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最后一课朗诵姚锡娟「第三期朗读者」

时间:2022-12-04 15:01:13 来源:睇View

大家好,最后一课朗诵姚锡娟「第三期朗读者」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独家视频 - 姚锡娟:时代的朗读者


春末夏初的广州,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薄薄的云层后透出一丝阳光,洒进中式红木花窗内。我们不禁感叹,这真是一年中难得的好天气,不冷不热,清凉舒爽。



姚锡娟坐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一边化妆,一边问我们,“我带了三件衣服来,你们觉得哪件好看?”


最终,我们一致认为,姚老师不需要换衣服,她身上那条墨蓝色麻质及膝连衣裙,随意搭上一条水墨丝巾,就足以衬托她文艺清新的气质。


△春末夏初的广州,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姚锡娟看着她女儿用手机拍的定妆照片,颇有几分娇憨地摇着头说,“哎呀,我好像又胖了,没有以前好看唉。”言语之间,暴露了一个艺术家的完美主义倾向。


眼前这位光彩照人、眼中有光的语言艺术大家,让人无法与80岁这个数字联系起来。


姚锡娟说,“我没有年龄的感觉。现在的年龄,主要从腰酸背痛啊,走路走不动啊这些地方体现出来。但我心里没有很苍老的感觉,我要试试。”


△2021年在北京参加《濮哥读美文》演出,姚锡娟与濮存昕在后台。


每年都尝试新的艺术形式,这是姚锡娟对自己的要求。今年5月28日,她将首次尝试在网上直播,给大家讲解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籍此纪念都德诞辰182周年。


在朗诵作品中,《最后一课》对姚锡娟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以七八岁的孩子视角,叙述动人的爱国主义故事。我在高一的课文里念到这篇文章,非常感动。”1981年,姚锡娟第一次将《最后一课》搬上朗诵舞台,此后,成为了她的保留篇目。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我很重视阅读作品时的感觉,朗诵时,要还原作品,把它对我的感动传递给观众。”这是姚锡娟的坚持,也是其作品的动人之处。


△姚锡娟在北京朗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昔日斜杠青年


姚锡娟说,可能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认识她了,50岁以上的朋友才熟悉她的名字。


当年,她可是好多人心中的“女神”。她是译制片《排球女将》中的小鹿纯子、是《血疑》中的大岛幸子,更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长篇《红楼梦》的播讲人。


△1993年,姚锡娟朗诵会后台照。


△观京剧《狸猫换太子》后姚锡娟(左)和爱人杜熊文(右)与主演史依弘合影。



用现在的话来说,当年的姚锡娟是个斜杠青年,话剧、朗诵、配音,样样在行。


1962年,姚锡娟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表演系毕业后,进入广州市羊城话剧团当演员,7年后转到广东话剧团工作。曾在《第十二夜》《家》《三代人》《年青的一代》、《广州惊雷》《游园惊梦》《奥赛罗》《急流》《哦,女人们……》等数十部话剧中担任主角。


△2017年在上海参加《纪念普希金逝世180周年朗诵音乐会》演出谢幕照。左至右姚锡娟 、达式常和肖雄。


1981年,广东电视台引进了一部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国语配音工作就交由广东话剧团负责,由此催生出此后红遍全国的“广东配音小分队”。


姚锡娟以独特的声音形象塑造了《排球女将》中的小鹿纯子,此后一发不可收拾,陆续为《海蒂》中的女主角海蒂和西斯曼夫人、《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以及《血疑》中的大岛幸子等人物配音。


姚锡娟获奖无数,包括中国话剧金狮奖、文化部80名优秀话剧工作者称号、飞天奖优秀女配音演员奖、金鹰奖最佳女配音演员奖,等等。


2015年,姚锡娟获颁广东省第二届文艺终身成就奖时,写下一段动人的文字:每一次艰苦的创作,都是一个汲取养分,克服不足的过程。越是有难度的作品越有挑战性,在艺术面前来不得半点投机,你只有努力地、谦卑地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才能获取艺术真谛。


△1988年参演话剧《游园惊梦》与白先勇、华文漪等演员合影。



犹是红楼梦中人


198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地方台,计划录一套《红楼梦》。


“大概是看了我的作品,他们打电话找到了我。”姚锡娟说,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讲《红楼梦》,之前从来没有讲过长篇,也没有听过评书。


