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河湖文化书画摄影优秀作品展开展
大家好,雕塑 老人「迎接2020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990年的一天浮雕前迎来了一位86岁的老人胜利渡长江的作者是著名雕塑家刘开渠。二十五岁的刘开渠在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雕塑近六年,刘开渠学成归国之后的作品中仿佛都能听到抗日将士弓步前屈双手持枪准备冲锋,坚强的脸庞饱含必胜信念,直击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英雄气概。新中国成立之际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创作浮雕,国民刘开渠被委以重任主持纪念碑雕塑创作挑战。困难重重首先这是一次浮雕创作,这个压缩的冲锋,刘开渠面临着挑战是30厘米宽的这样的一个厚度里面要雕出三层人物还有背景就是深浮雕和浅浮雕和薄浮雕相互结合的一种,总离不开准确的还原,刘开渠为精准刻画的他招来众多战士确定形象,他甚至让战士展示肌肉线条以精准呈现方寸之间,这个雕塑过程的这个严谨,只有把人体做出来以后,这个衣服呢,难度之大,创作极其精细,这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决心又在构图上呈现了雕塑画面,有形无形象这个无形象就是新中国建立以来,这么多的人民英雄形象,他们都属于这个纪念碑,这才是和形象塑造的价值,50多年前刘开渠用一件雕塑镌刻下英雄的故事。
胜利渡长江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旋即,在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下,人民解放军于当晚至次日发动渡江战役。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数月后的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在共和国的新基甫定之际,刘开渠受命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以及大型浮雕的创作,并在1952年至1956年,圆满完成其中的《胜利渡过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等浮雕任务。作品中人物多而不乱,统一中有变化,布局很有节奏感,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千军万马的宏大场面。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碑座四面镶嵌了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生动展现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到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而奋勇斗争的场面,分别为《虎门销烟》《五四运动》《武昌起义》《金田起义》《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
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八个浮雕代表的故事
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于天安门广场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是一整块花岗岩,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23吨,镌刻着毛泽东同志所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箔大字。背面碑心由7块石材构成,内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小楷字体碑文。纪念碑犹如一把插在地上的宝剑庇佑着我中华儿女。下层碑座四面镶嵌了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生动展现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到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而奋勇斗争的场面,分别为《虎门销烟》《五四运动》《武昌起义》《金田起义》《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1839年6月25日)是清政府委派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最终成功销毁鸦片两百多万斤,该事件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虎门销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 国际上后来将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主要原因:德国把山东殖民地权益转交给日本。山东是孔子、孟子的诞生地,无论是历史、地理、文化,还是中国身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德国都没有资格将山东转交给日本。这丧权辱国的条约是多么大的一个耻辱!北洋政府的无能与迂腐彻底激怒了国内青年与学生,他们痛恨西方列强毫无底线的做法,更痛恨北洋政府的无能。
1919年5月4日,一群热血沸腾的北大青年学子,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向天安门广场行进,一路上他们发出了震天的呐喊声:"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他们一把火烧了参与"二十一条"谈判的曹汝霖的住宅——赵家楼。尽管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但他们依旧不屈不饶,四处举行爱国的激情演讲。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暴动,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
金田起义
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领导的广西桂平县(今广西贵港市桂平市)武装起义。1844年以后,冯云山、洪秀全先后来到桂平紫荆山区,建立拜上帝会。不久,拜上帝会组织遍及浔州、林州各县和广东信宜、高州等地。武装起义条件逐渐成熟。
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指1925年5月30日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1925年5月间,上海、青岛的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的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镇压。上海内外棉第七厂日本资本家在5月15日枪杀了工人顾正红,并伤工人十余人。29日青岛工人被反动政府屠杀8人。5月30日,上海二千余学生分头在公共租界各马路进行宣传讲演,一百余名遭巡捕(租界内的警察)逮捕,被拘押在南京路老间巡捕房内,引起了学生和市民的极大愤慨,有近万人聚集在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英帝国主义的巡捕向群众开枪,打死打伤许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6月,英日等帝国主义在上海和其他地方继续进行屠杀。这些屠杀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广大的工人、学生和部分工商业者,在许多城市和县镇举行游行示威和罢工、罢课、罢市,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潮。
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起义由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历史背景: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集团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的矛盾公开化(即所谓“宁汉分裂”)。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分共”,即七一五事变。一方面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
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与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勾结,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抗日游击战
抗日游击战争
抗日游击战争是抗日战争中的一部分,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 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9月2日结束,共14年抗战。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胜利渡长江
胜利渡长江(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也称京沪杭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分,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