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食古纳新 瘦硬通神
大家好,柳宗悦对民艺的阐述「当代艺术思潮」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因情而生,为情所困,本是常态。然当下困住艺术之“情”,乃是疫情。疫情中的艺术生态,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关门暂歇;原定的艺术展和博览会纷纷被取消或延期;封控中的艺术家无法去工作室创作。尤其是需要场地、助手和加工厂的雕塑家和装置艺术家,更是一筹莫展;传统的艺术市场加剧萎缩,除了艺术机构无法正常运转,藏家也因各种原因缺乏购藏动力。画商以及靠作品谋生的艺术家都面临了严峻考验……
困则思变。生态环境变化势必促使艺术形态寻求改变。
为数不少的人被逼上梁山,尝试运用电脑和手机进行艺术创作。
一些美院学生因为被封控在宿舍,无法去教室完成毕业创作,不得不用电脑创作或建模制作效果图以及用策划文案来替代。而老师评审也通过网络来完成。这无形中促使这一届毕业生运用电脑和手机创作的能力大爆发,让老师也自叹不如。
除了学生,一些资深艺术家也尝试玩起了电脑或手机创作。除了电脑绘画,还热衷于制作视频。老树新花,分外妖娆。
创作工具的改变,往往会酝酿出新的艺术浪潮。所以不要小看疫情带来的这个变化。
网络成了艺术展示和交流的主要平台。静态管理期间我在自己微信公众号上做了个小小的“葱展”,仅一天时间,观看人数达132万。这是什么概念?前年,卢浮宫举办的达·芬奇500周年大展闭幕,为期4个月,参观人数总共将近110万,是卢浮宫有史以来观众最多的展。4年前,我参与策展《“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大展》,147天参观人数共计110.6万,是中华艺术宫观众数创纪录的单一展览。“葱展”之火,非我之力,疫情使然,网络使然。
所以换个角度来看,疫情是困不住艺术的。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而寻求突破,本就是艺术发展的规律。
著名策展人陆蓉之,在今年威尼斯双年展期间,别出心裁地创办了第一届威尼斯元宇宙艺术年度展。她说,自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大量人口实体的流动和交流受到干扰和限制,互联网社交平台和新媒体艺术成为年轻人普遍喜爱和追求的方向。
虽然很多习以为常的艺术形态被暂时困住了,但新的形态正在涌动和破界。
艺术历来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疫情给人们带来的困苦和压力,同时也激发出人性的光芒,它们终将化为艺术创作的精神动力。
文章写到一半时,一位画家朋友来电话聊天,说他租借画室所在的创意园区,慈悲地免租半年,这让很久没卖掉画的他大大地缓了一口气。
只要我们对艺术的爱还在,多一点坚持,多一点支持,艺术一定是困不住的。(林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