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每个人都有必要掌握的艺术技能「为什么要学一门艺术」

时间:2022-11-26 12:37:27 来源:紫烟悠然

大家好,每个人都有必要掌握的艺术技能「为什么要学一门艺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7年,打破票房纪录的影片《战狼2》一经上映就轰动了华夏大地。影片中,当吴京饰演的冷锋在战车上双目炯炯、双手铿锵有力地举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穿越封锁线的这个时刻,全中国人民的心激荡着、自豪着、高歌着:我爱你,祖国!

《天亮了》!当陈红满怀深情地唱着这首歌、诉说着一个故事时,我们的心伤痛着、泪湿双目,我们对着苍天祈祷:我爱生命!

被历史永远铭记的5.12汶川大地震,几十万生命令我们感叹逝者如斯,数不清的救人故事让我们一次次深深鞠躬;更是有一位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自己的身躯护着孩子:我爱你,宝贝!

一个镜头,一首歌,一个画面,都包含着千言万语,而这千言万语只能凝聚成一个字:爱!

也正是这一个字,成就了无数部世界名著,经典了无数部影片和电视剧,也圆了古今中外许多著书人的梦想;一个素材演绎出无数关于爱的研究,诞生了很多研究爱的人。艾里希.弗洛姆便是其中之一。

艾利希.弗洛姆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哲学博士学位,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最具影响力的有《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论不服输》、《爱的艺术》等。

影响力最大的《爱的艺术》于1956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一出版就立即引起轰动,人们争相抢购,几天之内第一版就销售一空,之后又多次重版重印。截止2015年,这本书已被译成32种文字,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作品。

《爱的艺术》这本书没有高谈阔论,没有晦涩难懂,弗罗姆用流畅的文笔,连贯的思维,通过纤细的描述,对“爱”以及“爱的艺术”作出了精妙的诠释,让我们从文字中领悟爱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意义,感知到爱的独立与博大,享受着把爱作为一种艺术的魅力。带着一颗崇拜与敬仰之心,让我们走进这个神圣殿堂,走进《爱的艺术》。

1.用知识筑起的艺术

爱,是一门艺术,如同音乐、美术、雕刻一样,是一门毋庸置疑的艺术。是艺术就必然有它的内涵,非经学习不可获得。但是很多人认为爱就是爱,是无师自通,没有学习的必要。

说白了这是没有爱的能力的表现,分不清爱与被爱。下面这三种现象就是最为明显的表现。1.我们通常认为,男人拥有社会地位和财富,举止温文尔雅,谈吐风趣幽默就是魅力;女人体形优美,容貌娇美,不娇柔造作就是可爱,其实这些也正是他们的人格价值标签。2.“找对象”,这是再熟悉不过的词了,谈恋爱首先要找到恋爱的对象,俏男与靓女的契约不失为最完美的结合。3.结合的恋人激情四射地欣赏着、赞叹着,十指缠绕化解了彼此的孤独与焦虑,结合的快乐如月晕普照,仿佛飘升在仙境,不由自主地坠入情网。

干柴烈火燃尽,激情终久归于了平淡,如胶似漆的对象也变得清淡如水,永恒的爱也不过是期初的愿望罢了,所谓的爱情就这样以极大的希望和期待开始,却以规律性的失败而告终。

失落的四目相对而视,似乎彼此在问:这是为什么?弗罗姆无不遗憾地告诉你:这是爱的能力问题。请不要低估爱的能力,它不是力量的堆积,也不是简单的身体结合,它是需要用知识用心来学习掌握的艺术。

面对爱的失败,弗罗姆再次告诉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提高爱的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最直接的途径!

