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简述山水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时间:2022-11-23 14:05:22 来源:星汉古韵

大家好,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简述山水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之一的中国古典园林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在其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文人山水画的推动。



“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山水画相当于园林的范图和蓝本,而中国园林则是山水画的具体实现形式。它们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向往人类理想中的自然和诗意的栖居环境,是我国古代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世界观的体现。




中国画与古典园林犹如一对孪生姐妹,二者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其表现对象、创作手法、创作思路等均一脉相承;二者在虚实两个层面相互依存,互为彰显。中国古典园林为中国画创作提供素材,中国画又对古典造园在位置经营与空间布局上产生深远影响。



在魏晋时期,一些贵族及文人就参与到绘画中来。当时,多方政权争霸,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在佛教及庄子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厌世无为的哲学观念,激发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一些士大夫将对现实的不满寄托于画纸之上,崇尚归隐,山水画开始逐渐从以往的人物背景中脱离出来,通过建设私人园林将这种情感抒发出来,这就是私人园林初期的文化背景。



时间线来到了元朝,那时候文人山水画与园林的关系,几乎已不可分割。我国的绘画从元代以后,写意多于写实,重意境和情趣,移天缩地,正是我国古代造园所必备的要素。



到了明清时期,苏州园林的缔造者很多都与画家有关。文人画家的加入,大大提升了园林的艺术境界和造园品位,也使得意境及韵味成为我国造园之特征。




中国人这种含蓄的审美尤其表现在绘画上“深山藏古寺”,将胜景幽境有意识地隐藏起来,用前景挡住或隐匿后景,不使后景暴露,使观赏者联想其后之景,以点想面,以突出深邃的境象,给观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在园林中古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形态有着很好的遮隔效果,还有许多遮遮掩掩的影壁及漏窗,透过漏窗,景致隐约可见,模模糊糊,像诗人的眼睛窥视着幽静的园子。影壁的阻隔也让人联想墙后美景,而墙上投影的植物随风悦动,更增加层次和动感。



所以说,无论是中国画还是古典园林,它们都要追求主次分明、疏密有致、虚实相生、远近得宜、藏露互补、动静皆宜等,用画论中的构图手法来组织建筑、山石、水体、植物等要素,构成如画的景观,表达如诗的意境。



文人绘画称为造型艺术,而他们建造的园林则称为空间艺术,二者皆是景物的平面布置和空间设计在视觉表达上的呈现。



而古典园林在景致安排上也是同样遵循中国画的章法,“叠山理水”后加配景。唐代张彦远曾说过“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这足以说明绘画对古代造园来说它的绝对重要性。



另外,中国画为了追求空间感必须增加景深,这一点在古典园林中也体现出来了。什么是景深呢?就是中国画依靠“高远、深远、平远”来表现深度;而在古典园林中,错落的叠石、蜿蜒的廊亭、遮掩的门窗等等,以一种巡游式的位置经营法表现深度,以取得更能昭示自然本质的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复杂艺术结构。


总的来说,古典园林实际就是物化的山水画,在空间的构成上山水画和园林一样都要求两点,就是主次分明和重点突出,造园时通过将各个建筑、山石、水体、植物摆放错落有致,增加了景观层次,这样会让观赏者有更多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