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詹庚西及其花鸟画艺术
大家好,安徽黄梅戏的由来「黄梅戏发源地0」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兆乾的《黄梅戏音乐》中有:“黄梅戏因来自湖北黄梅故称之为黄梅调。
安徽著名的黄梅戏演员王少舫曾在1981年第1期的《黄梅戏艺术》中撰文写道:“1939年为了糊口谋生,大家合计剧、黄梅调同台演出。1960年9月,我同黄梅县采茶戏老艺人乐柯记拜访了安徽省著名老艺人丁永泉老先生,他说:“黄梅戏解放前在安庆地区叫黄梅调,因为他来自湖北黄梅县。大约在乾隆年间,黄梅逃水荒的人用道情、连厢等形式,把它带到了安徽。”黄梅戏的本戏源自鄂东黄梅的民间说唱。黄梅县位于湖北省最东部,地处鄂、皖、赣三省交界处,东与安徽安庆地区毗连,南与江西九江隔江相望。黄梅县的历史上说唱艺术颇为隆盛,有大鼓书、文南词、道情、旱龙船、连厢、莲花落等等。在这些曲艺中,有上、下句乐调的是旱龙船和道情而与黄梅戏本戏有直系血亲关系的是道情。黄梅县的道情在当地曾风行一时,这一被称为“黄梅道情'的说唱艺术,如今在民间已经凋落,不见职业的演唱艺人,但黄梅县的黄梅戏老艺人均善此“道”,而且代代相沿。根据我的实地调查和采录,黄梅道情的唱本、唱调与黄梅戏的本戏完全相同。即同一个本子和曲调,据以渔鼓、简板伴奏的清唱称之为“道情”付诸舞台妆扮的便是黄梅戏本戏。——摘自《黄葙戏流源新探》作者:朱飞跃,安徽人,中国戏曲理论家
“莲花落”大不相同,一些本戏中也穿插有“莲花落”的表演,但所唱仅是“莲花落调”,所表述的内容多与剧情无关。本戏中的这种情况,透露给我们这样的信息:即本戏的主调和一些戏(剧)本抑或直接自道情转借而来,它原为道情的唱调和唱本。关于此点,我们还能找到一条旁证:安徽庐剧的传统唱腔中,有一支名为“道情”的曲调,其结构、旋律、调式与黄梅戏的“平词”几无二致。如果此曲调是从黄梅戏中移借而来,它因何不称为“平词”而称之为“道情”?由是可做如此断定:庐剧中的“道情”一曲也直接来自黄梅道情,这支在黄梅戏中称之为“平词”的曲调原本是黄梅道情的唱调。作者:朱飞跃,安徽人,中国著名戏曲理论家——摘自《黄梅戏源流新探》
“小戏七十二折”,全都学会了。这期间除了他的师傅教他外,他的师祖蔡仲贤(当时已八十多岁,在班上养老)也给他传授了很多东西。尤其在黄梅戏的来源及其发展方面提供了很多重要材料。例如说黄梅戏是以湖北黄梅传出来的采茶调为基础,受“高腔”和“徽调”的影响而发展成为一种民间小戏。为我们研究黄梅戏的源流提供了很好的线索。胡玉庭十八岁时,因为扮相好,嗓子好,表演好,就成为怀宁、望江一带很有名的花旦了。有的说:“卯林伢的戏,唱得好,将来有出息”,有的说:“卯林伢唱戏是胡家坟山出了气”。他的姑母听了反对他唱戏,并且要“开祠堂门”,打他的板子。当时胡玉庭少年气盛,一气之下,就跑上了祁门茶山。茶山上恰巧碰上一班湖北和江西的艺人那里唱“采茶戏”(湖北省东部与江西省东北部的采茶戏与当时安微流行的黄梅戏同出一源)。——摘自手安庆出版的《胡玉庭介绍》
我生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家住在桐城县棋盘岭,现属方岗区。民国12年(1923年)开始学戏。师傅叫方亚红,师祖李成杰,听他两位老师傅说,黄梅戏是从前(不知那个朝代)由湖北黄梅县传来的。过去黄梅县经常发大水,逃荒的黄梅人逃到望江、怀宁一带唱道情。他们把一本一本黄梅戏传抄教唱过来,后来由怀宁发展到桐城。黄梅戏的老根本(唱腔)我在20多岁时听过两次,一次是做生意到黄梅,看了那里草台班子演出;二次是在桐城听了那个最老的师傅唱的(名字现在记不起来),在那时桐城和黄梅的唱腔完全一样。——摘自老艺人《方志诚自述》。方志诚,上世纪八十年代桐城黄梅戏剧团老艺人
黄梅戏是我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也是解放以来具有全国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它自黄梅采茶调开始,一百多年来在民间辗转流传,接受了当地民间文学(山歌、小调、说唱)及邻近主要大剧种青阳腔、徽剧、可能还有汉剧和湖北花鼓)的影响,慢慢由独角戏、两小戏、三小戏发展成为具有多角制的整本大戏。抗日战争前,才由农村逐步进入城市。如果说黄梅县是诞生它的母亲,那末安庆便是哺育它的摇篮。特别是解放三十年来,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正确方针指引下,其发展速度,更是一日千里,迅速由附庸而蔚为大国。——摘自《黄梅戏语言音韵初探》作者:班友书,戏曲理论家
