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古希腊雕塑的人体美学「人类终究是有极限的」

时间:2022-12-01 17:17:32 来源:馋猫历史

大家好,古希腊雕塑的人体美学「人类终究是有极限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导言

在原始人类首创裸体雕刻的时候,他们可不会想到什么有碍观瞻、有伤风化之类的问题。这和服装的产生绝不会是为了遮羞是一样的道理。有人曾在法国的列斯匹格和北非的塔西利旧石器时代壁画上看到,女性的腰衣所遮住的恰好是臀部而不是前半身。那显然是为了在席地而坐时可以保暖。原始人类还没有产生“遮羞”的意识。



然而,在我们进入了能用字眼来表达思想的文明社会时,我们却开始用“羞耻”二字来讨伐被人类曾经视为瑰宝的人体,这种状况在古达东方尤为突出。传统的礼教、男女授受不亲的陋习,使得作为艺术的人体与我们中国人绝了缘。我们仅仅在远离统治中心敦煌石窟中的“飞天”壁画上才能依稀看到她的倩影。而那些作为刺激人类原始性冲动的“秘戏”与“春宫图”倒是在宫廷和民间悄悄地流传着。不过这些东西丝毫没有艺术价值,仅仅是体现了人类本能的冲动。这种局面在我们古老的国度里竟然延续了数千年。


在文明时代的古希腊,我们却看到了一道不同于古代东方的靓丽风景线。他们创造出了美不胜收的裸体雕刻——一种真正的、高雅的艺术。是的,在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理性思考、审美能力与技巧的打磨之后,古希腊人对裸体艺术的认识已经远远超过了祈求繁衍的原始初衷。


古希腊人体雕刻发展的原因

探究人体艺术之所以能够在古希腊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因,恐怕主要是在于他们的民族文化核心——人性与理性——的影响。在这里,代表着传统的《荷马史诗》,从肉体到灵魂都在高声的赞美着人。史诗中的众神们,无论其品德高尚还是卑劣、躯体健壮还是丑陋,他们都是以人的外表或内在作为蓝图的。古希腊人甚至认为人类与众神一样有着高贵的血统。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他把人而非神放在了首要位置,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有市场的。正是这种社会思想环境,为古希腊裸体艺术的出现扫除了障碍。

古希腊的艺术家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将具有功利性的原始的裸体艺术,不断提炼、打造,最终升华成为一种以展示人体美为目的的真正艺术。


感谢地中海畔和煦的阳光与温暖的气候,为人们造就了裸体竞技的环境,这样才使得在运动会上夺冠者矫健的裸体能被艺术家用雕塑的形式保留下来。人们将这些冠军美不胜收的裸体献给了神,是为了由衷地感谢大神将夺冠的福分降到了他们的身上。在运动会上,阳光下裸露的躯体不再如同古代东方或中世纪欧洲的说教中那样充满着罪恶。恰恰相反,那正是对神灵最纯洁、最真诚的祭品。


古希腊人体雕刻的特点

人体雕刻在古希腊人那里被锤炼得炉火纯青。早在古典时代的雅典城邦,人们已经总结出了一整套审美的观念与规范,它们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单纯、精确、合理、和谐。



单纯就是强调作品要主题突出、手法洗练;精确就是要求作品应严格写实、轮廓鲜明;合理是说雕塑作品要符合逻辑与规律,注重人体的均衡、比例、对称等,不允许无原则的浪漫与夸张;和谐被视为人体雕刻的最高艺术境界,是艺术追求的目标,它要求将现实与理想紧密结合,创造出既自然又完美的形象。


古希腊人体雕刻遵循着自己特有的模式,将人体按不同的年龄层次分为几种类型:十五六岁的少年、身材健壮的青年男子、优雅美丽的年轻姑娘、端庄安详的成年妇女。在他们的雕塑作品里,几乎找不到小孩和老人的身影;前者因为尚未发育成熟、后者则由于生命力不再旺盛而被艺术家们抛弃。


古希腊人在潜心研究人体艺术的过程中,还逐步确定了他们关于人体比例的黄金分割率。古典时期的著名大师坡吕克利对男性人体比例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认为头是身高的1/7、面部或手掌是身高的1/10、脚掌长为身高的1/6、腿部从脚到膝的长度是掌宽的6倍。他还写了一篇相关的论文《法则》,可惜早已经失传。

古希腊人体雕刻的发展阶段

人体雕刻艺术在古希腊大体经历了“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代”三个发展阶段。



“古风时代”的雕刻也称作“古式”雕刻,指的是公元前7世纪50年代至公元前6世纪的雕塑。在远古爱琴文明的遗产中,曾有过精美雕塑在基克拉迪群岛和克里特岛上出现,这种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古风时期希腊人的作品。


