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人生的枷锁 波斯地毯「人性的枷锁表达什么」

时间:2023-01-12 10:05:18 来源:凡人老高

大家好,人生的枷锁 波斯地毯「人性的枷锁表达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喜欢上毛姆是从《月亮与六便士》开始的,虽然从始至终也没发现这个题目与故事有什么太大关系,或许毛姆先生跟我们一样,对于取标题也有选择困难证吧。然而读完他的作品,仔细品味,却发现其实相当贴切,毛姆不愧是伟大的文学家,艺术鉴赏家,某种意义上来讲更是哲学家。

《人性的枷锁》徐淳刚翻译版足足854页,厚厚一大本,着实惊到我了。实打实算下来,我花了足足近4天时间,个人看书的习惯,只要是喜欢的,基本不会落下一个字儿,似乎才算过足了瘾。

时常惊诧于毛姆惊为天人的心理矛盾变化描写,又惊艳于书里19世纪的伦敦,海德堡,巴黎的社会环境细节展示,更惊叹于里面多个人物的生动形象…

今上午淋漓畅快地读完,照常我想写点东西记录一下,感觉好难,根本无从下手,因为我不够格。中途我觉得主人公菲利普可能是我批判的一种怯懦,偏执的人物,后面又感觉他是个历经人性枷锁磨难,实现自渡的一个榜样,最后又不得不同意原来人生的意义就是一张普通的波斯地毯。很多时候,感觉我读到了自己,有时候又恨不得给菲利普扇两巴掌……

枷锁,我把它理解为人性中的种种束缚,我们终其一生无非与这些束缚斗争,争取生活自由,思想自由,到最后才发现其实我们最后并没有挣脱这些枷锁,并且顺从了它们,用我们老祖宗的说法即为:道。


生理的枷锁

菲利普天生残疾,一条腿畸形,成了瘸子,即便后面做了整形手术,也只是穿鞋更好看而已,没法如正常人那样行走。因为天生跛脚,从入学开始便受尽了同学们的嘲弄,欺侮,工作以后也因此而成为同事,朋友的笑资和生气时的辱骂藉口。

故此生理上的这个残疾,使他形成了内向,孤僻,偏执的性格,生气时会脸红,高兴时会脸红,表达爱意也会脸红,甚至只要别人多看他一眼也会脸红,还会不自觉地,坐着的时候将那条跛腿藏在另外一条腿后面,走路的时候尽量地拉直那条跛腿,以便于看起来尽量正常一点。他多么希望自己那条腿突然一天早上起来就变好了,然后可以跟其他同学一样正常的打板球,跟其他男孩子一样魅力十足,撩女无数。

于是,他开始尝试信仰上帝,听他作为牧师的伯父的话:心诚则灵。然而上帝还是让他失望了,腿还是跛腿,于是他不再相信上帝,开始探索人生的意义。

最后终于发现,原来真正能摆脱这个生理上的枷锁的办法,是接受它,接受自己这个生理上的缺陷。也因为这个枷锁,更锻炼了其善于观察,思考的独特人格魅力。

认识和接受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并想其它办法来克服它,弥补它,是我们每个人的终身课题。比如,有的人天生眼盲,可能他的触觉或听觉就特别灵敏,因为他的眼睛看不到东西,他也需要去感知这个世界,并与这个世界交流,那他只能用其它的器官去实现,长时间的专一运用,自然而然也就使其这些器官相对其他人更灵敏,功能更强大。


亲情的枷锁

菲利普自小失去了双亲,投靠在伯父伯母家里,因为没有了双亲,他渴望爱,渴望理解。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变得坚毅和倔强,将痛苦,委屈藏在心里而不外露,一个人的时候他不免痛哭流涕,委屈至极。

这一切被伯母看在眼里,于是温柔地将他融入怀中,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让菲利普首次尝试到深刻的母爱,同时也对伯母产生最亲的亲情和怜悯,可惜伯母又因病早早去世。

母爱的缺失严重地影响了他对爱情的态度,他渴望从女性身上找到这份母性的温存和爱抚,所以大他十几岁的威尔金森小姐成了他的爱之初体验的秘密情人;比他大两三岁的分居少妇也成了他最温柔的港湾;甚至于当他已经三十多岁,遇到只有十九岁的少女莎莉,在他眼里还是一个身强力壮,温如尔雅,拥有着母性光环的形象,以至于还在怀疑这份传统意义上的真爱,为何跟之前经历过的感情为何如此之不同。

