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学艺术的叫什么「想说 | 学习前辈艺术家究竟是学什么 」

时间:2022-12-12 10:05:16 来源:秦之声

大家好,学艺术的叫什么「想说 | 学习前辈艺术家究竟是学什么 」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过去一年,很多秦腔前辈名家离世,引发戏迷无限哀思。我们对老艺术家的敬仰,或来源于对其高尚品德的钦佩,或来源于对其精湛技艺的酷爱,或来源于对其独特艺术观价值观的推崇。

特别是学生弟子,在跟随老艺术家学习戏曲表演技术时,耳提面命、口传心授自不可少,跟老师之间不但有师生情,还产生了浓郁的亲情。

今年的清明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很多地方暂停集中祭扫活动,提倡网络祭奠或者家庭追思会。

清明虽至,戏迷和学生弟子却不能到坟前祭奠,总是有些遗憾。在这个情况下,将对老艺术家的思念,化作对其艺术的继承,化作对其人品的弘扬,或化作对其艺术观的传承和推广,则成为纪念他们的最好方式。

从艺术上看。很多老艺术家特别注重艺术传承,他们往往因为年事已高,迫切想把自己从老师那里继承下来的艺术传递给学生。比如花旦名家全巧民在接受采访时总是不断提及老师对自己的悉心教诲,在年龄很大的时候依托网络开展远程教学,在生病住院期间给学生逐字逐句的传授剧目。她曾在电视节目中说过“学生学得好我给他们磕头”这样令人动容的话。武生名家张宁中悉心教育了西安市艺术学校的两届学生,这些学生现已成为西安秦腔舞台的中流砥柱。就在前几年,我还看到他不顾年高为易俗社传承班的孩子练功排戏;表导演名家张彩香毫无门户之见,还广泛呼吁“青年演员还要克服困难,要效法古人寻师、访师、转益多师,从多方面促使自己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

2009年全巧民先生参加陕西省非遗传承人展演活动

尚小云先生给张彩香传艺

从人品上看。很多老艺术家生前收徒都特别重视人品,而且对学生弟子的品德要求很高。其实,对高尚品德的推崇,不仅体现在对待徒弟上,更体现在他们对自身的严格要求。秦腔皇后余巧云收徒严格、传艺用心,在她年事已高、身体欠佳的情况下,主动宣布已不能出席各类活动和进行教学传艺工作,充分体现出了老艺术家的高风亮节。我曾经妄测,这种含泪割舍并非出于保留,而恰恰是出于对艺术的高度尊重。张彩香曾说“当年老师(尚小云先生)那么辛苦地手把手给我教戏,而我做出的成绩有负于老师的期望”,言语中透露出的是谦虚。教育家孟小云在艺校任职期间,在生活中特别照顾学生,自学手艺为贫困的孩子理发、给生病的学生敷药,给口音不正的学生辅导、跟学生讨论表演细节,洋溢着慈母之心。

余巧云先生给找上门来的戏迷辅导唱腔

2019年学生们探望90岁高龄孟小云老师

从观念上看。很多老艺术家对艺术毫不保留。张宁中学习前辈名家的脸谱谱式,联合出版脸谱书籍,不是为了给自己增添功绩,而是为了后世留下可供学习的资料,为了保留秦腔脸谱的传统风貌;“秦腔祥林嫂”郝彩凤专门撰写塑造祥林嫂的心得体会,把塑造人物要用什么形体、什么内心道白、应该体会的人物精神都详细分析清楚,交给徒弟以供借鉴,可以说是将自己毕生感悟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后世;音乐家杨天基先生在他35年的教学生涯中,不仅把他得自名师雷殿甲、荆生彦的伴奏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学生,更是不断参加座谈会研讨会,将他对秦腔流派的思考、对秦腔音乐的思考传递开来。

易俗社秦腔脸谱(上下) 作者:张宁中 绘;王保易

2018年秦腔《祝福》复排 郝彩凤任艺术指导为演员说戏

杨天基先生参加研讨会

盘点这一年去世的部分老艺术家,德艺双馨是他们的人生注脚,认真传承是他们的毕生使命。因此,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清明节里,对师恩最好的表达和回馈方式是做好全方位的传承,学老师的人品、学老师的艺术、学老师的观念,将对老师的怀念变成刻苦学习,变成对青年后辈的悉心培养。

戏曲终究是靠人的传承才能代代繁衍、不断发展的艺术,把老师的艺术继承下来再传递下去,把老师的艺术传播到更多人的面前,这样,即使老艺术家已经离我们远去,艺术却依然存续发展,就像他们还在群众的心里,还在戏迷的记忆中。

作者:李想 编辑:妍薇 审核:王梅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