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画家毕加索认为「丁天财画家」

时间:2022-12-18 17:41:21 来源:桃蓁姑娘

大家好,画家毕加索认为「丁天财画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学家是以抽象化了的,即以观念来表现自己。但是画家以素描和色彩把自己感觉和知觉到的具体化。——塞尚


《半个世纪的画像 》

该图是1998年结婚十周年时,丁天缺为夫人徐祖瑛画的油画《半个世纪的画像》。

总有那么一幅画只需一眼,就能让你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自然而然的想去了解画背后存在的主人,以及有着怎样的经历。

曾为国内介绍毕加索第一人


丁天缺先生


丁天缺,原名丁善庠,1916年出生于江苏宜兴。

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国美术学院),师从吴大羽,后担任其助教,与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是同窗。

1949年因政治原因离校,1980年返回浙江美术学院,为学报编辑部临时工。

1985年前往法国,在巴黎第八大学研究法国现代美术,1987年回国。

2000年,在其84岁时,在母校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首次个展。

他的同学包括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等名家,而丁俊晖则是他的侄孙。

他曾翻译《毕加索》,第一次把现代派艺术介绍到中国。其他重要译作还包括《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魏尔伦诗选》《康定斯基》《塞尚的模样》《未来主义在巴黎》《青骑士派》等。2013年8月20日去世,终年98岁。

2018年8月18日,为纪念现代表现主义画家丁天缺逝世5周年,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艺栈ICI LABAS为其举办了“梦里孤山——丁天缺纪念展”暨研讨会。

这一天来到会场的有很多听众,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所说:“今天的研讨会如同20世纪的巴黎茶会,很‘家庭’、很亲切。”

展览开幕当天,学术界,丁天缺亲属、学生,相关媒体汇聚一堂,共同追忆、分享,深情纪念丁天缺逝世5周年。会场里的背景墙上悬挂了很多丁天缺生前创作的极具现代主义风格的油画作品,仿佛看见它们就和丁天缺老先生在一起。

一位因历史变革而不为大众所熟悉的老先生

艺术批评家朱其曾在其《丁天缺:中国现代表现主义绘画失踪者》一文中指出:“迄今为止,主流的现代美术史仍将一批民国老画家遗忘,或者评价过低。丁天缺就是其中之一,作为1947年国立艺专绘画系代理主任、国立艺专的旧人,近60年来,国内主流的艺术专业媒体很少介绍这位画家。”

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吴大羽,后任其助教。

他的同门好友中,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后来皆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家。然而,造化弄人,丁天缺的一生坎坷,备尝艰辛。

抗战爆发,临国难而播迁,他随学校转辗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新中国建立后,各种“运动”降临,他先被指为“新派画”头头,遭学校除名,不得已栖身于浙江医学院,在该院以画解剖图为生。不久,更多的厄运接踵而至,他前后蒙冤将近30年。

直到1980年,才获初步平反得以返回母校。

几度深陷囹圄,使作为画家的他丢掉了最黄金的创作时光;而艺术史中不同派系的纷争,又格外将这段历史淡化疏离。

令人欣慰的是,近10年来,学界开始重新梳理民国美术史的脉络,吴大羽体系也逐渐得到世人的认可和重视。

然而,无论历史是否存在片刻的遗失,丁天缺的师德与品格从未被后辈所遗忘:“梦里孤山,撞钟莫忘,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为此次展览作序。


下面这幅图是在1991年、1998年,丁天缺创作了同一题材的《窗前偶见》,描绘的是一只白猫偷偷从没有关好的窗子进来,将窗前桌上的鱼叼在嘴里,而这一动作不仅撞倒了桌上插有白玫瑰的花瓶,而且惊动了桌下的小狗,它从桌下探头出来,一探究竟。

丁天缺用画笔将瞬间进行永久的凝固,其生动、鲜活、诙谐,足以让观众不禁为之叫绝。从该作品线条、块面的运用,以及鲜明的色彩对比,可见塞尚以来的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对她的深刻影响。

丁天缺原名丁善庠,名字是他自己改的,在其自传《顾镜遗梦》中,他说自己原本是天庭一颗不甘驯服的星宿,老天惩罚他,要他“下凡”历练,因而“天上少颗星,地上添个丁”,所以叫作“天缺”。也正是因为他这份执拗个性,被人冠以“宜兴铁头”之称。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所家对于他这样评价:“先生击不毁、打不垮的是他的一世人格。他给后生最大的恩泽不仅在于见解、学识和技能,更是睿智的光芒与善念的心。丁先生的人格魅力,尤其是他不会迷失的刚毅与面对起伏的淡定对我影响颇深。”

回顾他的一生就像他的那句名言“活着就是胜利”就算历经重重磨难,他却一直保持乐观心态。

那些对艺术的才情与信仰、执着与倔强终将重新恢复它历史的荣光,填补曾经的缺失。世间不曾遗忘,因为人们依旧记得和敬仰——丁天缺。#泛文化写作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