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陕西华阴迷胡戏大全「陕西华阴的迷糊戏」

时间:2022-12-25 11:25:24 来源:秦腔大观园

大家好,陕西华阴迷胡戏大全「陕西华阴的迷糊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华阴迷胡是陕西华阴当地的一种传统戏剧艺术。华阴人过去一直把当地的“迷胡”叫曲子,或小曲,可见它还不属于完整意义上的戏剧。“地摊子”是华阴迷胡最具有典型性的演出空间,俗名也叫“板凳曲子”,其特点为叙事性的套曲演唱,因此也叫清唱曲子。

“地摊子”是华阴迷胡最具有典型性的演出空间,俗名也叫“板凳曲子”,其特点为叙事性的套曲演唱,因此也叫清唱曲子。

早期的地摊子是比较单一的小曲演唱,如“小桃石”、“放凤筝”、“绣荷包”、“银纽丝”、“尖点花”、“五更鸟”等,以丝竹弦乐伴奏,以后逐渐形成的系列“套曲”,由一人或多角色合唱一个有情节的故事。《魏良辅律》上说:“俗谓之冷板凳,不比戏场,借锣鼓之势,以能闲正肃,清俊温润为上”。基本上勾划出了这种地摊子的表演特点。

清唱曲子一般分两类,第一类比较典雅,多用于文人雅士茶余酒后,三五知音的自娱消遣;第二类是江湖曲子,多为艺人卖唱和民间流行,文词比较通俗,有较强的风俗性。

“清唱曲子”受宋代“弹词”、“赚词”以及“元曲杂剧”的影响,在保持“地摊子”基本表演形式的前提下,部分开始向“高台”表演转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程式。

它把“花脸”“须生”、戏称“黑红戏”,把“旦角”和“爱情戏”称“粉旦戏”,把滑稽戏称为“丑角戏”。

“清唱曲子”的分工是:演唱者自弹三弦,俗称“抱三弦”,定1 5;正调板胡定弦5 2,这是主要乐器,反调板胡定弦1 5,不包腔,这是色彩乐器。二胡定弦同正调板胡、竹笛,洞音作5,打击乐有四页瓦(单击花击混合使用),梆子、水水(钟铃)、碟子(普通小磁碟,通常花击,增加色彩),走向舞台表演后,就要加上大铜器一类的打击乐。

华阴迷胡的音乐曲牌浩繁,有大调七十二,小调三百六十之说。按照他的情感效能,可分为欢愉性(如“采花”、“银纽丝”等),哀怨性(如“罗江怨”、“背宫”等),中性(如“一串铃”、“连香”等),总的风格趋向于柔美细腻,便于抒发内心感情。

华阴迷胡的传统剧目繁多,多为口传,流传于民间的坐场剧目至少200多个,常演的也有100多个。题材多为旷男怨妇、恩仇离合的爱情故事,内容多贴近社会生活和平民感情。迷胡舞台剧目的移植和改编创作在近几十年中,取得了明显成果。县迷胡剧团演出的传统舞台剧目有:“张连卖布”、“杜十娘”、“李亚仙”、“二堂献杯”、“刘备哭灵”、“临江驿”、“孟姜女”、“杨龙开弓”、“借亲配”等,演出的现代舞台剧有:“莺山春雷”、“杜鹃山”、“归队”、“社长的女儿”、“五斗糠”、“槐树庄”、“两棵铃”、“粮食”、“红心朝阳”、“海港”等。

华阴迷胡的特点:

迷胡戏流传地域较广,但华阴迷胡既具有一般迷胡的共性,更具有特殊的地方个性,主要表现在:

