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蒲松龄画像印章之谜
大家好,为什么中国很多设计看起来缺乏\\「什么是质感设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是什么让中国很多东西看起来缺乏美感和质感?
这个问题向来都有一个标准答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作为一名设计师,我想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说说这个问题,让人们能够更清晰的察觉到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导致看起来low。
我将日常影响城市及生活美感的行为概况成六个习惯,分别是:
1. 习惯以局部 “好看”替代整体美感
2. 习惯以丰富、灿烂、全面为美
3. 习惯先讲“功能”再讲“外形”
4. 习惯强行植入文化意义
5. 习惯具象表达而非抽象提炼
6. 习惯将丑与接地气划等号
下面多图警告,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如果让一个毫无经验的来人做PPT或者海报,很多人都会倾向使用例如楷体字之类的书法字体与加粗、阴影等特效来制作标题。
比如这样:
选择楷体、阴影、渐变特效是因为直觉告诉我们,更“书法”“彩色”的字会更好看,字好看了整个版面也会相应好看起来。但是多数人无法判断出看似好看的字体与特效放在具体演示的ppt里究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是美还是不美。
当人们脑中没有一个整体美的概念的时候,就只会本能的选择一些曾经见过的所谓“美丽”的元素来进行局部装点。
举一个例子,农村每家每户都要盖房子,虽说面积着实不小,但盖出的所谓“洋房”基本都是这样:
这是因为老乡不讲究吗?不是,但越是讲究就越会在层高、雕花、瓷砖、琉璃瓦、贴面上下功夫,最终洋房变土房。老乡们觉得红色的琉璃瓦是美的,蘑菇石贴面是美的,平整的水泥地是美的。可怕的是,很多人都会觉得挺好看,没毛病。但美这个东西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和真正整体设计出的农民房相比,便一目了然。
杭州场口镇东梓关村“最美”农民房
乡下土,城里也没有好到哪里。在装修房子的时候,很多人尤其是老一辈的人会下意识的习惯在吊灯、床、装饰画这些东西的样式上精挑细选,往往经过一番挑选购买后,原先设计之初所构思的配色风格全部被打破。
以至于出现这样极端的设计尴尬……
02习惯以丰富、灿烂、全面为美目前国人心底最大的审美恐惧就是“怕单调”,也不知老祖宗的留白都被遗忘去了哪里。
以城市景观为例,国内樱花常见,樱花林却不常见。很多人都会疑惑为什么在国内城市中很难中看到真正的“樱花大道”“十里桃花”?搞的每年春天武汉大学的门都要挤破。城市绿化的确中很少有真正落地实施的大片樱花,为啥呢?
因为大片的樱花种植永远绕不过两个自以为是的问题:
“全是樱花是不是太单调?”
“春天开花后其他季节不好看怎么办?”
虽然知道樱花林很美,但是在决策过程中“丰富”、“全面”的重要性依旧压倒“美”。可以说是宁可四季都不美,也绝不允许只有春天美。城市绿化尤其道路绿化中一片樱花外必有碧桃海棠,樱花背景处必见桂花香樟,最终也就没有了樱花林、樱花道的效果。
国内常见的樱花种植效果
除此以外,我们看有多少城市的夜景灯光喜欢这么干:
镶边、闪烁、五彩斑斓的变化,看着这样的亮化真的是只想旋转跳跃我闭上眼。无绚烂不灯光的思想其实扎根在很多人心里深处。
从城市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夜景不绚烂也似乎的确显示不出工作成绩;
从人民群众角度来看,如果不绚烂就也好似没有什么氛围。
人们总说“少即是多”,要简单一点,但落在城市公共建设上,丰富灿烂全面确实会给实施者以更大的稳妥感,相比之下美丽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当然让人感到安慰的是,近些年的城市建设开始有意避免这种做法,所以未来还是可期的。
