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食古纳新 瘦硬通神
大家好,他们创造了一个文艺复兴与自我更新并存的时代背景「文艺复兴的先驱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尹依璐
“我总结唯有三件事可做:艺术、行动和爱情。”或许以乔治·蓬皮杜的总结作为后人书写其艺术人生的开头更具创造性。
这位艺术的政治家,借助个人的艺术天赋建造了一个充满文化与现代艺术感的法国。人们得以第一次如此直观地凝望艺术的想象力同政治的权力融合创造而成的时代。古典与现代碰撞的画布上,还隐现着一位风度优雅的女士的背影,她是克洛德·蓬皮杜。她不停地在时空中切换,“古典艺术看到的是过往与历史,当代艺术看到的是现实和发现”。
蓬皮杜夫妇相同的艺术审美和天赋,构建了一个充满当代艺术气息的小家庭,同时,也设计了一个崭新的法兰西。他们的一生饱含对生活与艺术的热爱,而这深沉而狂热的情感似乎一直保存于博堡大街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错综复杂的彩色管道内,涌动着、翻滚着,永不停息。
《艺术之爱:蓬皮杜夫妇的艺术生活》由蓬皮杜之子阿兰·蓬皮杜和热衷于想象力对权力影响研究的法国记者塞萨尔·阿尔芒共同创作,讲述了蓬皮杜夫妇被爱情与信仰支撑的艺术生活。全书分为四个章节,从蓬皮杜夫妇各自的童年情感教育谈起,再到他们对艺术与诗歌的共鸣,以及面对时代巨变所做的各种艺术的选择与决策,一直到最后,夫妇俩退出大众视野,回归正常生活,并将生命全部献给艺术。作为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主任,塞尔日·拉斯维涅斯认为这本书不是一部普通意义上的传记或者历史作品,因为其中蕴含着非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它引发我们思考创新对一个国家所产生的影响,企业家除了需要工程师的严谨之外,还需要艺术活动的胆识和创造力”。
大多数人都会被古朴奢华的巴黎城区中,看似突兀的现代感十足的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吸引。穿梭在毛毛虫似的纵横交错的狭长的通道中,人们往往会被神秘的力量冲撞,在焦虑与好奇相互交织的困惑中,感受文化带来的新的自由。阿兰·蓬皮杜之所以创作这本关于他父母的传记,是因为他“希望通过本书与读者分享热爱艺术的蓬皮杜夫妇不为人知的故事”。
1930年12月20日,乔治写信给他的朋友罗贝尔·皮诺尔,讲述了他对生命的看法。此时此刻,年仅29岁的他已经对艺术非常着迷,并且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也就是本文开头他谈及的生命中的三个最重要的概念。哪怕从没有见过乔治这封写给好友书信的人,也不难将“蓬皮杜”这三个字与艺术联系到一起,而艺术,正是蓬皮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乔治自幼热爱古典文学的严谨和诗意,虽然他出身于农民家庭,但阅读帮助他顺利渡过了青春期的难关,也塑造了他的性格。他颇有见地地将艺术划分为三大层次,“首先是狭义纯粹的智力思辨;其次是狭义普遍的艺术,包括绘画和音乐等;再次是生活方式,奢侈考究和高贵典雅的风格,香水、珠玉、宝石……还有处理事情的方式,可以让人感觉你是唯美主义者”。
除了艺术,行动是这对夫妇生命中的第二个关键词。对于乔治来说,艺术是生活,而行动之中蕴藏着更大的政治抱负。他在信中清晰地界定了他所理解的行动:“狭义上的意志外化,但也不能丢掉艺术的眼光,永远不要做任何缺乏风度的事,必须把自己培养成强大的人物,具有领导能力,树立权威。”乔治曾呼吁大学院系能够掀起革命,因为这可以激发大家的昂扬斗志。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乔治应征入伍,带着枕边书奔赴战场,为国效力。