不过,姚锡娟自言,戏剧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从小看尹桂芳先生演的贾宝玉,对于《红楼梦》有种痴情,“就是那种生旦净末丑的感觉。”


《红楼梦》前三十回,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月,姚锡娟只好逐字逐句地啃,“生怕会错一个意,念错一个字”。在播讲本上,她注解着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符号。关于历史背景、社会状况、民间风俗、人物性格等,她列出了三百多个问题,向专家请教。


△1981年姚锡娟录制《红楼梦》中。


△姚锡娟朗诵《红楼梦》节选《宝玉探晴雯》。


艺术讲究融会贯通,过往她曾经接触过的话剧、戏曲、朗诵等表演形式,都在人物塑造中不经意地体现出来。


“宝玉、黛玉,这些少男少女的声音,可以比较自然化、生活化地处理,用年龄、性格区分,但贾政、薛蟠这些人就要借鉴戏曲手段了。姚锡娟说,“就这么‘哎’一下,贾政老生的感觉就出来了。”


最终,她花了5个月时间,录完了90讲。事实证明,有价值的作品,不会褪色。姚锡娟也没想到,时隔几十年,自己录制的《红楼梦》热度不减。


此前央视的节目《朗读者》里,主持人朗读了一段《红楼梦》。有人在微博上评论道:“喜欢听《红楼梦》的,推荐姚锡娟老师的朗读,那真是我听过最好听的版本……”


在著名画家林墉的眼中,姚锡娟的朗诵,会把人带入一种境界。“这种境界,靠的不是一词一句,而是整体的浑然;一种潜移默化,一种月移影转,沁人的震撼摒弃了外加的涂抹。”


△姚锡娟朗诵《春江花月夜》。





与时间赛跑


姚锡娟的朗诵成果,有视频有音频,有线上有线下。她的朗诵实践,已成经验之谈,已成学术之论。

退休之后,她更加随心所欲,只为兴趣而活。


她说,以前演话剧都是集体活动,而现在朗诵,就是一个人的事情了。“我们到了这个年龄,鉴赏能力还是有的。我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喜欢的作品。”


△同学聚会由左至右分别是姚锡娟、朱曼芳、达式常、杜熊文和丁铁宝。


她在现场马上背诵起纪伯伦的《沙与沫》,神采飞扬。 “我永远在沙岸上行走,在沙土和泡沫之间。海浪会抹去我的脚印,风也会把泡沫吹走。但是,海洋和沙岸却将永远存在。”


最近几年,姚锡娟像是与时间赛跑。 “2017年到2021年,从76岁到80岁的这四年里,我不仅依然参加了舞台上大大小小的朗诵演出,而且献出了7个新作品。不得不承认,为此,我的内心有点小小的得意和骄傲。”


这7个作品都是她喜欢的,包括普希金《奥涅金》片断中的旁白、《理智与爱情》、《我曾经爱过你》、纪伯伦《先知、沙与沫》选段、奥尼尔《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第三幕节选、莫言《老母亲》、鲁迅《一件小事》。最后三篇作品,都是在2021年完成的。


△录制广播剧中,吴婷婷(左)姚锡娟(中)宋蓝波(右)


对于姚锡娟来说,朗诵伴随着她的艺术生涯,声音艺术的背后是文学。有些文本是非常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滋养灵魂和气质。艺术创作时的那种幸福感,那种愉快,无以名状。


“每个人都有自己苦恼的地方,我爱人现在也病得很重,长期住院。为什么我现在还要做这些事情?只有这些东西,可以支撑我的精神,使自己不至于垮下去,还能给我一些喜悦,我觉得挺好。”



2021年12月30日,姚锡娟在家中写下年终总结,“光阴无情的向前飞行,我快被抛弃了吗?我还想追逐着时代前行,我还在努力着。”


我们相信,还在努力着的姚老师,和她温暖的声音,一直在线,永不散场。




统筹|杜 滢 运营|沈星佑

文字|沈阅微 设计|新 一

剪辑|唐文钦 录音|王俊锋

摄影|唐文钦 配乐|弦 铜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