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沉浸式媒体技术「沉浸式设计用什么做」

时间:2022-12-14 15:17:42 来源:建联夜猫

大家好,沉浸式媒体技术「沉浸式设计用什么做」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描述事物的含义

而艺术却可以将它剥离、揭露

——John Dewey


ARTECHOUSE,一个致力于展示和推广数字新媒体艺术的沉浸式展馆。



自 2017 年在华盛顿首次开放以来,吸引了全世界观众的眼球,Ins上也是圈粉无数,po 的图片视频大都点赞过万。


△ infinitespace by Refik Anadol


他们的展馆硬核在哪呢?首先是拥有16K 超清分辨率、150兆像素的激光投影技术。


△数字装置 XYZT


成就了全球首家最大的无缝百万像素级展厅,能让艺术家作品鲜活程度精确到每一个像素。



互动体验逼真得就像《超级玩家》中的虚拟世界 ▽


△数字装置 XYZT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ARTECHOUSE 在纽约的展馆还装有 L'ISA 沉浸式超真声音技术(有32个独立的声道),让作品真正呈现多维声音体验。艺术的体验感和科技含量就能打 5 星。


△数字装置鸡尾酒 cocktails and mocktails


元旦推出的跨年装置竟然标着「马上2021」,象征不拘一格的先锋意识。



先锋艺术温床

ARTECHOUSE


ARTECHOUSE 跟许多先锋艺术家都有合作。


前几天在华盛顿展厅开幕的是跟艺术家扎克·利伯曼(Zach Lieberman)共同推出的个展——「未来草图 Future Sketches」▽



把素描、诗歌和代码相结合,带给参观者从未有过的惊艳和启发。



在纽约举办的沉浸式装置展览「SUBMERGE 湮没」是与 Intus Interactive Design 合作策划的,前天刚开幕,展出至2月23号。灵感来自 Pantone 2020流行色经典蓝19-4052 Classic Blue。



参观者将进入无尽的蓝色境界,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关于「蓝」的意象——夜空、海洋、凝聚的鱼群等等,都能被融入到艺术家创造的画面和声音装置中,把颜色彻底的「体验」一把。



ARTECHOUSE 的使命是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的作品能够突破科技和艺术领域之间的界限,说他们是前卫科技艺术的温床,一点都不为过。



科技艺术狂魔

Refik Anadol


说到跟 ARTECHOUSE 合作最成功的艺术家,要数土耳其小伙 Refik Anadol 了。


我们之前也曾有过专题介绍:无比震撼的沉浸式设计,简直就是真实版的盗梦空间



最近正在迈阿密展厅上演他的沉浸式艺术作品「无限空间」 ▽


去年他和 ARTECHOUSE 一起在华盛顿联合举办的首场大型艺术装置 「Machine Hallucination 机械幻觉」,一经推出火遍全网,ins上点赞过万,还上了纽约《时代》杂志封面。



这位出生于土耳其的新媒体艺术家兼导演,现年 35 岁,在 Ins上每次 po 文都是 “Dear friends...” 开头,这么一个可爱的「科技宅」,却已经斩获了 2019 GQ 年度人物、新媒体艺术终身成就奖等重要奖项。



但很多人对他的艺术形式还比较陌生,也不明白他那些不成型的画面的创作理念,乍看之下好像和其他沉浸式艺术没啥区别。



一起君碰巧在油管上刷到他的一条视频,点进去一看才知道,原来 Refik Anadol 那些超现实的艺术装置,竟然是靠 AI 实现的!!!


△机械幻觉——火星


到底是咋回事呢?其实,如果你仔细观看他的作品,会发现画面是由无数微小的「点」组成的,数以百万计的小点不断地聚合、扩散,构成了运动着的抽象的风景、线条、建筑图像 ▽



背后的原理就是利用 AI 完成的大数据分析,Anadol 通过寻找有趣的数据集,让AI 对其进行过滤、分析,并把它可视化——那些投影在墙上的影像就是 AI 点画形式的数据点。


△black sea


他把数据当做素材,用一种新型的创作模式来创建令人着迷的艺术装置。


△ infinitespace


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的技术,叫做生成式对抗网络(GAN),这个关键词会一直贯穿他所有作品。


那么啥是 GAN?作为一个代码小白,一起君在 google 上搜出来的解释基本也只能看懂其中的标点符号...



