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诗经创作特色「学习《诗经》诗歌 品味定窑文化玄妙」

时间:2023-01-15 15:17:25 来源:恒道定窑

大家好,诗经创作特色「学习《诗经》诗歌 品味定窑文化玄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诗经·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因为诗经的这首诗中有萱草,并且把萱草进行了象征的意义升华,也是国人认识萱草,欣赏萱草的根源。后来在定窑的花纹中大量的引用,并且作为杀手锏的花纹使用,作为定窑文化爱好者、传播者,有必要进行自己的解读。

很长时间以来,定窑刻花的萱草文和莲花纹都是采用很多的题材,作为在坯胎之上大写意的艺术手法,很多情况下这两种形象也产生了很大的争议。记得沙家櫪老师也曾发文说明一些刻花是莲花纹的见解,已故定窑庞义才老师也曾说过大部分是“勾子莲”,也都不排除刻画萱草文的见解.沙家櫪老师的意见是,两种花纹的判定不在乎花朵的表现,而在于陪衬叶子的表现.

这个意见我比较认同,但不管怎样,定窑在千年之后还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喜欢和讨论,本身就说明了其艺术造诣,这种洒脱的刻花形象的飘逸氛围还将在未来的时空中荡漾.

如果一只定瓷梅瓶上,洒逸的花朵没有宽大的叶片支撑,只有勾勒细叶的陪衬,那还是看做是萱草纹的形象较好.本文延续萱草的时空印象,还是在定窑文化的氛围中,学习文化,理解文化,传播文化.

《诗经》能够收录《伯兮》这篇卫风诗歌,说明在春秋之前,这首诗在卫国当地已经很是口口相传的影响.卫国当时能有多篇诗歌在诗经中留下影子,也说明当时卫国的文化繁盛,也有才子佳人在民众的基础上整理成文,要知道很多国家都像风一样消失在历史中,没有记忆.

一个区域的文化印记的生成,得益于环境的很多原因,伯兮也一样反映了的卫国的部分现实.卫国由周工旦的弟弟康叔封立国,周朝的建立,打破商朝神道理念,推行以民为本的思想,在民间有很大的反响,民间开始出现大量的平民.平民通过租种侯国封地的形式拥有了部分的生活、生产资料,卫国的民众在康叔封以后(前770-前453年)的侯王的治理下,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卫国的重大改变,是周朝社会治理体系进步的重要代表.周公旦派遣康叔封建立卫国,治理卫国,卫国即为原商都朝歌旧地,现为河北、河南、山东交界之地,商朝遗民众多,期初的康叔责任重大,周公旦还专门写下康诰,作为叮嘱康叔的教条,康叔做到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逐步扭转了商朝遗民的固执观念,成为周朝的护卫.由于康叔封的杰出工作,才得以在周平王亲政后还被召回做了司寇,这也是周朝改变天下的模板.

时间很快到了周幽王时期,由于幽王失德,造成犬戎入侵,得以西周东迁雒邑,东周得以开启.在驱逐犬戎的过程中,卫武公联合郑、秦、晋征兵勤王平戎,使得东周得以确立.之后,卫国州吁作乱,联合陈国、宋国、蔡国、鲁国,发动五国伐郑,郑国拒不出战,以逸待劳,其最终无果而终,一哄而散.公元前660年,因为赤狄入侵,乘轩使鹤的卫懿公被杀,卫国失国,通过齐、宋、曹国的协助,由文公轻徭薄赋,励精图治得以复国,强盛时还东征邢国,灭亡邢国(邢台).这些都是在孔子之前《诗经》反映的现实.

在历史上的卫国之地,在风云激荡的时间变幻中,经汉历唐,这块区域成了中国的核心区域,一个个王朝逐鹿中原,古五岳围就的中原成了中国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诗经》所反映的大周的吉祥时光也逐渐在历史记忆中被撷取,并滋润着整个华夏的心灵.我们回头学习《诗经·伯兮》,完整的使用白话整理出如下的理解:

我的兵哥哥

卫国本先商遗民,大周的政策省去了很多神魔鬼道的祭祀.祈祷,还增加了很多拥有家园的平民,这一切我们卫国的家庭妇女们都是感觉到的.人民庆幸康叔、武工、文公等的管理,人民的生活欣欣向荣,已经感受到大周比殷商的进步,也已经自觉地以周民自居了.

日常的男耕女织的生活中,已经习惯了和我夫君幸福的时光,夫君生就高大威猛,是四乡里有名的帅小伙,他也是我生活的保证,也是我生活荣耀.我的夫君响应国君的号召,拿起长矛,做了国君的先锋,为国出征,成了一名兵哥哥.我的兵哥哥出门后,思念充斥了我的生活,我盼望的战争结束,兵哥哥早日归来.

一个人操持这个家庭,生活的压力也加重了我的思念.自从哥哥征东以后,也不再进行梳妆打扮,整日的蓬头垢面,也没有了那个心情.兵哥哥在家时的花黄油脂,也早已落上厚厚的尘土了,我再化妆给谁看呢?

恍恍惚惚的日子里,很希望天气快点变阴了,下一场滴滴答答的细雨.想想兵哥哥在家时雨天的时光,早上都是很晚才起床开门,围炉做饭.谁承想梦醒后的当下,确是一个明晃晃的日头升的老高了.我还是想沉浸在那个梦里,很愿思虑无休无止,即使折磨的头疼了也是心甘的.我的心属于我的兵哥哥,不会改变,这样我的兵哥哥才会勇往直前,早日凯旋.

无聊的生活里,到哪里去找一棵萱草呢?还不敢把它栽在窗前,那就栽在堂屋的后边,因为人们说萱草能解除忧愁,低眉的窗前不但不能解除我的思念,还会勾起深深的担心和忧愁.我的兵哥哥只要平安归来,我的心再疼痛,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样读后,《伯兮》悠悠的情感从遥远的历史文字中荡漾开来.这种情感驱散底层民众近百年的盲从,还是那样透露着刚烈而柔媚的韵味.很多人读来都反映有<十五的月亮>的意境,是军功章在历史上的回响.

我穿行历史,定窑的先人们从五胡乱华在灵山聚集,站在定窑在隋朝开窑的时刻,到唐朝形成完整的理念,从定州传来的纹样中,先人们选择那棵萱草最能代表这个窑口的精神.定瓷生辣的器型加上柔媚的釉色和那棵炽烈的萱草,如此浓厚的文化氛围,定窑走上官窑的舞台,文化才是根脉.

站在当下,东方大国再次走向天下中心,虽然已不同于定窑开窑,但是定窑开创的商品经济雏形在当下已是遍地开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商品还要穿上民族的华服,讲述中国理念,才能扬国威,立国格,从而走向天下大同.在古镇灵山,很多钻研文化的学者、匠人也再次聚集,在定窑国家重大地理标志的弘扬下,探求民族文化,学习民族文化再次蔚然成风。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