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于希宁玉兰图
大家好,唢呐一响 \\「睡前喝铁元」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当传统民乐与直播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前不久,笔者在一个直播间中,看到七八位民间艺人正在朴素的舞台上为6000多名网友在线演出。唢呐一声震天响,打破了舞台的物理边界,通过网络震撼观众。直播间里,民间乐团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重焕生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一段时间以来,传承人断代、受众面较窄、创新后劲不足,是摆在不少传统民乐从业者面前的现实难题。拿唢呐来说,以前,它是婚丧嫁娶活动中重要的乐器。正如人们所说:唢呐一响,非喜即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风易俗移,民乐团演出机会变少,加之更多年轻人走入城市、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看上去有些“土”的民间艺术,潜在受众逐渐减少。受新冠疫情影响,一些地方的线下演出纷纷暂停,让传统民乐“雪上加霜”。
缺少演出,就要开辟新的舞台。短视频时代,乐手们带着一腔热爱走进直播间,让观众只消上下滑动手指,就能欣赏到各式各样的表演。从线下到线上,带来的不只是舞台的变化。就观众而言,曾经一场面向几十上百人的演出,如今能吸引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网友同时观看。有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某短视频平台上民乐直播累计场次超178万场,同比增长近一倍。就收入而言,直播打赏成为卖票、包场之外,民间乐手的重要收入来源。一位唢呐主播在采访中说,现在直播一个月获得的收入,以往可能要带着剧团跑上一年才能赚到。攥在观众手里的这张“电子门票”,正在支撑不少民间乐手走出困境。
“我一个20岁的年轻人,喜欢听这个正常吗?”“如泣如诉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唢呐二胡一响,我的DNA就动了”……网友们的热情也让我们反思:传统民乐真的没落了吗?事实上,传统民乐一直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在各地都一直活跃着不少民间乐团。时下,网络直播让很多人找到俚语乡音、童年记忆,也让更多外地网友听到来自大地深处的天籁之音,触摸并不熟悉的生活方式。除了怀旧、尝鲜式的低频次参与,传统民乐也拥有大批忠实拥趸,学习古筝、阮、二胡等民乐的孩子们同样日渐增多。琴声袅袅、民乐悠悠,他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早已浸入骨髓,成为民乐上云端的主要受众。
这股网络直播的东风,吹开的不仅仅是民乐之花。从浙江越剧,到河北西河大鼓,再到东北二人转,不少看似小众的艺术形式,也从“云端”飞进千家万户,重回大众视野。对于自负盈亏、流动演出的民间艺人而言,生存是最重要的问题。面对“不挣钱就得回去种地”的困境,互联网帮助他们找到了新的谋生之道,通过线上反哺线下演出,结束了“刮风减半,下雨全完”的看天吃饭的生活,不再依赖政府“输血”。不为生计所困,不为衣食发愁,有助于让更多人主动加入传承艺术的队伍中,推动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艺术形式都要倾听时代声音,因时因势而变。从这个意义上说,从线下搬到线上仅仅是形式之变,关键在于传承已久的民间艺术如何更好融入现代生活。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民间艺人将打赏收入再次投入到教学及传承,通过演出、授课、创作等方式,探索一条良性发展路径。此外,直播间里,中国民乐与西洋乐器同台切磋,“宫商角徵羽”在现代旋律中大放异彩;直播间外,越来越多人将民间艺术融入流行创作,或将唢呐融入摇滚乐,或把传统民歌与Rap说唱巧妙结合,赢得满堂彩声。如何保持艺术本体,如何对接现代审美,如何适应网络形态,考验着从业者的智慧。
中青年是短视频平台的用户主力。民乐也好,戏曲也罢,我们视作瑰宝的传统艺术,以全新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吸引直播间内“人头攒动”,这充分说明:中国传统艺术并不缺少与广大群众共情的力量,年轻人同样会被这独有的中式美学所触动。让民族艺术不失传统韵味,又有全新体验,既是为老祖宗传承技艺,也是为下一代守住传统。
这正是:唢呐一响,“老铁”捧场;倾听时代,永久传扬。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方梓祎)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