该时期雕刻的题材主要是神像、祭者像和竞技优胜者纪念像。艺术家们以裸体刻化的方式,着力地表现运动员强健的肌肉和体魄。这时的女像多是穿着衣服的,在注重容貌的同时,艺术家们还顾及到被薄纱所覆盖的美丽躯体。


就风格而言,雕像的面部总是有微笑着的厚嘴唇,弓形的眼窝中生着突出的眼睛,面部的前额线笔直的延伸到前额,身上肌肉的处理也十分模式化,整个形象显得朴实而憨厚。在当时雕刻的整体外观上,圆雕的性质并不明显,这主要是雕刻技术的原因,当时的雕刻家们似乎还没有掌握克服坚硬石料的技术,惟恐较深的凿入会使石料破碎。而小心翼翼的结果便是:他们的作品普遍显得有些平板。这些特点在作品《负牛犊的男子》身上可以清晰地体现出来。


“古典时期”的雕刻亦称“古典式”雕刻,指的是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30年的作品。这是古希腊雕刻艺术走向成熟和繁荣的时期。人们在习惯上又根据发展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形成(古典初期)、鼎盛(古典盛期)、转化(古典后期)三个阶段。



“形成”时期的古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事正酣,在艺术家们以神像、竞技者、和战士为主要题材的作品中体现出了一股民族英雄主义的浩然气概。但该期的雕刻仍然显得有些拘谨,造型也不够生动。所以它们又有了“严谨风格”或“古风艺术”的称谓。这些风格在雕塑家杰拉的作品《驾战车者》中表现得十分突出。这名战士的手因为用力抓紧缰绳而肌肉鼓胀、为适应奔驰的战车而着的弓步、还有因风吹而起的零星卷发,体现出雕刻手段向现实主义的过渡;但是他的表情过于平静、平整而有规律的衣褶则保持了传统的呆板。“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希波战争的最后胜利迎来了希腊内部的黄金时代,雕刻艺术在古代雅典达到了鼎盛。表现众神与竞技运动的古老题材再度盛行,但被赋予了感恩、豪迈和英雄主义内涵。希腊艺术史上第一个以现实里的英雄——伯利克里为对象的胸像被雕刻家克列休拉斯创造出来。“转化”时期的古希腊,公民政治随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结束而衰败,盛期的那种“全民性”与“英雄主义”气概也随之消散。代之而起的是表现政治没落、经济衰退、社会走向奢侈化的题材。在风格上,该期的艺术虽然少了上一时期的深刻的理性精神,但却突破了传统题材的局限而更贴近生活。例如普拉克西特列斯的《赫尔米斯与婴孩》。


“希腊化”时期的雕刻是指公元前334年-30年压力山大帝国境内的作品。随着希腊马其顿人的统一,随着亚历山大的东侵,一个庞大的亚力山大帝国在欧亚非辽阔的版图上出现。征服的过程也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这时在帝国境内出现了三大艺术中心:埃及的亚历山大、小亚细亚的帕加马和希腊本土。



这一时期的雕刻艺术在拥有共同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各自具有了自己的地方特色。例如,亚历山大的雕刻有着强烈的装饰感,并以日常生活为主题,也有了东方宫廷的趣味;而帕加玛的雕刻则着力于表现战争和神话,这与当地战事常年进行的现实密切相关。


在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收藏有一组美神阿芙罗蒂和畜牧神潘在嬉闹的雕刻。位于中心的阿芙罗蒂赤身裸体,正在躲避畜牧神潘的纠缠,她身体向右倾斜,面部左侧看着潘,左臂自然下垂护住羞处,高举的右臂仿佛要用手中的凉鞋击打潘。与之相对应的是相貌丑陋的畜牧神潘。这个长着山羊角、腿和耳朵的人形怪物,以无休无止地追逐女性而闻名。但他又是性情欢乐的神灵,喜欢音乐和舞蹈,常常在山林中守护牛羊的时候,吹奏排箫,和众女神跳起舞蹈。



这组雕刻将轻松愉快的神话情节作为素材,反映了希腊化时代人们追求享乐的趋势。该时期的雕塑杰作在各大艺术中心都有出现。亚历山大的波厄多斯创作的《小孩与鹅》生动可爱;帕加玛雕塑家的作品则有《高卢人及其妻子》、《垂死的高卢人》等;在希腊本土及附近的岛屿上,我们又看到了诸如《拉奥孔群像》及《米罗的阿芙罗蒂》等名作。

结语

古代希腊属于海洋文明的代表。它的艺术发展跟古代东方也是截然不同的。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个经典的词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想,对于古希腊的人体雕刻,我们也应该多学习他们的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人性的光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