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于希宁玉兰图
大家好,当涂黄梅戏演员「歙县黄梅戏剧团」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台上演员们在表演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台下村民们不由自主跟着哼唱。选段唱完,演员离场,村民却意犹未尽——“咋结束了,整部戏还没唱完呢。”这些年,安徽省当涂县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持续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不仅走遍了当涂全县所有村子,而且足迹还留在长三角地区很多村子。“每到一个地方,农民朋友都觉得一两个小时的演出不过瘾,巴不得我们一次演上三天三夜。”公司总经理王荣芬说,“这让我们看到广大农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强烈需求,也坚定了我们服务农民、服务基层的决心。”
当涂县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当涂县黄梅戏剧团,始建于1958年,长年扎根基层提供文化服务,年均演出250余场,观众达15万人次。近日,该公司被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授予“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人才是文艺院团最大的财富。王荣芬坦言,作为县级剧团,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人才缺乏。2010年改制后,剧团只有23个人,为充实力量,又返聘和外聘了18人。这支平均年龄40多岁的队伍,坚守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初心,先后创排了50余个优秀剧(节)目,不断丰富演出内容和演出形式。
2017年,通过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该公司创作出扶贫题材当代黄梅戏《燕子归时》,作品情节紧凑精彩,故事鲜活有趣,情感真挚温暖,唱腔悠扬淳朴。《燕子归时》不仅获得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还实现了当涂县在“五个一工程”奖上零的突破,并且登上了国家级舞台。
王荣芬说,基层剧团一定要扎根乡土,多写多演反映乡亲们生活的戏。公司根据“当涂好人”毕金根的事迹创作的《桃花谣》,既受到乡亲们的喜爱,又登上了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的舞台。五六年来,《桃花谣》已成为“送戏进万村”的保留剧目,演出近千场,观众达50多万人次。
王荣芬介绍,除了每年参加安徽省“送戏进万村”活动,开展“戏曲进校园”“文化四下乡”“进军营慰问”等文化惠民演出也成为公司的常态化工作。同时,演出节目不断推陈出新,除了黄梅戏,还推出歌舞、小品、快板等不同节目,并采取“你点单,我配送”文化菜单服务模式,把演出送到群众家门口。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0日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