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浅谈明代中期瓷器艺术风格特点「明代瓷器器型」

时间:2022-12-14 16:13:33 来源:岭南晒宝

大家好,浅谈明代中期瓷器艺术风格特点「明代瓷器器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明代中期以后景德镇的瓷器得到了稳步发展,不仅官窑出现了许多的新品种,民窑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其中青花瓷器最多,其次是白瓷,也有豆青釉、祭蓝釉、孔雀蓝釉等等。这说明了当时景德镇民窑不仅仅国内市场的销路,而且品种也逐渐增多。

其实这一时期的瓷器造型是整个明代最为异常丰富,常见的日用器皿有各种瓶尊、碗盏、盘碟、缸墩、鼎炉、杂具等。其中墩在景德镇瓷器中最受富贵家庭享用,因为景德镇的墩俗称凉墩,是当时夏天坐的凳子。还有胭脂盒、粉盒、印泥盒。炉鼎之物发展成为礼器或陈设用品。此时的瓷器甚至出现了围棋、屏风、砚台、笔管等等。从这些当时流行的器物中,可以看出景德镇民窑产品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一时期,因为产品的多元化,使得无论装饰题材还是装饰手法,包括装饰材料都比明代早期更加丰富。在当时除了继续保留大量的传统题材和内容外,还因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出现了书写阿拉伯文字为装饰的瓷器。这种手法在永乐、宣德时期的瓷器中已有发现,到正德时期更为流行。以道教中的道具和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瓷器也大为增多。并且在当时道家文化比儒家文化更占上风。

另外在这时期由于景德镇离当时文人生活最集中的苏杭、扬州一带不远,从当时景德镇生产的文房用具来看,景德镇的瓷器已经受到一些文人的喜爱,并在装饰上的题材和风格也受到了文人的影响。在很多器皿上都出现一些反映当时文人寄情于山水和庭院生活的图景。

从装饰风格上看,第一受到官窑影响,青花勾线混水技法的出现,在明中期以后的民窑产品中出现了一些向官窑看齐并装饰得较为精细繁密得器皿。第二,在缓慢发展得手工业时代,传统不会一下子消失,它总是要不断地延续并流传,因此流传于明初得“一笔点画”得装饰手段,虽不是主流,但也经常出现于日用产品当中。第三,一个时代的艺术发展,总是受到同时代的姐妹艺术影响。

在绘画上由于受到当时的锦缎纹饰的影响,景德镇在明代中期的纹饰出现了许多的变化。装饰以各种带有吉祥的花鸟纹样为主,常见有团凤、龟背、钱文、落花流水、如意连云、八宝、八吉、芙蓉、石榴等等。

明代中期民窑青花人物受当时版画影响,画风严谨工整。从题材上看,元青花人物所表现的题材大多源于元曲和小说,所以表现的画面基本是人物故事,具有较浓厚的市井气。而明代中期的青花人物受当时文人画的影响,画风洒脱自如,在题材的表现也大多是文人的生活和仙人道士之风,内含文人的追求情趣和意境。

当时事实上的工匠画和文人画还是有区别,作为工匠来说,其在瓷器上作画,并不像文人画家那样是为了写“胸中意气”。而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以求得自己更大的生存空间。在作画的风格上自然就有所不同,在工匠看来,简略总是有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之嫌。因此,在人物的背景中他们总是要加上各种不同表现方法,如云纹、灵芝状、如意状、祥云等,可以重叠、自由变化、练练不断的组合形式,增添了一种仙气飘渺的感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