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早期和陶瓷一样充当观赏器物但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苏联红军」

时间:2023-01-10 09:49:31 来源:海外网

大家好,早期和陶瓷一样充当观赏器物但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苏联红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十月革命”后不久,苏联就出现了用于宣传的瓷器。公共性质的公寓住宅和房间里到处是印有标语的盘子、周年纪念花瓶和描绘各种不同人物的小雕像。

应运而生

俄罗斯18世纪下半叶开始生产瓷器。最初,富裕的家庭用精美的餐具和室内物品装饰居所。1917年后,情况发生变化,瓷器成为宣传工具之一,印有革命标语的苏联瓷器应运而生。让产品迅速到达消费者手中,需要大规模生产。瓷器主要由彼得格勒国家瓷器厂生产。原来为皇室服务的皇家瓷器厂革命后被更名为国家瓷器厂。革命后,这里留下一些还没来得及上彩的瓷器坯料。这时,人们给盘子和餐具绘上标语和苏联标志国徽、徽标,同时还保留了俄罗斯瓷器的艺术传统。

画家列宾(Ilya Repin)的学生、书写体绘画大师、陶艺家切霍宁(Sergey Chekhonin)成为工厂领导。在他带领下,出现了一种新风格瓷画,特点就是突出表现标语。第一批作品就包括印标语的盘子。切霍宁用华丽优雅的图案为盘子作画,用革命标语描绘茶具。

图形和颜色的选择

切霍宁还邀请画家和平面艺术家来厂,包括库斯托季耶夫、萨莫赫瓦洛夫、佩特罗夫-沃德金。画家们将工业形象和宣传元素运用到绘画和素描中。宣传瓷器原本要进入民众住宅、公寓,教育新的苏联公民。然而,产品并没有被送到大众手中,欧洲对高品质瓷器有需求,工厂的大部分产品被销往海外。

不仅国家瓷器厂,苏联其他企业也生产宣传瓷器。杜廖夫斯基工厂生产印有苏联国徽的盘子。这种产品被用作室内装饰,为某些纪念日或纪念特殊事件生产,比如列宁去世后生产了印有领袖肖像的产品。

20世纪20年代,国家瓷器厂开始与前卫艺术家合作。画家卡兹米尔·马列维奇和他的学生为产品创作了绘画草图。尽管马列维奇在工厂工作的时间不长,但他创造了至上主义瓷器概念。绘画草图以直线和角度为主,餐具装饰则使用正方形、十字形、圆形等几何图形。外观上,画家们选择了红色、黑色和黄色等内敛、简洁的颜色。

马列维奇不仅是瓷器彩绘的创新者,对物品的样式也很感兴趣。20世纪20年代,他开始寻找新样式餐具。在他白色至上主义茶壶上,多条清晰的几何线条相接。此外,画家还创造了一个半杯,将一个普通杯子分成两半,用一个矩形代替把手。这种创意制作的杯子模型以独特的方式节省了空间。

瓷器上的产业主题

20世纪30年代为各工厂产品作画的通常是首都画家,花瓶、盘子和碟子上风行的是产业主题,描绘的是新农业机械、飞机和建筑。产品上也描绘政治和历史人物的肖像,如斯大林、加里宁等。

日用瓷器绘画的主题很大程度上与宣传主题有关,如扫除文盲和发展工业,开发北方和大搞建设,农业机械化和呼吁讲卫生。后来,瓷器变得越来越普及,开始通过印刷、喷漆和镂花等方式绘图案,有时也会手绘。此外,画家们还在20世纪30年代的瓷器中反映重要事件,比如首都开通地铁及建设莫斯科至伏尔加河运河等。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工厂根据军队和前线需要重新调整生产方向,工人为军事装备制造零部件,基本不生产艺术瓷器和日用瓷器。战后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当时盛行歌颂胜利的主题——陆军和海军主题一直深受欢迎。

20世纪50年代是典型的苏联人住所室内装饰风格形成时期,公共公寓中住宅和房间内用台灯、绣花桌布、钟表和陶瓷雕像装饰。当时产量很大,卖得也不贵,小雕像人物通俗易懂、简单易认,包括苏联领导人和历史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儿童和成人、少先队员、勇士赞歌中的人物及文学作品主人公等。几十年间,许多小雕像都是成批生产的。

童话故事和加加林

雕塑产品中俄罗斯和外国童话故事的主题图案很受欢迎。画家们创造了多个人物构成的画面,如“为灰姑娘穿鞋的王子”“继母和姐妹”等。瓷器厂还生产俄罗斯作家小雕像,普希金青少年时的形象及其作品中主人公的小雕像都广受欢迎。20世纪60年代,太空探索话题开始流行,加加林成为偶像,出现了宇航员、火箭、宇宙飞船和月球等雕像。

后来,列宁格勒罗蒙诺索夫瓷器厂(20世纪20年代中期国家瓷器厂更名)的匠师用戏剧和芭蕾舞为主题的图像装饰咖啡壶、墨水瓶和烟灰缸等物品,与“高品位”文化相关的形象非常流行。列宁格勒瓷器厂仍是苏联瓷器潮流引领者。技术和内容上的创新首先在这里出现。20世纪20年代,陶瓷雕塑开始恢复量产,例如绘有在著名的谢尔盖·佳吉列夫芭蕾舞团表演过的演员形象雕塑。20世纪60年代,根据普希金同名诗歌改编的芭蕾舞剧《巴赫奇萨拉伊的喷泉》出产了一系列小雕塑。

20世纪70年代以马戏团为主题的雕塑作品开始流行,作者尝试用色彩和构图体现生动的形象,工厂生产了描绘马戏团场景的雕塑,包括小丑、驯兽师和动物,如表演节目的熊、大象和猴。

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