所以还是用 Anadol 的作品来解释比较简单好懂,在创作《机械幻觉》系列作品时,他在网上找了1亿多张纽约的图片,建立了一个数据模型,然后让 AI 对照片进行分组和变形。



在「吸收」了城市所有的建筑、自然特征后,再利用算法从图片中抽离人的影像,只专注于建筑和自然环境,而这样的数据集合就成了纽约市的城市图像——「集体记忆」▽



在这个数据模型中,AI 通过几千张照片「看到」了自由女神像的不同角度,学习算法产生建筑物的视觉联想,利用360度投影装置创建一系列代表该建筑各个时期不同状态的动态图像,就好像建筑有了生命一样。



而根据 GAN 的定义,这种联想是图片生成模型和图片判别模型之间的博弈式训练——AI 在不断地对输入输出的的图像数据进行修正,却形成了城市的真实记忆。



数千张照片,代表数千个时间节点,当 AI 从这些输入的数据和城市的记忆中学习时,它可以创造另一种视觉上的现实,Anadol 把它称作「机器在做梦」。在梦里,建筑可以随意地自我重建、分解。



其实说白了,Anadol 就是想用作品告诉大家,AI 是如何思考的。他把无形的数据处理过程,变成能被人类视觉感知的艺术品,一段城市的故事。



在开始这种结合图像数据和多媒体艺术的工作之前,Anadol 在谷歌担任入驻艺术家,为了创建模型,他的工作室从 Nvidia gpu 获得支持,这为他用 AI 进行数据学习做好了铺垫。



《机械幻觉》并不是 Anadol 第一次使用生成式对抗网络创作的艺术。


他曾为洛杉矶爱乐乐团收集了 100 年来的演出照片和录音数据——多达 45TB 的数据,用投影仪呈现为迪士尼音乐厅外墙上的可视化艺术装置「WDCH Dreams」。



当时,他让整个乐团的档案变成了可用三维输出的形状,建筑的曲面幕墙成为黑夜中的画布。


△白天的迪士尼音乐厅


Refik Anadol 和他的团队开发出模仿人类「梦想」的演算法,在档案分析完成之后,AI 将新产生的数据分类,并将其重新组合,最后呈现出可视化数据结果,


△夜晚的艺术装置


能够让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的迪士尼音乐厅「演出」自己的记忆,让这座建筑梦想成真。



Anadol 也提到了他这些硬核创作理念的起源:8 岁那年看了电影《银翼杀手》,这部科幻史上的经典给了他极大的启发。


电影背景在洛杉矶市中心,画面中建筑物外皮的广告仿佛是有生命,有记忆的能力。



电影中有个定义人工智能的经典片段:Ron Deckard 和 Rachael互相凝视着,通过一个简单的记忆片段就能把她定义为一个复制人。


“你还记得窗外灌木丛里的那只蜘蛛吗?”

“蛋孵出来了”

——“那不是你的记忆,是别人的。”



在 Anadol 看来,数据就是人类的历史记忆,而 AI 具有人类无法企及的庞大数据协作能力。



有了它,就能以极富表现力的方式,和极具揭露性和发人沉思的艺术作品,向参观者描绘任何超越想象力的抽象理论。



而且,Anadol 在为作品取材时脑洞极大,能把任何数据看做艺术素材,像是WiFi信号,天气数据,红外波普,甚至一段 CPU 数据——只要是能被电脑识别的,都可以化为他创作的素材。



近期新作,《Latent Being》,是不是有骇客帝国的既视感▽



他最近正为新项目忙碌着,在美国波特兰集合了一群不同领域的大咖牛人,建筑师、设计师、人工智能专家等。



筹备一个以数字驱动的公共艺术装置项目,INS上已经放出了预告视频 ▽



他们收集了成千上万的波特兰地区的图像,形成结构投影,利用3D打印机一块一块地打印成型,最终将打造为一个高 6米的大型雕塑。



Refik Anadol 认为 AI 是可以读取、捕捉我们的数据和决策的,而那些数据也代表了人类所有的记忆;Anadol 是如此痴迷这种数据艺术,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思考这些抽象数据背后的意义。



本文图片、视频来源于展览官网及设计师官网

www.instagram.com/artechouse

refikanadol.com

本文转自一起设计,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