爱是一种艺术,这章主要讲了人们对爱的三个误解:爱与被爱、爱的对象、爱的永恒。爱与被爱是体魄与精神上的风尚,是人格价值相近的两个人的相互吸引;爱的只是一个对象,表层的吸引终究得不到永恒的爱。想拥有爱的能力,就要先学习掌握爱的艺术理论,让理论来指导实践,才能踏上寻找爱情的正途。

2.用理论充实爱的能力

人与生俱来是孤单的,因此要学会承担分离后的焦虑与不安,要寻找消除孤独与焦虑的办法,这时共生性结合不失为最好的选择。狂迷结合、被迫一致、创造性劳动为共生性结合的三种表现形式。

狂迷结合是强烈的甚至不惜暴力,产生于包括身心在内的全部人格,是暂时的和周期性的。狂欢状态使人消除了与外部的分离感,融合在集体的性行为中摆脱了孤独。这种没有爱的性行为,除了瞬间的快感外,绝不能跨越两人之间的鸿沟。

我们与他人的区别在于情感、思想和外在衣着的打扮上,如果外在的东西与周围的人物相同时,我们的心得救了,便能从可怕的孤独中解脱出来。被迫的一致也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

作为个体的人,我们有希望与失望、悲哀与恐惧、分离和空虚的情感,而要克服这些,就要有自我的思想和行动,就要进行创造性劳动,把我们与手中的物和外面的世界结合起来。

不管是狂迷结合、被迫一致,还是创造性劳动,都没能实现人与人之间融为一体的爱。爱是人类最有力的奋斗动力,是最基本的激情,是一种保存种族、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没有爱,人类便不能存在。

共生性的结合并不代表爱,它是被动的驱从和主动的支配,都是没有尊严。而与共生性结合相反,成熟的爱是在保持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它突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那些屏障,使人克服了孤独与分离感。

爱是一种活动,它的积极性体现在“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是高雅的乐趣,在享受这个乐趣的过程中,人们便克服了依赖性和自恋狂想症,从而产生了爱的信心和达到目的的勇气。

“给予”是爱的因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则是爱的主动性的基本要素。

爱蕴含着关心。人生得到的最早的爱就是关心,母亲的笑容、抚摸、轻柔细语,无不传递着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关注。如春天阳光般温暖,如四季轮回般永恒。

在关心中也包含了责任,是完全自愿的行为,这种自愿担负的行为是对需求的满足与关怀。

没有尊重的责任不会平等,就是赤裸裸的支配和占有,只有以自由为基础的尊重,才是对人格的责任,所以说“爱是自由之子”。

我们要尊重一个人,首先就得了解他。但在这个了解的过程中,极易出现一个极端方法:让自己的能力全部超越对方,让对方有一种被变为财产的感觉,这对人格是极大的伤害。

杨绛与钱钟书是令人无不羡慕的升仙眷侣,“我来了,刚好你也在”这一相遇,就是相濡以沫的一生。因为都痴迷读书相互吸引,在文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了解与契合,使他们相知相爱相伴,在思想与心灵上都达到了共鸣。还有比这更高级的爱吗?

这就是了解“秘密”的另一个途径:爱,爱是对他人的主动洞察力,这个洞察超越了思维,超越了语言,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心灵上,两个人都认识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由此才能产生爱情。

爱是一个过程,随着从幼年到成年,爱也在变化着。孩子长大的过程,也就是从被爱到爱的过程,最初爱的对象就是父母,随着思想越发独立,开始探究世界的时候,把爱的对象从母亲转到了父亲,从无条件的母爱顷向于有条件的父爱。

父爱以道理和期望引导孩子,学习忍耐和宽容,而不是威胁和独裁。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日益增强,最终能掌控自己,与父亲的权威分离。母爱是爱的能力的基础,父爱则是理智和判断,当能把这种母爱和父爱综合在一起时,便是成熟的有能力的爱了。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的世界里,爱的对象不止一种或一人,兄弟爱、母爱、性爱、自爱和神爱都是我们爱的范围。

兄弟爱就是对所有人类的爱,是博爱,没有独占性,表面上看人与人之间有差别,但当深入到本质时才发现,不服务于任何目的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是兄弟般的博爱。

