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蒲松龄画像印章之谜
大家好,六堡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尖江湖灵龟岛房顶怎么上」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绣球制作技艺
传承发展工程
绣球文化历史悠久,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有记载:“上巳日 男女聚会 各为行列 以五色结为球 歌而抛之 谓之飞砣 男女目成 则女受砣而男婚已定”。后来绣球逐渐演变成壮族人民表达爱情和传递祝福的吉祥信物。在广西,只要有山歌的地方,就少不了绣球绚丽多彩的身影。人们将飞砣改制成绣花囊互相抛接娱乐,绣球才逐渐演变成壮族人民表达爱情和传递祝福的吉祥信物。在广西,只要有山歌的地方,就少不了绣球绚丽多彩的身影。
有“中国绣球之乡”之称的旧州位于广西靖西市,这让这座边陲小城也因绣球而中外闻名,生活在这里的壮族人民,一直以来都有手工制作绣球的传统。2013年壮族绣球制作技艺和壮族抛绣球习俗被列为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位位绣娘终其一生的匠心,呵护和推动着绣球的发展。目前,旧州从事绣球生产1000多人,年生产绣球约23万个,年产值约280万元,成为旧州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与绣球工艺、绣球文化相关的产品产业、文旅项目,如雨后春笋,日渐繁荣。
通过整合政府、企业、绣娘和市场资源,建立绣球产业发展基地,绣蕴坊在绣球文化的发掘传播、绣球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绣球产品的设计销售、绣球产业的创新打造等方面,发展成了当地的“优秀案例”。“背着娃、绣着花、养着老、护着家”。目前,绣球技能在居家灵活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绣蕴坊的带动下,绣娘们采用居家灵活就业的形式,用指尖经济解决了当地部分妇女就业增收的问题,通过绣球制作助力当地电商扶贫,促进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过去,绣球是乡亲们传情达意的吉祥物,是绣娘们倾注心血的艺术品,现如今,它更融入了一份新时代追梦人的智慧结晶。从传统的信物,到今天闻名海内外的壮族符号。绣球里蕴藏着古老浪漫的壮族文化,与美丽动人的朴素情感,正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者,走向世界各地。绣球的故事,必将呈现出更加瑰丽的五彩篇章。
梧州六堡茶制作技艺
传承保护工程
似乎每个中国人对茶都有自己的理解,按照中国汉字的书写,茶是人处在草木之间,茶是人面对自然的态度,也是面对内心的态度。在广西梧州,饮茶是一种风俗和文化,在这里,有一种茶香穿越了一千五百年的时光,成了这座城市最独特的记忆。
从清末开始,得益于当时兴旺的水路运输,从六堡产出的大量优质茶叶,在合口码头装船,沿六堡河走贺江,入西江,直达广州,再转至南洋和世界各地,这就是著名的“茶船古道”。从此六堡茶走出深山,越洋过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
随船而去的六堡茶在南洋各地落地生根,通过饮食摊档、茶楼酒楼、超市商场走进了当地人的生活中,因其具有消暑祛湿、调理肠胃的作用,时至今天,梧州六堡茶仍是当地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广受当地人的欢迎。
2014年,六堡茶制作技艺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已有国家级传承人1位,自治区级传承人6位,并建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基地、广西未成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六堡茶千年制茶历史得以续写至今,离不开六堡镇内代代相传的六堡茶制作技艺和每位茶人对六堡茶历史文化的传承、坚守与创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堡茶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采用“公司 农户”的运营模式,不仅向农户收购茶青,还让当地农户通过统一培训成为传统制茶能手,让农户到茶厂担任生产技工,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梧州市大力发展六堡茶产业,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坚持规划引领、品牌塑造、文化带动、产业驱动,构建全产业链现代茶产业体系。让现代化的规模生产、古老的工艺得到传承和发展,成为现代城市中的时尚饮品。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一杯好茶,包含着制茶师的匠心技艺,蕴含深厚的中国茶文化。如今的茶文化早已跨越国界、跨越民族、跨越语言,古老的六堡茶重新起航,以茶为媒,以茶会友,架起了各国间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六堡茶叶作为古丝绸之路的标志性产品,必将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
保护传承实践
钦江悠悠,道不尽先秦古越沧桑,数不尽南北朝安州风流。在钦江东西两岸,泥土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红泥是含铁量较高的紫泥石,白泥则是软质的黏土。钦州人将红泥、白泥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塑造成各种形态,再经过窑火的烧制,便制成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坭兴陶。
钦州坭兴陶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清朝、民国时期,是钦州陶器发展鼎盛时期。《广东省志·二 轻手工业志》记载,1915年2月,广东选送100多种产品参加在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包括钦县坭兴壶在内的10种工艺品获博览会褒奖,坭器因声名远播并在民间广泛兴用,故得名”坭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人帡正在准备几件代表作,参加钦州市举办的 “千年古陶火祭大典”,并在“龙窑复烧”环节用柴火进行烧制。位于钦江边的这座龙窑遗址,已经有640年的历史,它长82米,是国内公布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中最长的古龙窑。