一、本源性特征。因为华阴是迷胡的发源地,郑声是它的滥觞。

二、方言化特征。因为它是华阴地方语言的直接音乐表述,华阴过去一直把演唱迷胡不叫“唱”,而叫“口念 ”。

三、声腔的自律特征。华阴迷胡的曲牌虽也多见于其他地方的迷胡,但其旋律却自具格调,有自己的唱法,还有一些曲牌是华阴迷胡独有的。

四、题材的生活化特征。华阴的民间传统剧目多表现于爱情、伦理方面的寻常生活纠葛,有较强的民俗性、风土性。

五、表现空间的原生态特征。华阴民间至今还基本上保留古时的“地摊子”坐场形式,较少向舞台表演转化的痕迹。

六、自娱性特征。大量存在于民间的迷胡班社,除少数介入红白喜事外,多为农闲工余的群众自娱活动。

华阴迷胡的渊源

迷胡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以其音乐旋律来看,它与先秦时期的郑声应该有不解的传承血缘。

华阴古属郑国,诗经上说的郑声是当时流传于民间的民歌小调。由于这种曲调委婉缠绵,有一定情感诱惑力,遭到了一些以雅正为尚的士大夫阶层的非议,斥之以“谣”,视为不登大雅的“靡靡之音”。孔子的“恶郑声,恐乱其雅”即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但是,这种阴柔媚美的民间音乐,尽管遭到某些社会的偏见,它还是为人们所喜闻乐见,长期的由历史传承下来。据史籍记载,汉代的杨恽、隋时的杨素宦居华阴,家蓄优伶,雅善鼓瑟,常以歌舞自娱,其韵曲多有“伊优而亚”之腔。而这种“伊优而亚”的唱法,正是东路迷胡唱腔的主要旋律。

华阴人过去一直把当地的“迷胡”叫曲子,或小曲,可见它还不属于完整意义上的戏剧,至于“迷胡”的称谓不会起源很早,对它的解释也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来源眉、户两县的地名,有人认为,因历史上某次种族战争中汉军曾用以麻痹“胡”人战斗意志而得名,也有人认为是因其曲调委婉柔情以致引人迷迷糊糊、如痴如梦而得名。这些说法都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均无籍可考,缺乏辩证的历史因果关系,难免有些望文生义之讥。不容置疑的是,以地域的历史文化条件来看,华山一带应该是这一剧种的重要发祥地。正因如此,在20世纪五十年代一些戏曲学者曾把它定为“华剧”。可见已成定论。

华阴迷胡因受北曲的影响,到元代已经有了较完备的“曲牌套曲”,汇入了当时兴起的“杂剧”体系。这种杂剧是在宋金戏曲音乐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尚具有明显的民歌说唱形态。“迷胡”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已开始形成为独立的剧种。

早在金元时期,华阴的民间演唱活动就很繁荣。金代的戏楼现还保存有两座。不过,长期以来华阴迷胡的主要表现形式不是在舞台,而是场地表演或者坐场演唱。“走马”是过去长期在华阴流行着的一种场地曲艺表演。人们以明灯、火炬策马游行,边唱边舞。其唱腔就是较早期的东路迷胡。坐场是华阴迷胡更为普及的表现形式。套曲演唱是它的主要表现特点。虽然明清以后,舞台表演型的迷胡剧逐渐兴起,但只多见于职业性的戏曲班社,地摊子型的“清唱迷胡”仍在民间一直固守着自己的阵地。过去在华阴的这类民间班社,多达上百个,其中不少班社至今都有上百年历史,尤其是赵坪村曲子同乐会的传承史可追溯到公元1829年(清道光九年)。解放后,陕西省成立了“迷胡”专业剧团,由于华阴地方“曲子”在迷胡剧中的特殊地位,几位负有盛名的艺人,张志思、宁寿娃、吴思谦、崔生华、崔春华等被聘用为迷胡唱腔教练,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迷胡剧的继承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华阴剧团(后改名为迷胡剧团)在成立后的几十年间,排演了大量的传统和现代迷胡剧,屡获嘉奖。20世纪九十年代,城区又成立“迷胡活动中心”,这些艺术团体有力地守护了迷胡的正宗传统,弘扬了优秀的民族文化。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