值得一提的是,他随身携带的军用挎包里放着一本口袋书,是用《圣经》的封面做书皮的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这个阶段的乔治,充满着爱国主义精神,全身心履行自己的职责,虽然很少谈论文学,但是依旧心怀艺术的种子。由于乔治杰出的政治敏锐性与前瞻性,在命运的安排下,他先后入主马提尼翁宫和爱丽舍宫,继续奉行戴高乐主义的法兰西民族独立政策,尤其体现在民族文化与艺术的独立上。二战之后,纽约逐渐取代巴黎,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中心。1968年的“五月风暴”并不是一场简单的社会动荡,而是“国家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与道德和文化上的保守主义不相适应”的一个显著表象。作为总理的乔治·蓬皮杜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用自己的意志和智慧化解了学生与艺术创作者强烈的不满情绪,并且进一步强化了艺术民主化、社会化的理念。危机中往往潜藏着生机,“五月风暴”成了乔治·蓬皮杜当选总统后创建一个文化中心的宏伟计划的催化剂。
作者塞萨尔·阿尔芒热衷于研究艺术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政治权力的影响,但实际上,政治力量、经济实力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除了享誉世界的乔治·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妻子克洛德·蓬皮杜也不断地在行动中践行自己的艺术理想。他们一起对爱丽舍宫进行了一次真正的美学革命。克洛德·蓬皮杜着手改造了总统府的好几个房间,她用当代抽象画作取代了古典油画,修葺了宫中古旧的部分,希望能让这座“有点阴沉的宫殿”变为“一个舒适的家”,并且向在这里会晤和接待的朋友、官员及外宾展示“20世纪法国艺术创造的高度和重要性”。保护历史的同时,不断探索未来,是蓬皮杜夫妇在各类项目中体现的一以贯之的态度,他们追求的现代性是舒适性和美学与当代创作的结合。他们的不断尝试激发了法国人对艺术创作的需求,即使到了今天,巴勃罗·毕加索的孙子奥利维耶·毕加索仍然把乔治·蓬皮杜尊为“焕发博物馆活力的先驱”,法国艺术再一次被世界认可。
既然此书是关于蓬皮杜夫妇的艺术生活,被称作“夫妇的艺术生活”之中,必定少不了爱情。爱情是一门艺术,但只有爱情的生活,完全不能被称作艺术。因此蓬皮杜夫妇的充满爱意的生活从一开始便与艺术紧紧融合在一起。
或许正是爱情背后,相同的艺术审美与品位,使得蓬皮杜夫妇一同开始华丽而冒险的一生。在乔治·蓬皮杜因病去世后,克洛德将她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艺术馆的建设中,并为诸多伟大的艺术家举办一系列展览。同时克洛德将她对乔治的爱、对艺术的爱、对人的爱,传播到世界各地,她成立了基金会,通过志愿服务和专业机构为残疾儿童和老年人提供帮助。于是,这包括“爱与被爱两个方面”的爱情,在一次又一次的行动中,成了艺术。
法国前国家元首雅克·希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乔治·蓬皮杜总是心系时代。现代性对他来说是一种要求,一个挑战,一种对现在和未来建立信心的方式。自然,正是在文化领域,在这种与艺术合二为一的特殊关系中,他对世界的细腻感悟得以大放异彩。”除了乔治·蓬皮杜个人杰出的艺术天赋和政治才能,我们不能忘记他身旁这位风趣幽默、坚毅果敢的女性。克洛德反对教条主义,具有很高的素养,品位一流,其极好的社交才华使得丈夫摆脱了束缚,身心得到解放。后来,人们常常将“蓬皮杜”与艺术联系在一起,不知情的人往往会将蓬皮杜夫妇当作是艺术家,是艺术的创作者,然而实际上,他们更像是艺术的理解者、发现者,但其实理解即创作。蓬皮杜夫妇凭借他们对艺术的精妙理解,创作了这个文艺复兴与自我更新并存的时代。(尹依璐)
来源: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