区别一个剧种是越剧还是楚剧,是评剧还是川刷,首先应该说就是音乐(主要指声注),其次就是语言(包括剧本文学和舞台实际语音——唱词和道白)。本文力求联系戏曲的曲来探讨一下黄梅戏的语言和音韵诸问题。这当然与黄梅戏应不应姓黄有密切关系。很明显一个地方剧种如果没有自己的音乐和语言,那就等于把自己从地方剧种这块大百花园中去名。所以楚剧只能姓楚,黄梅戏必须姓黄,要不然百花齐放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众所周知,任何地方剧种的语言,都不能不受到本地区人民群众语音实际的影响与制约,连唱腔也不例外。这就是构成地方剧种,也就是形成地方风格的主要因素。而地方风格则是本地区习惯、语言、思想、情感、喜爱的集中表现。取消了地方风格,民族风格也就成了无源之水。黄梅戏虽然萌生于湖北,但开花结果却在安徽,是安庆地区人民用乳汁喂养它成长的。——班友书,安徽籍著名戏曲理论家
肖宪说:我是1953年参加望江县黄梅戏剧团搞音乐的。所接触的一些老艺人都说,黄梅戏由黄梅传到望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黄梅县经常发水灾,到望江逃水荒的人唱道情、打连厢将黄梅戏带来了;二是望江县华阳河吉水沟,是黄梅后湖船只出入长江,往来鄱阳湖的主要港口。船民在停泊时也有不少人唱采茶戏,因而发展到望江,再由望江发展到怀宁。〔平词)、〔花腔)在怀宁经过了改革,不断发展、完善之后,回过头来又影响到了望江。黄梅采茶戏,不仅发展到了安徽,而且还流到了江西赣北各县,那里的采茶戏与黄梅戏同出一源。1954年春天,我团到湖口县演出,当地业余采茶剧团演《秦香莲》,找我团借戏衣,我们还去看了他们的演出,他们的唱腔跟我们的老唱腔完全一样。1957年10月,望江剧团到江西省瑞昌县演出,两团曾共唱《山伯访友》,瑞昌的杨开千等人分别扮演祝英台和梁山伯,望江的龙昆玉扮梁母,方金明扮四九,龙甲丙扮人心。他们都用老唱腔唱,合作得很好。这说明我们都是一个师傅下山、说明都源于黄梅采茶戏。——肖宪自述,任职于安庆望江黄梅戏剧团
黄梅戏的源起可以上溯至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左右,但那时还不叫戏,也不成戏。它只是自然产生于以黄梅县为中心的鄂东地区的民间小曲,人称黄梅调或采茶调。它是人们在田间劳作、劳动之余,佳节喜期的一种自娛自乐。因鄂东地区水灾频繁,黄梅采茶调被逃荒要饭的灾民作为谋生的手段,传至与之毗邻的赣东北、皖西南。当湖北的黄梅采茶调流传到安徽安庆地区的石牌(怀宁)时,它遇到了其今后发展的第一个契机。戏曲之乡石牌(怀宁)以她宽大的胸怀,接纳了这种“用两块板打拍,有人帮腔”的异乡小曲。——摘自黄义士《世纪之交话黄梅》,黄义士,一级编剧,任职于安庆戏剧创作研究室
龙甲丙说:我生于民国10年(1921年),今年62岁,望江县凉泉乡龙屋村人,我父亲叫龙党玉(1897一1974),民国元年(1912年)从本地胡龙文启蒙学戏。民国8年(1919年)正式铺堂拜本县枣池乡杨润保为师,杨生于光绪四年(1878年),长春班班主。父亲从此玩职业班子,先唱旦角,大约23岁改唱生行。他在望江、太湖、宿松、潜山、东至、祁门及江西湖口、波阳、浮梁、景德镇等地唱过戏。我在民国22年(1933年)开始学戏,铺堂拜太湖徐桥卫春台为师。起艺名龙凤霞,年青时唱旦角,中晚年改唱正生。黄梅戏的〔平词〕、〔火攻〕、〔二行〕等唱腔,不是安徽原有的,是从湖北黄梅传过来的。我学戏时这些唱腔与黄梅人的唱法完全一样。特别是《逃水荒》那出戏,还是用黄梅话作道白。——摘自安庆望江老艺人自述(1983年10月8日)龙甲丙,望江知名老艺人,望江黄梅戏剧团元老
时间再久,当地民间艺人便邀他入伙合唱。当地唱的是采茶调,仲贤唱的是徽调,两下互相交流,彼此教唱。仲贤发现采茶调优美动听,感人情深,正如当地流传的采茶调戏台联“歌响河边鱼出听,声传路胖客停车”那样,深为采茶调所吸引,不久便从黄梅及其附近地区学会了许多采茶调,时而回乡教唱。在演唱过程中,他将徽调的艺术精华,诸如唱、做、念、打巧妙地糅进采茶调,由于徽调多反映宫廷生活,而黄梅调则是劳动人民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所以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加之望江县后山鸦滩一带,与湖北黄梅县的停前、柳林地区相隔只有七八十华里,人民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以及口语方言都非常接近,甚至有很多相同之处,故黄梅调往往比徽调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摘自安庆刊发的《黄梅戏早期艺人蔡仲贤》
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