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黑白木刻心得「黑白木刻」

时间:2022-12-28 14:45:23 来源:光明网

大家好,黑白木刻心得「黑白木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访青年艺术家张浩

青年艺术家张浩多年来醉心于木刻版画的创作和研究。他以黑白木刻的形式,摒弃所有夸饰的色彩,寻找版画的质感,以静观的方式注视着生命的意义、体验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作了不少别具一格的作品。其中,版画《多情的土地》努力摆脱形的束缚,自由奔放地抒发情怀,于灵动中寻找安静,在抽象里饱含寓意,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艺术人才培养美术类作品成果运用。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李小明评价说:“张浩能够细致入微地描绘人与物在真实空间中的形体与质感。语言的预设,为细腻的写实风格服务。”在他看来,版画《多情的土地》的题材与手法虽然似曾相识,但与取巧不同,作者在大量铺排的灰色语言塑造中,坦露的功力和真诚,能够较好地被人体会和接受。

创作版画《多情的土地》,源于怎样一种思考?

我求学期间系统学习了西方绘画艺术技法和相关理论知识,并实践了木刻版画的艺术语言。出于对造型的着迷,对传统绘画语言的情结,我一直向往用具象写实的方法,去表现客观世界。而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尝试,我选择以版画语言的方式,来表现内心的情愫。

在一系列的黑白木刻作品中,我着迷于在这个纯粹的艺术世界,寻找散发人类生命意识的本源,寻求似与不似的物象美感,表现纯真、质朴、仁爱的生命质感。时常游离于黑白木刻中灰色的世界,我逐渐找到了一种表现和谐之美的路径。在作品中,我将传统光影素描的表现,带入木刻版画的表现,削弱了对各种刀法形式的组合,更加注重对形象的塑造。以刀代笔,希望能充分塑造形象及形象背后的精神世界。

《多情的土地》 黑白木刻110cmx83cm 2018

版画《多情的土地》的创作灵感,来自滇西南普洱大地上的自然景象。我从小生活于此,呼吸着自然、清透的空气,顶着炽热的高阳,对脚下这片神奇、秀美的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创作版画《多情的土地》时,我采用抽象的艺术表现语言,将主观情感融入画面。在灰色调的世界里,探寻丰富的内心情感。

流动的深色线条,穿行于灰调之中。线组交错,暗示自然气流,将画面置于一片祥和、富有生命气息的景致中。画面采用的抽象语言,强调点、线、面的组织和运用。点、线、面的主观处理和组合,增添了画面的构成美感。在意象的图式中,隐约展示着具象的神韵。在版画《多情的土地》中,我希望以缜密的线组和象征生命之意的灵动符号,来增强画面的动感;以意象化的处理,来增强画面的神秘感、暗示性。作品力求改变往常的具象写实绘画风格,探寻一种形式美感,并努力打破理性的束缚。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经历,对生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正因如此,创作主体才有了不同的创作动机。艺术,是反映创作主体主观意念的一种方式。这种意念,来源于不同个体对生活本质、社会现实等方面的认知和感受。各个艺术门类的创作过程,几乎都围绕着这样的意念来进行,直至作品完成。相对而言,现实主义作品更能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更具批判意识。

《筑梦他乡》 黑白木刻(纸质) 13cmx78cm 2015

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有何特点?多年来,您经历了怎样一个探索和思考的过程?

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彰显自我价值的时代,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度,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其所创造的社会价值。艺术创作,特别是木刻版画创作,应当注重对精神价值的思考,而不流于形式的表现。让木刻回归现实主义思想情境,不仅关乎题材选择,也不仅是为了沉醉于“有意味的形式”之说,而是应该注重作品背后所反映的深层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版画创作,技术、技能的探索和研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具备艺术语言独特性的同时,为作品注入思想性。站在历史的角度直面现实,强化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建立现实主义木刻作品的价值体系,体现对现实中真善美的关怀,意义重大。在探索了一系列现实主义主题绘画之后,我开始尝试将目光转向对感性的直视,在具有抽象表现语言的绘画形式中,探寻自我感知。创作中,我试图用交织的点线面、错综的块面结构,来重组画面。象征生命的符号元素,在画面中自由游动,形成生命的暗示。这一系列作品,脱离了主题式的解读和诠释,而运用自由洒脱又充满秩序性的语言和形式,来表现对大自然的感知和崇敬。

例如,在版画《高原薄云》中,我将素描因素融入版画里,在遵循版画语言的基础上,试探性地寻找一种表现符号,从而使作品更加完整。画面以三角刀刻画为主,圆刀辅之,充分表现了不同的质感。以细腻的刀法和灰色表现,来凸显高原生命的质感。伫立于山坡上,顶着透亮的高原阳光,注视着陌生人到来的年轻人,充满对外界“闯入者”的猜疑与好奇。作品以近观的角度,体验着对象的质朴与纯真,发现着新生命静态形象的内心深处,涌动着的一股强烈的生命觉醒。创作过程中,我潜心于研究细致刀味带来的丰富层次和质感,并在运用形式语言的同时,注重作品的题材选择,以及内容背后更加深层的精神指向。

这一探索,为我今后的现实主义创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对我这一阶段的创作方向,以及在艺术语言方面的探索,进行了重要肯定,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今后,我将更加注重对现实主义精神实质的思考,积极探寻现实主义的人文素养、人文关怀,以不同视角审视我们生活的世界。具体来说,我会继续把视野集中于脚下这片熟悉的热土,从而以更具学术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表现生活在雪域高原上勤劳质朴的民族,从质朴中寻找力量美,发掘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采访整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