母爱的伟大恒古而绵长,不但无条件地保护孩子生存和成长,还给孩子灌输爱生命的态度。慈母的责任更是要承担分离的愿望,并在分离后仍能继续慈爱。

兄弟爱是平等的,母爱是宽宏的,但性爱是排他性的,它是对另一个异性完全的融合。性爱是所有形式的爱中最靠不住的。但是在性爱的问题上,往往容易把性爱和“坠入情网”的强烈感受相混淆,与克服孤独分离而结合的性欲相混淆。真正的性爱是一种排他的意愿与承诺的行为,是用自己的生命完全承诺另一个生命的决心。

有人说自爱就是自私,其实不然!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幸福、成长和自由的决定来源于人们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能够卓有成效地爱他人,他也会爱自己;如果他仅能爱他人,那么他根本就不会爱!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问题就在于我们首先是那个拥有玫瑰的人。

这本书里,弗洛姆结合母爱父爱论述了上帝之爱。其实父母就是我们的上帝,还是实实在在地爱我们的父母吧。

爱的理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人们为了消除分离与孤独,采取共生性结合的三种形式:狂迷结合、民众一致、创造性劳动。无论是被动的屈从还是主动的支配,都以泯灭人的尊严为代价。相反,成熟的爱是积极的“给予”;爱的主动性表现在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上;人们在享受父母之爱时,还有更多形式的爱:兄弟爱、母爱、性爱、自爱和神爱;人们爱的过程是由母爱到父爱再到爱自己,爱的能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掌握到的。

3.实践是检验理论的试金石

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记得牢固,理论学习得再好也是夸夸其谈,不在实践中得以使用,那也是“赵括带兵”—理论上的功夫。

任何艺术的实践都有某些要求,爱的艺术也不例外。规范、专心、耐心和最大关注是爱的艺术的一般要求。艺术实践如果没有规范,生活就会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纷纭无序,简单一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杨华刚刚考进一所职业高中,她权衡多项艺术类的课程后决定学习美术,将来考美院。可坐在画室里的杨华嚼着口香糖,带着耳麦,脚还不停地打着节拍,手中的画笔在画板上挥动着。高中三年结束了,杨华的专业课没有考过,心不专注在画上怎么能考出好成绩?学习任何一门艺术,专心是必要的条件,思想和意识分离,根本就不可能学好、掌握好一门艺术。

每一位曾试图精通一门艺术的人都知道,成就任何事都要有耐心,想一口吃个胖子,追求立竿见影,是永远也不可能学到一门艺术的。

对艺术予以最大关注是精通该艺术极为重要的条件,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就无法达到精通精湛的成度。

学习掌握一般艺术,我们要做到规范、专心、耐心和最大关注,对于爱的艺术,基本的要求则是品质。

爱的成功的主要条件是克服自恋。客观思考的本领是理智,理智后面的情感态度是谦卑,爱就是依赖于相对排除自恋才能谦恭,才能客观和理智地发展,爱的能力就是解脱自恋的能力,对爱的信仰就是在为这种能力保驾护航。

克服了自恋倾向,还要毫不怀疑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才能以诚待人,才会产生相信他人的动力。并要相信爱人的潜能,用我们爱的能力去激发爱人爱的能力。

光说不练是把式。对爱的艺术实践来说,不可缺少的还有活动性。爱的能力需要有感情强烈、头脑清醒、充满活力的状态;要思维敏捷、感觉灵敏、活用眼和耳,避免思想上的懒惰。只有这样才能让思维充满激情与战斗力,实践才是有价值的。

爱的实践这一章,作者讲到掌握一般艺术的条件:规范、专心、耐心和最大关注;对于爱的艺术,则要克服自恋倾向,有艺术信仰,要保持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让爱的艺术理论经过正确的途径,达到最佳状态。

读完《爱的艺术》,对爱的理解如醍醐灌顶!以前从未思考过爱竟有如此的艺术性,要像学习音乐美术等艺术科目这样精心学习爱的理论知识,让理论在实际中加以实践,到最后才能展示出精美绝伦的艺术性。在爱的活动中不但要掌握爱的能力,更要懂得爱的艺术。

如果你正在爱的路上迷茫,面对糟糕的恋爱关系不知如何往下进行,那么就赶快来读《爱的艺术》,它就是一座灯塔,指引你到达爱情的理想状态!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