,这个期限本身为故事的发展增加了紧迫感。
10、地点:地点是故事在空间中的位置。电影艺术本身更强调它的空间属性,地点的选取关乎电影的视觉呈现,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地点不但是电影故事发生的场景空间,更是电影的造型空间、心理空间。著名导演阿方索·卡隆的名作《地心引力》最大的魅力正是因为他将故事发生的地点设置在了冰冷的外太空,人类的渺小和伟大因此得以呈现。
11、冲突维:冲突维是故事在人类斗争中的等级体系中的位置。主要包括与自身,与他人,与外界三个维度。一个好的故事应该是三者皆备的,这样人物形象才会饱满。
12、故事的主人公有以下要求即可:(1)任何东西都能够成为主人公;(2)给予他/它一个自由的意志;(3)有欲望并为之行动;(4)能够承受行动可能产生的风险;(5)人物在故事的开头和结尾产生变化。
13、人物素质:一个人一切可以观察到的素质的总和,它是人物情况的说明和背景,是构建人物的欲望、促使人物踏上冒险之旅的基础,之后的冲突可能就在这一维度上展开,因此在故事创作时,作者要考虑你所创造人物的年龄、职业、国家、性别、时代等等。
14、所以对于故事来说,人物是谁并不重要,人物是什么样的才重要。你会发现这又取决于之后的情节发展,因此在这里有一个忠告:故事要倒过来想!先想结局,再想人物设置。
15、在"人物素质"之下还隐藏着"人物真相",俗话说的"患难见真情"、"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等都是在表述人性的复杂。一个人到底是善是恶、是懦弱是勇敢都要在一个特殊的时刻才能凸显。
16、假如一个犯人逃狱了,在逃跑的路上他却见义勇为救了人,即使这样他可能会被警察发现,这个时候他是善是恶呢?电影《完美的世界》,它大概讲述的就是一个越狱犯人(布奇)和一个小男孩(菲利普)在逃亡的路上结下了父子般的友谊。故事的结尾,布奇死在了大树下,菲利普戴着面具呆呆的站在旁边,他虽然被警察从犯人手中解救了,但他失去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父亲。
17、人物真相只有当一个人在压力之下做出选择时才能得到揭示——压力越大,揭示越深,该选择便越真实地表达了人物的本性。人物素质和人物真相完全吻合,人物就会乏味无趣。
18、一个人救了一个落水的人可能并不稀奇,如果我们层层加码,这个见义勇为者是你,你还会毅然决然的跳水救人吗?水深十米?冬天?是你情敌?你是个逃犯?压力越大,对人物的揭示越深,真正的考验来临之前,你无法想象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19、从人物素质到人物真相的过程叫做人物揭示,如果人物在开始和结尾的过程中有变化,那么还会产生人物弧光。
20、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21、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22、超我: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23、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话可能会比较容易理解相关的论述。它讲述的是派在一次海难之后在海上漂流,他依靠自己母亲的尸体为食物最终活下来的故事。这个故事里少年派的兽性(本我)、人性(自我)、神性(超我)在极端的考验下博弈失衡,因为兽性,他化作老虎理查德·帕克吃了自己的母亲;因为神性,他幻想自己经历了一场奇幻的漂流;因为人性,他将自己的经历改头换面用充满隐喻的方式讲给作家听。
24、人物的欲望就产生于人格三个层次的失衡博弈之间,进而引发出人物与自身、他人和外界的对抗冲突。
25、主人公必须具有自觉的欲望,它一般就是人物的表层欲望。当然,主人公还可以有一个自相矛盾的不自觉的欲望,这个欲望深藏在人物不自知的内心潜意识中,属于他的深层欲望。
26、主题思想可以用一个句子表达,描述出生活如何以及为何从故事开始时的一种存在状态转化为故事结局时的另一种状态,也就是价值加原因。
27、主人公在追寻一个不可企及的欲望对象。他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采取某一特定行动,其动机来自于这样的想法或感觉:这一行动将会导致世界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成为实现其欲望的一个积极步骤。
28、反转的制造往往是这样一个过程,人物遇上了挑战,他从自身的情况出发作出了一个他以为能够战胜挑战的行动,从这一主观的视点来看,他所选择的动作似乎是最小的、保守的,但足以产生他所需要的反应。但是客观的现实却情况不断,迫使他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动,一步步的压上更多的筹码,面临更严重的后果。在他采取这一行动的瞬间,其内心生活、个人关系、个人与外界的关系或这一切组合而成的客观领域,会作出一个与他的期望大相径庭或比他的期望更为强烈的反应。回想一下,其实大部分电影中的故事都是这样。
29、人物的行动不仅没有引出他的世界的合作,反而激发了诸多对抗力量,在主观期望和客观结果之间,人物采取行动时以为会发生的事情和实际发生的事情之间,在他的或然性感觉和真正的必然性之间,开掘出一道鸿沟。
30、文本是指一部艺术作品的可知觉的外表。对于电影来说就是影像、声音;潜文本是指在那一表象之下的生活——被行为遮蔽的已知和未知的思想和情感。
31、对于故事写作来说,如果想创造出意义丰富的故事层面,首先,他必须用文字描写来创造出生活的可知觉的外表:画面、声音、活动和言谈。其次,他必须创造出具有自觉的欲望和不自觉的欲望的内心世界:动作、反应、冲动和原欲、先天的和经验的规则。
32、之前在论述人物时说到故事的动力来自人物的欲望或者是深层欲望,无论主人公是主动追求还是被动应对,当他想要达到某种目标时,故事也就有了可以前往的目的地。但是这还不够,在欲望的实现过程中还必须要有风险,因为如果没有风险,故事就像是坐在欲望号街车上,但本身一马平川,无比乏味。
33、风险是什么?如果主人公不能实现其欲望,将会发生在他身上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如果主人公失败,生活将会回到正常状态,而一个故事如果讲述的是某人追求毫无价值或价值甚微的东西,那么这个故事便是乏味的。
34、人和人类欲望的价值尺度和对它的追求所冒的风险都是成正比的。价值越高,风险便越大。
35、要想写好故事的旋律也要掌握好节拍。节拍是场景里面最小的结构成分,是动作/反应中的一种行为交流。这些变化的行为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节拍构成了场景的转化。
36、故事的根本形式是简单的。一个事件打破一个人物生活的平衡,使之或变好或变坏,在他内心激发起一个自觉和/或不自觉的欲望,意欲恢复平衡,于是这一事件就把他送上了一条追寻欲望对象的求索之路,一路上他必须与各种(内心的、个人的、外界的)对抗力量相抗衡。他或许能也许不能实现欲望。这便是故事的要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