牧师伯父一直以来的冷漠态度,以及在他追求梦想道路上的阻碍,还有在他最穷困潦倒,要睡大街睡公园,窘迫到几度想到自杀的时候,伯父都吝啬到连句问候的话都没有。于是,他不断地感叹,如果他有亲生父母在的话该多好,至少肯定不会对他如此冷血。在他知道伯父死后,他可以得到几百英镑的遗产,他无数次在心里希望伯父早点去死,甚至差点在伯父的药里面追加可以致死的镇静剂而成为罪犯,无形之中,他也将近成为冷血动物。

但见到与死神几度挣扎中的伯父,又激起了他的怜悯,这是他内心深处的善良。

菲利普同时也是一个极度善良的人,他发现他特别喜欢小孩,他甚至可以抚养喜欢的女人为别人生的私生子,天天回家还产生了自己老婆和孩子的错觉幸福感。

可看出,由于他缺乏的原生态亲情,导致了他对完美幸福家庭的极度渴望,也是这一点让他在最后深刻领悟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在此。



爱情的枷锁

这故事里面有一个叫米尔德丽德的女人,这是一个长得并不漂亮,没身材没脸蛋,爱看庸俗戏剧的薄情傲慢女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可恶的女人,偏偏让菲利普爱到抓狂,撕心裂肺,爱而不得,痛不欲生到几度要自杀。

米尔德丽德原本只是一个餐厅里面的服务员,仅因为和同学一起去那个餐厅吃饭,同学先看上了她。然后几度观察和调戏下来,最后自己也无可救药地被这个女人自视清高,傲慢的独特魅力给征服了,以至于茶不思,饭不香,哪怕花光他所有的钱,甚至牺掉性命,只赌如所有文学作品那样,压在她那薄薄的嘴唇上,然后说一句:“我爱你,菲利普!”

然而就算吻到了米尔德丽德的薄嘴唇,她还是不愿意说爱他,仅仅生硬地说喜欢他,实则仅仅只是喜欢菲利普的钱而已。占着菲利普深深地爱着他,两度出轨后穷困潦倒,都装可怜又去找回他,甚至挺着肚子被情人抛弃还厚着脸皮要菲利普资助她。

这菲利普也是爱这个女人爱到了丧心病狂,毫无廉耻的地步,为她花光大部分的钱,为她养私生子,为她将近自杀,放弃学业也都罢了,最后居然还将自己魅力十足,阅女无数的朋友介绍给她,自称为分享,最后的结果是他们认识并相爱了。发现他们偷情后,还资助其完成最后一次牛津的约会,期盼米尔德丽德会回心转意。

此时,他那所谓的深刻的爱情,其实已经到了变态,变质的地步,更是其人格缺陷的暴露。米尔德丽德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他想得而得不到的东西,这个女人越自傲地拒绝他,他就越亢奋地要想尽办法得到她,他认为这就是他心目中的爱,其实仅仅只是他内心里极度缺乏,天生以来的那份自信在作祟。

因为别人男孩子拥有的健康的双腿他没有,别人拥有的无数浪漫爱情,风流韵事他没有,所以哪怕倾其所有,他也愿意,只为得到一份所谓的爱情。



思想的枷锁

我想这是一上枷锁的总和,也是本书的核心。生理上缺陷的枷锁,导致了菲利普渴望身体自由,也因此导致其身心上的自信缺失。既然身体无法自由,所以他又渴望思想自由,身心自由,他由不再相信上帝,到形成一套自己“你可以自由自在,但请注意角落里的警察“的人生哲学。最后发现生活有时不再适用这条哲学的时候,他不得不怀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年少时开始怀疑上帝的时候,他坚持辍学去了海德堡学习德语,在这里大家年轻气盛,谈论的是人生,梦想,文学,艺术,他渴望爱和浪漫;于是他又辗转去了浪漫之都巴黎学画画,追求美,哲学,诗歌,认识很多朋友,也领悟到了更多的人生见解。最后还是厌倦了,认为自己没有艺术细胞,坚持下去就是浪费生命,想来想去还是回到父亲原来的医生职业,虽不高雅,却足可谋生。

这期间除了不断累积的各方面知识技能,认识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朋友,经历了痛彻心扉的失恋,朋友和女友的背叛,以及破产后几近自杀的窘况。

同时这更是一个他不断累积并改变思想和人生态度,最后获得彻底的思想解脱和自由的一个艰难过程,即我们现在喜欢称之为“自渡“,这方面来讲,菲利普不相信基督教,是否更适合佛教呢?哈哈…



最后引用对菲利普影响最大的一个作家兼朋友克朗肖的说法:

人生就像一张波斯地毯,再复杂或精美,它也就是一张不起眼,普通的地毯而已。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