03习惯先讲“功能”再讲“外形”正常人一般都会认可“功能”优先于“造型”,道理很简单,“功能”都不行再好看有什么用?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穷惯了”的后遗症,起码在物质已然较为丰富的今天,“功能”应当与“造型”同时考量,甚至很多时候“造型”应优先于功能。直到如今,人们还经常说在保证功能的情况下尽量做漂亮一点,但如若没有为了“造型”牺牲一定“功能”的魄力,在审美层次与技术水平上都很难再更进一步。
手机的外形变化过程正说明了这一点。
手机的外形演变过程
如果在一开始就认为“功能”绝对优先于“造型”,那么实际实施中造型就会越来越被忽视。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下网络疯狂追捧的北欧风、muji风装修在现实却寥寥无几的原因,太多的功能被牺牲掉,当下的多数中国家庭是无法承受的。
前两年北京开始强制拆除楼顶广告。楼顶没有广告牌的天际线当然会比有广告的好看许多,更何况曾经的大字牌广告多数也根本没有经过任何设计考量。
很多人喜欢把城市难看这件事怪罪政府,但政府真的出手提升美感时,人民群众却开始忆情怀起来,全然忘了他们网上哭爹喊娘保护的实际是商家对他们天空的侵占。
北京拆除楼顶违章广告行动
所以功能并非是先天优先于美感,当人们习惯了清爽的天际线后就不会再允许楼顶广告功能的出现。北京市政府的这一举措唯一可能存在的问题就是出现的太早,导致政策极易夭折。在大多数人的审美水平还意识不到天际线重要性的时候出台此项政策是何等的魄力与担当。
所以“追求美的第一步是断舍离”是有一定正确性的,对美的追求往往带有阵痛。
不过在产品界与服装界,目前为造型而牺牲功能的例子还算是比较多。
比如牺牲了插孔数量的小米插板:
牺牲了一定脚腕保暖功能的裤子:
04习惯强行植入文化意义中国人骨子里认为寓教于乐才是最为妥当的,设计也无法免俗,纯粹好看为目的的东西一定是玩物丧志的。所以小品的结尾一定是要煽情的,动画片的主旨一定是要有教育意义的,也就不奇怪经常会搞出些类似下面这样的东西。
这种对所谓文化的强行植入,在公共建筑与景观领域可谓泛滥成灾。
比如福禄寿文化,比如茶文化,诗词文化等等
文化这个东西从来都是讲究润物无声,强行植入往往适得其反。而强行植入的方式就往往和下面第5条习惯相关。
05习惯具象表达而非抽象提炼我们说艺术是生活的抽象,因此抽象的能力基本可以看作审美能力的标尺。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我们依旧处在较为低级的具象审美阶段。
举个例子,一家粥店的logo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我们在百度里搜索 粥店 logo,那么出现的基本是这样的:
我们总是不自觉的将粥和碗、热气、粥字等十分具象的内容关联起来,常见的logo也都是走的这条路子。
然而林韶斌给桂林米粥设计的logo却是这样的:
抽象出的米和桂林山水形象的结合,不仅美观大方还将店铺特点表达了出来。除了平面设计领域,建筑景观领域也同样如此,五粮液的大楼便是一个酒瓶。
表达传统文化就非得弄些书简、毛笔、大字报。
当然,这些例子都相对极端,但反映出的现象让人不得不唏嘘感慨。
06习惯将丑与接地气划等号如果前面五个习惯是审美能力的问题,那么第6条就是态度问题。是的,没人会承认自己的审美低级,最常见的反驳方式便是强调“实用性”与“接地气”。美的事物可以接地气,但丑的东西则永远丑。如果非要说“珍粥道”比“桂林米粥”的logo实用接地气,这话题也就没得聊了。
街头创意涂鸦,接地气的美
其实,美丑这件事和是否接地气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乡村的并非就是土气的,底层人民又凭什么只能和丑挂钩。很多键盘侠眼里,但凡和穷苦的人谈一点点提升美的内容,就好像是何不食肉糜,仿佛穷人没有获取美的权利,就只配使用丑陋的东西,生活在丑陋的环境,这样才算是接地气了。
但底层人民也渴望美,杀马特的诞生就是很好的证明,只不过缺乏美育的年轻人用错了方式而已。
尾声:提升审美,从你我做起虽说集体的审美品位往往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审美从不是一件得过且过的事情,所谓品位的提升也需要每个个体不断的积累与自我审视。当下这六个习惯可以说严重拖慢了国人审美水平的前进脚步,但也可以说是审美尚且不够的具体表现,大家可以对号入座,多多审视,想想自己是否在不经意之间就犯了其中一些习惯。
