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河湖文化书画摄影优秀作品展开展
大家好,潮汕民俗的主要特征「潮汕民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综观潮汕民俗,其岁时节令、衣食住行、人生礼仪等种种习俗,与中原传统民俗大同而小异。明《一统志》称其:“婚丧悉遵典礼,蔼然无异于中州。”《岭南丛述·风俗》也说“潮州灯节有鱼龙之戏,又每夕各坊市扮唱秧歌,与京师无异”。可见其民俗文化的主导成分还是中原文化。
但作为一种地域民俗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还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生产水平等诸种因素密切相关。
自然环境对潮人物质民俗的影响尤为直接。如服饰中最具潮汕特色的水腰布,其主要功能为擦汗和方便水中劳作,这与潮汕滨海,水资源丰富有关。同样,表现在饮食上,“所食大半取于海族,生蚝生鱼生虾之类,辄为至味,然烹鱼不去血,食蛙兼啖皮,或食狗食猫,尚承蛮族遗俗”(清乾隆《潮州府志》卷十二)。这也与潮汕气候暖热,尚清淡、厌肥腻有关。由于滨海多飓风,在居住上“居民辄用蜃灰和灰土筑墙,地亦如之,坚如金石,即遇飓风推仆,烈火焚余,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清乾隆《潮州府志》卷十二)。在交通方面,讲究最多也最复杂的是行船风俗,所反映的是渔民对海洋的既依赖又恐惧的心理。
潮汕民俗中还有大量舶来文化的痕迹,如著名潮州工艺品“抽纱”,就是由浸信会女教士纳胡德传入的,但它经过潮人改良,又远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又如饮食中的“沙茶牛肉”本是从东南亚引入的菜式,经过改进,也成为一道潮州特色菜。
潮汕民俗文化是中原文化、本土文化、舶来文化三者的融合物,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重文教
潮汕素有“海滨邹鲁”之誉,重视文教不仅为官方正统文人所提倡,在民间风俗中,也有大量体现。最明显的如祭祖分胙肉时,主要依据功名、学历来分级,辛亥革命(1911)前优先按进士、举人、秀才分级,辛亥革命后优先按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分级,其次才以军政职级和辈分年龄来分级。由此可见功名和学历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至20世纪90年代一般人家还以子女考上大学为大喜事,大宴宾客,个别地方还有全村聚餐、敲锣打鼓演大戏的现象。儿童成丁“出花园”,其必经的程序都要穿“红皮屐”,而这种木屐本身的含义即是,潮州状元林大钦少时曾穿着它去上学,俗信以为红皮屐可带来读书好运。
(二)宗亲团体多
20世纪40年代前,凡有潮人群居的地方,大都有以商人为中心的地缘性乡亲会馆和血缘性宗亲会馆,还有同业性的同业公会和善缘性的庙堂组织以及文化性的俱乐部、校友会等,将身居异地的潮人团结到一起来。这种会馆最初是小范围由小血缘到大血缘,由小行业向大行业扩展,形成了世界性的“潮州帮”现象,显示出极强的民俗文化凝聚力。
(三)娱神活动丰富
古代潮州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唐代韩愈,称“州南近界,毒雾瘴气,日夕多作”,毒虫野兽,种类繁多。在这种环境下,土著先民对自然力充满恐惧,因而尤信鬼神,“重巫觋,轻医药”,“断发文身,以避蚊龙”,导致图腾崇拜、祭祀酬神活动的盛行。由此也丰富了大量的娱神节目,使后代演绎出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舞。如动物舞中的舞龙、舞狮、舞鲤鱼、舞蜈蚣、舞鳄鱼等等,多有古越族图腾崇拜的影子。潮州各大节日,无不以酬神演戏作为活动的高潮。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潮人,可说无一日不拜神,无一节不酬神。
(四)赛会多,攀比风盛
潮州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人们邻里相处,极爱攀比。各地逢年过节游神祭祖,家与家、村与村、寨与寨之间都有各种赛事,如赛猪、赛鸡、赛鹅、赛糖饼、赛瓜果、赛特产、赛手上以及赛大戏、赛锣鼓、赛标旗、赛英歌、赛后棚等等。这种争强好胜爱攀比的风气,既加强了潮人的竞争意识,又刺激豪奢挥霍的风气,体现在民居方面,有“潮州厝,皇宫起”之说,如民国33年(1944)《广东年鉴》称:“粤有华侨,喜造大屋大厦,以夸耀乡里,潮汕此风尤甚。”
(五)精明务实,工趋淫巧
地少人多,生存空间狭小,促成潮人精明务实、工趋淫巧的特点。体现在农业上则精耕细作,轮耕套种,明清即有“种田如绣花”之说。体现在饮食上,最著名的如工夫茶,取水、用茶、制器、冲泡等等,一整套程序极为细致繁杂,足见“工夫”。潮绣工艺,花纹繁复、色彩绚丽、绣工精细、中外驰名。房屋细部,也是雕梁画栋,极具淫巧。
潮州民俗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感情文化,追求物欲,推崇世俗功利是其精神实质的主要方面。几乎所有的民俗事象,背后都可找到它的功利目的,影响所及,僧佛也不例外。如潮州名僧唐朝大颠,曾亲手创建灵山禅寺和马嘶岩寺,但前者香火极旺,后者门可罗雀,为了让后者站稳脚跟,大颠别出心裁地创制了一套“灵山拍牒,马山盖印”的礼佛趣俗,也就是说,信徒在灵山求到的度牒,必须拿到马山盖个佛印,才会灵验,这样通过灵山禅寺的影响,来带旺马嘶岩寺。由此可见潮汕民俗世俗性、功利性之一斑。
(来源: 广东民俗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