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大家好,龟兹石窟佛教艺术研究「克孜尔石窟在哪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更好地传承千年丝路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古丝绸之路龟兹艺术的迷人风采,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独有的文化支撑和历史记忆的依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龟兹研究院)于2022年6月15日-9月15日特策划展出“荟萃交融:龟兹石窟壁画里的古丝绸之路民俗风尚”艺术展。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之路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丝绸之路不仅是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更是连接人类文明的纽带。丝绸之路是多元文化交流的杰出范例,展现出公元前2世纪-公元16世纪间亚欧大陆诸多文明区域、特别是游牧的草原文明与定居的农耕、绿洲或畜牧文明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包括宗教信仰、城市文化、建筑设计、住居方式、商品贸易、民族交流等方面。
龟兹地处南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北倚天山,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枢纽和佛教文化进入中国的首站之一,遗存文物遗址众多,尤以石窟寺等佛教文化遗产为最。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曾经指出:龟兹石窟艺术是敦煌石窟艺术的起始,敦煌石窟艺术是龟兹石窟艺术的延续,一东一西交相辉映。
龟兹石窟是公元3至公元14世纪古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结晶,源起丝路,始兴于汉,繁盛于唐,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印刻着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一体多元的特点。曾对包括敦煌在内的中国石窟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东联吸引的发展过程中,龟兹石窟所创建的大像窟形制和壁画也给予葱岭以西中亚地区和阿富汗巴米扬佛教艺术以重要影响,创造了古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与融合发展的历史经典,其不仅在中国佛教艺术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在世界佛教艺术史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次展览旨在让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公众身临其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视野更多的了解古代新疆和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从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共同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业。 此次活动由广东省珠海博物馆、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库车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承办。
展览主要讲述龟兹石窟壁画艺术创作来源于世俗社会生活,以及古代新疆塔里木盆地绿洲的社会民俗风尚与历史传承,创新发展,让石窟寺艺术融入当代生活。展览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历史记忆(墙面陈列“龟兹石窟民俗壁画艺术展品”部分)
古龟兹曾是中国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融合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社会风尚,这些内容我们都可以在龟兹石窟壁画中找到相关内容,如:乐善好施(布施)、遵纪守法(持戒)、坚韧不拔的毅力(忍辱)、努力进取(精进)、静心专注(禅定)、智慧(般若)、诚信、孝道等价值理念,再如:建筑、绘画、彩塑、乐舞、杂技、服饰等艺术和体育、商贸等活动,以及狩猎、耕种、制陶等劳作场面和救灾场景都在龟兹石窟壁画中描绘的栩栩如生。
根据展厅面积和展线长度,从这些反映古龟兹世俗社会风的壁画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壁画39幅。其中:龟兹石窟壁画临摹精品8幅,数字化高清仿真壁画作品13幅,流失海外龟兹石窟壁画复制作品8幅,全面展现荟萃在龟兹石窟壁画里的古丝绸之路民俗风尚和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
第二单元:赓续传承(展柜陈列“库车近现代民俗实物展品”部分)
根据展厅面积,从库车民俗博物馆藏品中,精选出与龟兹壁画展示单元展品内容相关联并具代表性的库车近现代民俗实物展品20件,其中:传统铜器5件,木碗1个、木勺1个、木盆2个、传统民俗服饰4套、传统花帽2顶、传统土陶5类。
第三单元:创新发展(墙面陈列“以龟兹石窟壁画艺术元素创意设计的当代服饰作品图片”部分)
根据展厅面积和展线长度,精选北京服装学院以龟兹石窟壁画艺术为元素设计的当代服饰系列图片13幅,演绎龟兹石窟壁画艺术融入当代生活的精彩。
东西联通,丝路为纽;丝路万里,新疆为枢。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最前沿、世界四大文明体系的交汇地,新疆书写着丝路文明的厚重历史,龟兹石窟则描绘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此次展览是一场首次以民俗生活内容为主题的龟兹石窟民俗壁画艺术大展,精选了龟兹石窟壁画中生动描绘古龟兹社会民俗艺术风尚的壁画作品,以及库车市民俗博物馆收藏的民俗实物展品,构成历史、传承、发展的脉络,阐述龟兹石窟艺术创造来源与社会生活,及其传承发展。同时,选取了北京服装学院以龟兹石窟壁画艺术为元素设计的当代服装系列作品图片,演绎龟兹石窟壁画艺术融入当代生活的精彩。
(寇梦茜)(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