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大家好,举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意匠「中国古典园林意识形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
中国有古话叫“以不变应万变”,哪想到,此用以应对事件的俗语同样适用于中国古建筑与园林之上。
我们都知道,杭州西湖一日有十景、四季间呈现出的是万千形态的西湖景象,同一地点同一亭台楼阁,在不同的时间与季节中都会是完全不同的观感。
一样的西湖、百样的景象
对于我国各地及名山大川中常见的古建筑与园林,我想西湖边上的人们是最有发言权的:之所以觉得这些国风景象大同小异,那是因为你没有在合适的机缘和合适的心境下出现在合适的地方!
比如同样的西湖,“平湖秋月、三潭印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一样的湖却是百样的景,如果在合适的心境下亲临那样的景色中,你也可以吟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的诗句!
美丽的建筑与园林胜景,要有对应的欣赏心境对称、方正,是我国古建筑的共有特点
人们在旅途中遇到寺院、宫殿、园林之类国风景物时,常常会说“真没啥好看的,去过一处寺院,其他寺院也都那样;去过苏州园林,其他园林还真看不出有何分别;去过北京故宫,其他宫殿不都是大同小异的样子?”
这话其实说得没错,由于遵循同一建筑文化,我国各地的庙宇、园林和宫殿看上去的确都是“左右对称、小桥流水、假山鱼池、亭台阁榭、飞檐翘角”之类的外观格局,不过若因此觉得“没啥好看的”,那就是对国风文化理解得不够深入了。
被复原的秦宫
比如说壮阔大气的秦宫(假使它真是秦朝时的样子),如果以游客的心态到访那里,也许你会觉得跟电影中差别也不大、新鲜感也就没那么强;但假如你是以“荆轲刺秦”时秦舞阳的身份到访,恐怕你对秦宫威严与雄壮的看法就会大不一样!
据史载,秦舞阳虽是“人不敢忤视”的燕国勇士,但在秦宫的威严面前,他先是“以次进”(不敢走在前面)、继而“色变振恐”尿了裤子。我想,如果秦舞阳没被杀害的话(史书没交代他的结局),估计他日后见了威严的宫殿也会不自觉地直哆嗦!
之所以拿秦舞阳的故事来举例,是为了告诉大家:亲临某处景物场所时,当时的心境非常重要;如果你抱着仰慕之心而来、或只是陪友人参观,那心境完全是不一样的。外国人对我们的紫禁城赞誉不绝、我们对古罗马的建筑同样心驰神往,这都是出于“久仰”的心境。当身临其境后,那形态万千的感受自然会一生难忘,这正是“心境”决定观感的现实例子。
要领会旅途中的艺术之美,同样离不开美丽的机缘巧合另一情况就是“机缘”对景物观感的影响。秦舞阳的心境是由于他要刺秦带来的“机缘”所致,人一生中机缘无数,任一事件起因、任一偶遇的特殊天气(烟雨濛濛、霞光万道甚至海市蜃楼之类)、任一路上的偶结良缘等都属“机缘”。
气候机缘,与古建筑艺术的领略相得益彰
大家想想看,同一地方在朝阳、晚霞、雨雾中的景象是否会跟平日区别很大?自己独游跟与朋友、爱侣共游区别是不是也很大?西湖是如此,其他所有景象亦是如此,这也是文人墨客及当代摄影师们热衷于“三两结伴、追逐天气”的原因。
据杭州人说,有人在四季中到了一百次西湖的同样位置,见到的是一百种不同的西湖景象,这就是机缘带来的不同的美。
在《聊斋》等古典小说中也常看到这样的情节:一位书生偶遇一处宁静的寺庙或别院,推门进去后发现里面优美异常......然后就在当中发生了一段故事。“偶遇”和“宁静”就属于故事中可遇不可求的机缘;假如这这样的处所在位于今日某处名胜里,当我们慕名而去后却发现里面处处“人从众”,这就是机缘不对了、自然也就难获故事中那样的心境。
千百园林,同一面孔?
再比如,由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实际上就是江宁织造府的缩影,所以有没有读过《红楼梦》,对到访苏州园林的心境也会大不一样。
我国的园林景观一直以“苏州园林”为尊,不过各地的精致园林也未必就差于苏州。如果对《红楼梦》中的园林景观深有代入感,哪怕是随意一处山石小景、一树丛花都会引发“花谢花飞花满天”的感受,这就是潜移默化的机缘巧合和熏陶影响。
作为一名乡村游客和一名《红楼梦》爱好者,他们观赏园林的视角显然是不一样的,前者多着眼于“到此一游”,后者则很容易流连其间、甚至会触景伤情。
孙猴子首开的“到此一游”,其实已成了当前庞大的旅游群体
不同历史背景的建筑名胜,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心境实际上,我国大量的古建筑与园林都有着相应的历史背景,不知其里的话,游客眼中就只剩下大同小异的外观格局;深知个中历史的话,当中的一草一木都会成为让你有所感悟的景致。
历史知识自然需要长期的熏陶,知道关羽的忠义后,洛阳的“关林”就不会仅是一座古庙加几棵树;知道孔子的礼仁后,曲阜孔庙里的肃穆自然就会带上一层圣洁。我国这些国风类的建筑文化本就基于历史而来,没有了历史的熏陶,你去看一处真正的古迹或一处新修的古建筑复制品又有啥分别?因为潜移默化就是一种精神力量,没有了这些,一切就只剩一个外壳、那就“真没啥好看的了”!
