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大家好,「秦淮非遗大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统美术类——南京石画|秦淮非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南京石画
项目类别:传统美术
石画是以沙卵石为载体,在上面绘制不同图案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种。
2014 年,南京石画入选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
《连(鲢)年(莲)有余》 吴超作
南京古称“石头城”,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时就有龙盘虎踞之称,座落于生命之源的长江之畔。千百年来,滔滔江水,大浪淘沙,在这片土地上蕴育着无数江沙泥石,尤以五彩缤纷的雨花石享誉中外,同时还埋藏着各式各样的长江卵石,其形各异,千姿百态,色泽丰富,有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褐色的、红色的等,人称粗石。长江卵石,从地质的角度讲,属于冲沙石,其密度和硬度都很高,形成于千百万年前的古长江河道之中,经过沧海桑田,在水中不断冲刷磨砺才形成今天的石形。如见于南京地区的沙石矿产地,主要分布在雨花台区、浦口区、六合区、仪征等地,沙石资源极为丰富,每年有成万吨的石源被开采出来,从古至今绝大部分石头被作为园林建筑材料使用,只有极少部分被奇石爱好者收藏。
《弥勒佛》 吴超作
画石艺术起源于古代人类的岩画艺术,岩画是古代先民们在漫长的岁月里用写实或抽象的艺术手法,在岩石和石头上绘制和凿刻的图画,它记录了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画石艺术是岩画艺术的延续和传承。
《山中猛虎》 吴超作
南京画石艺术是一门在传承石刻、石雕、岩画等诸类传统石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美术,首先得力于南京盛产的优质长江沙卵石,它为画石艺术提供了天然的载体。南京地区自古以来以盛产雨花石而闻名于世。具有得天独厚的石文化氛围。千百年来,南京人文资源和石头资源丰富,南京画石艺术家以石头为载体,将美术、色彩、线条、石色、石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石头活起来,画石工艺具有点石成金的妙趣,深受百姓喜爱。同时就画石艺术的创作题材来说,都是人们所喜欢的民俗吉祥主题,如:石画“年年有余”、“子孙富贵”、“石龟”(长寿)、“钟馗”(辟邪)“石虎”(镇宅、驱邪等)、“金鱼”(金玉满堂)、“鹰熊组合”(英雄)、“大象”(太平有象)、“石佛”(祈保平安)、“青蛙荷叶”(和亲)及十二生肖石画等,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三
《明月三壶酒,清风万卷书》 吴超作
南京画石的主要特色:
其一、地域性。南京自古以来以“石头城”而闻名于世,石文化历史悠久。南京地处江南丘陵地区,又滨临长江,地产丰富的石材及长江沙卵石,其中以明初的“阳山碑材”享誉中外。自六朝以来,大量的精美石雕石刻艺术层出不穷,比如石雕辟邪、石雕华表,明孝陵神道上两边并列的石象、石马、石人等群雕,
所用石材均采自南京地区。千百年来,无数的民间艺人,运用他们的智慧,就地取材,创造出许多精美绝伦的石头艺术,并世代延续传承着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石头艺术。南京画石可谓是南京地域石文化和民间美术发展的一个典例。
其二、艺术性。南京画石的艺术性,反映在艺术家如何充分利用南京地产的石头造型,以其天然石形、石质、石色、石纹、石缺等自然条件,以石头为创作载体,经过精心构思、设计、勾线、设色、描绘、上光等一系列创作手法,充分利用石头的原型、原色、原有的纹理,灵巧形状及奇特造型,赋予石头以生气和灵气,创作成一件栩栩如生、天然成趣的艺术品。
其三、民俗性。南京画石艺术,具有浓浓的民俗情结,画石艺术的色彩通常是百姓所喜欢的大红、大绿以及金色、黄色等喜庆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通常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南京画石的创作题材,主要是民间所喜爱的人物如佛像、钟馗、阿福等,还有百姓所喜欢的动物、吉祥物,如:鱼(年年有余),虎(镇宅)、青蛙(多子多福)、龟(长寿)等。
《一莲荷气,满堂清风》 吴超作
创作南京画石的石料、工具和原材料。画石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石头与绘画的完美结合,因此构成画石艺术的最基本的原材料当然离不开多种形状的石头,主要是南京地产的卵石。南京的石头,石质坚硬,色泽明亮,表面光滑细腻,石形奇巧,适合于绘画,但是石头的石质与雨花石比,还是略显粗糙,因此为了便于创作绘画,石头还是要经过多道工序打磨,所以必须准备砂轮和砂纸。画石创作的主要工具和原材料有:碳素墨水、水粉、丙烯颜料,勾线笔,大、中、小号绘画手笔,以及上光油等。
画石艺术创作手法,综合了中国画、水粉画、雕塑、石刻等传统艺术,许多作品呈现出主体雕刻和浮雕形式,具有三维的动态美,如:连年有余、龟、虎等动物造型。许多作品具有随形构图的创意。
石画艺术大师、市级传承人吴超
目前,代表性传承人:市级吴超。
(吴 超)
图片来源 | 龚文新 及 《秦淮非遗谱》
责编 | 轻叩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