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明月清风是故人来「清风明月照高堂是谁的诗」

时间:2022-11-23 14:13:27 来源:人民网

大家好,明月清风是故人来「清风明月照高堂是谁的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穿过月洞门,沿竹影小径,踏雕花回廊,绕过瘦美的太湖石,访盆栽园,探牡丹园,在下棋小亭稍歇,竟有“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的韵味。来到了苏州?不,只是在巴黎西南约40公里的“怡黎园”,这是法国第一座中国传统园林,平淡无奇的小村圣雷米奥露里也因此平添了一段独特的跨国文史姻缘。

一个明媚的早春上午,我们来此,像回到亲切的远方。园中矗立着一座10米高的牌坊,一面刻写“阅华楼”,另一面是“望乡石”,牌坊上有楹联“听流溪 如枕卧三江水,看小丘 如神游五岳山”,牌坊是20个华人侨社集体捐资而建立的。

温煦的阳光下,阔大的草地上,见到一位中年先生与七八名年轻人忙碌地翻土浇水,原来是园主康群威先生,接待一群由中国大使馆安排而来的留学生,一起在春日种下玉兰花。

攀谈起来,满脸洋溢着笑容的园主告诉我们关于这个庭园的事,又指着不远处在温室中忙碌的一个女子说:“是我的太太,她是建筑师,园子主要是她打理的。”而“怡黎”是他们女儿的名字,她也是建筑师。这个特别的地方确是他们夫妇俩一手培育出来的孩子,又成为了许多思乡人的精神儿女。

园艺师康群威和建筑师石巧芳夫妇,合力栽培的这个占地1万平方尺的“孩子”,今年快20岁了。康先生是1988年留法的园艺博士,翌年妻子也来法国留学,获建筑师学位。1995年他俩贷款购置了一块6公顷的农地作为园艺用地,主要是进出口苗木和盆景,而一个梦的苗也渐渐萌芽了。他们看到法国有两座百年以上的日本园林,人们十分崇尚,却不甚认识中国园林,便很希望把中国园林也带到法国来。两人都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就亲自设计和实现这个梦想。

他们以苏州园林为蓝本,人在画中游,一步一诗,亭台楼阁、楹联匾额、回廊、花墙、飞檐,建筑与环境相融。在柳舞花飞间琴棋书画、品茶诵诗,是精致的生活艺术。

他们首先兴建起来的是盆景园,种了很多法国人视为珍稀的花木,从中国引种了榆树、银杏、五针松、香椿树、茶树、桂花等等。他们说:“当时中国驻法国大使、法国劳工部长等参加了筹备会。苏州市赠送了部分亭廊,园子里的八角亭、六角亭、四角亭、水榭、长廊都是我们到苏州定做的。”

在万里外,不同的文化环境下,要把由久远历史凝练而成的风物移植,需要很大的毅力。建造过程中,要处理很多实际问题,如要遵守当地的建筑规划,气候的差异使许多植物的长势不尽相同,材料供应困难等等,真是要过五关斩六将。此外,要配合此地生活方式,如人们游园多爱赏花,所以园主也着力从这方面发展,花的比例比苏州园林为多。此外,设置了游人休憩和野餐等活动空间。庭院似人,都需要与当地磨合与调整。

通过两个人的努力,世界另一端的风景在此落地生根。2004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

在法国,向来只散见一些中国楼台和小型花园。2012年,中部卢瓦河畔的肖蒙城堡在第二十届国际园林节邀请建筑师邱治平设计了永久花园“华庐”,占地1000多平方米。他使用苏州园林的传统元素,糅合现代,营造了充满诗意和天人合一哲理的天地。今年是第三十届,有3位年轻中国建筑师参加,设计新颖。此外,在西部不列颠海岸旅游胜地圣吉库,著名的“热带花园”中,最近新增了3个“梦中国花园”,是派专人前往中国学习传统建筑技巧,花了18个月建成,大力宣传为“法国最大的中国花园”,吸引很多人。

“怡黎园”推广有限,很多人不大认识。起初是靠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来。而近年各种讯息交流平台起了很大作用,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访客。那边厢大锣大鼓,这边厢幽幽古琴,但正如石巧芳说:“花香不怕巷子深。”这园子的凝聚力是每逢佳节常有各种社团活动。水榭长廊、盆景和牡丹前,响起中国传统戏曲的丝竹,孩子们集体诵诗,更不时有中国功夫和水墨展演、茶席等等。而踏在太极图形的地面上的古典歌舞更是别有意境,法国人感受到东方哲学与大自然的和谐,游子寻到亲切的心灵慰藉,对在这儿出生长大的新一代,这儿是感受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子。

这园子与别的公营机构不同,因为是两个小小个体的心血结晶。石巧芳说:“这是一个人生价值的支点吧,所以觉得是出于一种使命感。”当然没有苏州庭园那种美的震撼,但这“土制苏州园林”另有独特的灵魂,因为一花一草都是心意,一木一石都是乡情。园中的小桥跨越了半个地球,将东方与西方连了起来。

康先生平日在巴黎西郊拿德芳斯区工作,从事与新能源有关的研究。工作日他在钢筋水泥森林中,周末才能打理怡黎园。这个春日早晨,他带领一群年轻人合力植下的玉兰花树,会随着岁月成长盛放,散发文化传承的芳香。真是“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