潜移默化的感悟,会带来对古建筑古文化的自然敬意
无论是李白、徐霞客们的足迹或是你的旅程,所有景观无非都分“自然与人文”两大类,古建筑与园林自然属后者。
人文类景致不一定非得有壮美的自然景观,不过在它们“大同小异”的背后,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万千形态,这些形态有基于历史文化的、有基于自然环境的,这就好比一个人,认识你的就懂得你的素养内涵、不认识的就只能看到你跟其他人“大同小异”的芸芸之貌;难道说,你自己就因此并非独一无二了?
无论是怎样的“大同小异”,所有人文景观一定都是独一无二的。
若非上面牌匾,多少人分得清这是哪哪的寺院?
比如,白马寺少林寺都是洛阳的寺庙,尽管它们外表格局都差不多,但这两者的独一性和人文特性大多数人都知道,这就属于一种非常普罗大众的潜移默化:即便没念过书的人,多少也会从影视中知道少林寺跟其他寺庙的不同、或从评书里听说过“宋高宗泥马渡河”的故事。
如此一来,当这些人前往白马寺和少林寺时,就会知道自己“因何而去”了—-因为有了人文性的目标,也就有了感悟那段历史或故事的心境。
在封闭与开放之间,中国古建筑体系如何突破它们自己的”大同小异“?自先秦至19世纪中叶之前,我国的古建筑及古典园林一直都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独立发展、两千年来的风格一直变化不大。要说文化融合,那也只是朝鲜、日本、越南等地融合了我们的建筑文化。仅19世纪后,我国才迎来了园林与建筑艺术上的中西融合。
我国古建筑体系的“大同小异”已覆盖到了周边国家
随着影视产业及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古建筑在人们眼中日渐成了司空见惯的东西,久而久之,自然就产生了审美上的麻木甚至是排斥——毕竟,大多数人的旅行都基于匆忙的行程“到此一游”,游完就当“去过”了,谈何“心境与机缘”等奢侈之说?
当大量景区都陷入了“人从众”模式,人们剩下的只有羡慕古人的份,要说心境嘛,也许就只剩下后悔;要说机缘嘛,或许只恨自己仅有一个黄金周。
如此情形之下,再古朴再有魅力的古建筑或园林景致都得被冲淡成鸡肋:无此一行不甘心,有此一行徒伤心—-可有谁还记得,曾抱着“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心境踏进杭州西湖,却被堵在窄小的桥上、连给自己挠痒痒都无从下手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呵呵了
大自然气象万千,当大家都只能挤在某些“规定的日子”里进入景区,景区其他时间里的“春夏秋冬、雨雾霞光”就无以感受;我国古建筑古园林讲究空灵尔雅,当大家听到的满是导游手上“大声公”的声音时,你是否会在庆幸自己被”免费导游“了一次?
这里说的“封闭与开放”,有建筑风格上的,也有面对游人上的。古籍中许多描绘古典胜景的优美字句都基于它们是“皇家建筑、私家园林”,私密性和专有性确保了它们能给观者带来抒怀的感受。
然而,当今日这些胜景难以再让人拥有“适合的心境与机缘”时,我国的古建筑体系该如何突破它们自己的”大同小异“?很显然,目前这一切还得靠我们自己去安排和调剂,在这一点上,古人们无疑比我们幸福多了,大家都懂的!
园林景致,本来就需要在这样的私密与宁逸中观赏
着眼于“小异”的魅力,也许是当代古建筑与园林鉴赏的入门之道我国的古典建筑风格虽差别不大,但当它们位于沈阳、位于西安、位于北京或南京,其历史背景还是迥异不同的。
人们通常会在出门之前就做好了必要的资料参考、初步了解自己要去的是怎样的地方,但有些人仅是见大家都出去旅游了,自己不去就显得落伍而已;这样无目的的出行不提也罢,而且他们很可能就是“人从众”里的最大群体。
一样的框架式木结构、一样的对称式组群布局、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南京故宫又有何不同?一样是古典园林、一样的亭台水榭,北京颐和园跟和苏州拙政园等是否都如孪生兄弟?此外,我国各地还有数量庞大的各式古典庄园,当中融合了中国古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大成,如果它们都如人们所想象的“大同小异”,那么当中的“小异”也许正是你出行访游的最大价值。
许多人其实分不清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有何分别
山川地貌、国风人文与历史一直都是人们外出旅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机缘与心境”成了大多数人的奢侈物,在旅程中深挖历史中的“小异”,眼前相关景物也就具有了与众不同的形态和感受。
无论如何,这些古建筑、古园林艺术一直就在那里,以怎样的方式去靠近它们、融入它们、领略当中的独特魅力,其中的入门之道在今日已成了一门学问、甚至催生了一种名叫“攻略”的资料文体。如果换做是你,你又会如何在心里产生各种差异化的人文景观形态?
非常羡慕那位能在一年中领略到“西湖百景”的人,毕竟大多数人都无法长年呆在同一个地方,在机缘和心境上,其他人首先就输其一着了!
(本文源自某国风学术研讨会的讲稿,学术味相对较浓,盼大家也能以学术的心态去阅读——作者注)
“坊间五千年”将坚持内容100%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存疑义联系即删),持续为大家输出选题丰富的原创文章。本号文字均亲自码出,观点为个人见解,绝无任何映射行为,欢迎订阅转发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