大家讨论的如此热烈,令人受宠若惊,这里选了评论区朋友们几个主要的问题疑惑再来进行一些探讨,只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和大家一起为社会审美进步做一点微小的工作。
很多朋友觉得桂林米粥的logo不能很好的体现“粥”的主题,会让人看不出是卖粥的店,因此并不太适合一家粥店。
这里我的观点是,logo和店招的功能是不同的,对于一个品牌来说logo的作用是品牌的视觉记忆传播,而非功能信息传播。简单的说就是logo的作用是通过图像锁定品牌形象,进而就行视觉传播,最终让客户记忆住品牌。所以logo从不具有功能说明的作用,就像苹果的logo没法看出是做手机的,耐克的logo也看不出是做体育用品的,同样餐饮行业的老娘舅也无法从logo看出功能。“粥珍道”logo的问题在于确实告诉了别人这是卖粥的,但这个功能通过几个大字就可以满足,而logo本该具有的强化品牌视觉形象的作用却没有做到。
当然,桂林米粥似乎并不是门店,而是大米加工产品,其他具体信息没有查到,如果是大米加工产品的话,这个logo更显恰如其分。让我们再来赏析一下logo对品牌的真正作用:
2. 功能和外形究竟哪个为先?很多朋友在功能和外形的关系上提出了异疑,基本认为先满足功能再考虑外形美丑是符合逻辑的,功能应具有绝对的优先权。
这里我的观点是,我们把功能这个词进一步拆解为直接使用功能、延展使用功能、审美享受功能三个部分就会容易理解一些。比如一把椅子的直接使用功能是能坐,延展使用功能是坐的舒服,审美享受功能是装饰家居环境。那么在这三个功能里,“坐”的直接使用功能是无法压缩的,但是“坐的舒服”“看着好看”这两个功能之间的比例是可以相互调节的,在设计中必须同时考虑,不应有先后之分。比如椅子靠背高会舒服,但低会更符合目前现代一些的家居装修风格,所以各种类型椅子层出不穷,从结果看就是为了外观而牺牲了一定的功能。
nendo工作室“嫩枝”系列椅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审美上可以解释为,只要经济水平持续增长到一定程度,审美就早晚会回归提升,只是时间问题。同时经济水平也时刻影响着审美情趣的走向。这是一种宏观论述,并非指谁的经济水平高谁的审美水平就一定高。中国古代的持续富足必然会诞生较高的文化审美情趣,而至近代以后百姓生活日渐流离,审美出现严重断层,虽然民国上流社会也留下了一些还不错的艺术作品,但社会整体审美一泻千里了,若想重新恢复仅仅靠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但只要能持续发展,重回较高水平的整体审美只是时间问题。
唐·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中国古代审美水平高可以认为是因为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士大夫阶层,这个阶层无论如何改朝换代都具备着较高的生活条件与文化水平,造就了提升审美的中坚力量。同时各朝均有较为持续的富足的时期,这也就给了广大底层百姓审美发育的广阔土壤,保证了社会整体审美水平的前进。一般认为中国近代开始美学出现了严重断层,但我个认为其实从清朝起甚至包括部分明朝时期中国社会的整体审美情趣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清朝时期审美逐步出现奢靡繁杂、爱慕淫巧的特征,文人情怀日渐凋零,乾隆开始匠气趋势更甚。所以,这几百年的审美滑坡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起码现在我们还没有做到。
清朝皇室审美(左)与宋朝皇室审美(右)
很多评论区朋友担心白墙不易维护,如果脏了就很麻烦。
这里我的观点是定期的粉刷维护其实也是对墙体的保护,如果有一天真的无法维护了那脏也就脏吧,传统徽派建筑的白墙也并不干净,但实际并不影响美感。现在杭嘉湖区域广大农村依然也遗存了一些白墙黑瓦的房子,虽然不甚干净,但却十分漂亮,新有新的美,旧有旧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