经过3天烧制2天降温,李人帡的“高鼓花樽”烧制出炉。让李人帡最高兴的是坭兴陶作为工艺美术,结合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在质地、陶刻、色彩、造型乃至烧制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大气是坭兴陶给人的另一个印象,自古以来陶器制品大器难制。作为一名女性,陶艺师陈梅在坭兴陶的设计上有着独特的敏感和细腻。她制作的坭兴陶器时尚、新颖,色彩鲜艳。在近几年的国内外重量级评比中,她屡获大奖,因此也频频受到邀请,在国内外展出作品。
陈梅深知,要达到更高境界的艺术效果,就必须通过造型、雕刻与窑变深度结合,追求火与土结合的极致。陈梅总结前人的经验,带领团队设计出了四段式温度窑,要更精准地控制住温度。相比传统坭兴陶烧制工艺,现代电窑烧技术更环保,成品率更高。
在钦州市第四中学,同学们正在认真学习着一堂生动的坭兴陶制作技艺课,而在给同学们船传授技艺的就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陆景平和他的徒弟们。
作为非遗传承人,陆景平更注重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为了把坭兴陶烧制技艺传承下去,他走进校园、招收徒弟,传授坭兴陶技艺,让青年一代充分了解钦州坭兴陶这个传统文化的魅力。
坭兴陶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从选择陶土到作品设计,再到拉坯、烧制、雕刻、打磨等,每一道工序都有很多讲究。多年来,陆景平孜孜不倦地对坭兴陶工艺进行上下求索,并摸索出自己创作的雕刻技法推刀和抖刀。
目前,钦州全市有坭兴陶企业、工作室900多家,从业人员约1.2万人,由于钦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帮助企业在创新、改革上下功夫,逐渐从传统的生活用品向工艺美术品、装饰品、收藏品等转变、延伸。近年来,坭兴陶产品销往全世界近50个国家,年产值达20亿元。与此同时,政府还组织坭兴陶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活动,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坭料研究等,推广坭兴陶文化,让这个古老的陶器赋予了时光与艺术的光华,使得钦州坭兴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产业,名扬海外。
千百年来,中国的工匠们踏过山河湖海,构建了一个个火与土的传奇。燃烧了千年的炉火,如今越烧越旺。工匠精神的传承,永远在路上,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遗产
元数据标准及特色资源库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漫长的岁月更迭,在广西这片广袤的沃土上,逐步形成了12个世居民族。他们团结共生,用智慧的汗水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他们和谐相处,用灵巧的双手镌刻着服饰里的文化印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珍贵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正因为此,广西工艺美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北京服装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成立项目组,以数字化保护和数字化应用为主要手段,开展了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遗产元数据标准及特色资源库的研发。
项目组成员历经3年时间,足迹踏遍广西14个地市,深入到各少数民族地区,采集了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回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广西11个世居少数民族服饰资料,采集原始图片素材约2.5万多张,修复珍贵的少数民族服饰照片2000余张,音视频约50小时。整理编辑相关文本约17万字。项目组针对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建立了系统、科学的元数据标识体系以及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特色资源数据库。
如今,登录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特色资源库,在首页界面输入民族服饰的关键词,就可以查看到广西不同地区、不同分支的民族服饰的相关信息。用户还可以根据民族、地域、主题分类查看各民族服饰以及文化,并可调阅及下载相关图片。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特色资源数据库的不断扩充,为多门类用户提供安全、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数据资源服务,更好地推进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不仅为广西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为少数民族服饰资源的数字化、科学存储以及旅游数字化体验、村寨展陈、民族服饰的虚拟交互、电子商务系统等高级数字化应用奠定基础,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一幅名为《锦绣广西》的作品,乍一看与一般织锦无异,只见广西地图上14个区域的织锦、刺绣技艺各具特色,民族印记跃然锦上,这是项目组成员根据采风经历,创作出的一幅独具匠心的“广西地图”,这幅《锦绣广西》蕴含了项目组成员多年来为广西少数民族服饰资源元数据标准和特色资源库建设所付出的艰辛与汗水,同时也是项目组成员对资源库的建立致以由衷的敬意。
如今,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为全国民族织锦文化遗产的分类、规范、数字化保护和应用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也正是项目组成员们的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
编辑|莫杰馨
责编丨陈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