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脊梁(书画篇)·走向世界的共和国文化大使·张庆祥作品展
大家好,让千年运河文化流淌不息「行走大运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长城网】
华北明珠,北国水乡。这里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位于雄安新区的白洋淀。
白洋淀——大清河水系,是大运河河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雄安新区、承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
“今天坐船到白洋淀,来了这里,心情特别的愉悦。天蓝、水清、荷红、苇绿,芦花也长出来了,像雪一样,非常漂亮。”今年57岁的杨丙军,是河北省级非遗芦苇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乘船行进在淀中,杨丙军的目光充满了兴奋,望着眼前的秋日风景,如数家珍。
河北省级非遗芦苇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丙军。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郑皓天 摄
杨丙军是土生土长的白洋淀人,这片淀泊是他艺术创作的源泉。“小时候跟哥哥到淀里游泳、摸鱼、掏螃蟹。现在想起那时候,真是很美好。”杨丙军说。
白洋淀独特的水乡文化,是雄安新区乃至大运河流域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这里,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一个产生故事的地方,也是一个放飞梦想的地方。
杨丙军对白洋淀的芦苇情有独钟。“芦苇这种东西,它是有水也能生长,没水也能生长,生命力特别强盛。”
《诗经·蒹葭》中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即是芦苇。千百年来,白洋淀的人们用芦苇编篓、织席、做捕鱼工具。白洋淀的孩子从小就学习苇编手艺。
白洋淀秋日风光。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郑皓天 摄
少年时的杨丙军酷爱画画,从小有一个艺术梦。1983年,中央美术学院的一群师生到白洋淀写生。一个偶然的机遇,杨丙军与他们结识,从此走上了艺术之路。
“我给这些师生划了一个多月的船。他们说,如果我在北京有住的地方,就可以一起学画画。这样,我就开始了在北京学画的生涯。”
杨丙军在创作中。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郑皓天 摄
在北京学习的经历,给杨丙军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基础。学成之后,杨丙军并没有远离家乡,而是回到白洋淀,开始研究家乡的民间手工艺——苇编。他将传统苇编工艺与众多文化艺术元素相融合,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芦苇画。
经过处理的芦苇画材料。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郑皓天 摄
在工作室里,杨丙军拿起芦苇材料向记者介绍,话语间带着对家乡的自豪。“我们白洋淀的芦苇经过了四季,它呈现白色、奶白色和赭石色,质地有韧性又柔软,表面有一种厚重的沧桑感,所以做出的芦苇画具有浮雕性质,又有天然美感。”
杨丙军用芦苇做出动物绒毛的效果。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郑皓天 摄
芦苇画是以芦苇的叶、杆、花穗为原料,经过剪、烫、贴、润等十几道工序,精心创作而成。在艺术家妙手中,古老的苇编工艺变身为丰富多彩的芦苇画,实现了由日用品到艺术品的升华。
杨丙军芦苇画作品《家和》。
芦苇画的创作题材以白洋淀水乡风光最为经典,呈现原生态的自然之美。如今,芦苇画成为白洋淀最耀眼的文化名片,是备受游客喜爱的旅游纪念品。芦苇画艺术在杨丙军的推动下名扬四海,已经形成了规模发展的文创产业。杨丙军也将这门技艺传授给自己家里的晚辈,以及更多的人。
杨丙军芦苇画作品《雄安画卷》。
雄安新区设立后,芦苇画的创作有了更加丰富的题材。杨丙军创作了《雄安画卷》《雄安建设者》《雄安高铁站》等一系列反映雄安建设新貌的作品。
杨丙军专注芦苇画三十多年,他的事业与这片淀泊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现在,白洋淀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杨丙军见证了昔日“华北明珠”重放光彩的全过程。
杨丙军以白洋淀青头潜鸭为原型创作的芦苇画作品《家园》。
“现在白洋淀各种鸟类特别多。珍稀的一些鸟类,如青头潜鸭也来到了白洋淀。天蓝了,水清了,环境也好了,苇和草的颜色也不一样了。芦苇好了,对我们制作芦苇画更是一个‘大好’!”杨丙军喜悦地说。
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实现雄安新区白洋淀与大运河连通。河北省将“白洋淀—赵王新河—大清河—天津”纳入通水通航工作范围。到2025年,大运河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将实现全覆盖,大运河河道水系正常年份全线有水,适宜河段实现旅游通航。
杨丙军辅导家中晚辈进行芦苇画创作。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郑皓天 摄
“将来我们的芦苇画还要表现运河的文化、运河之美,我觉得更宽泛,更有意义。让运河带动我们芦苇画的传承,走得更远、更长、更好。”
一代代运河人,用脚步记录变迁,用智慧锻造精品,用辛劳换来风味,用匠心传承技艺,用坚守记住乡愁.......随着大运河的浪花,运河人“追梦”的心流向远方,奔向美好的未来。
监 制:王悦路
策 划:张 妍
统 筹:闫 玲
编 导:王 璇
拍 摄:郑皓天
制 作:王 璇
视觉设计:许晓星
特别鸣谢
片头题字:任 源
本文来自【长城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